三、每日任务和观察记录
为了照顾和观察芽苗菜,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去水培架前看看、浇浇。
秋风吹,秋天到,
水里豆豆睡不着。
眨眨眼,伸伸腰,
脚儿一蹬露出水面了。
快来看,快来瞧,
长成好多小豆苗。
小豆苗,小豆苗,
向着蓝天咪咪笑。
鸟儿飞,彩云飘,
风儿轻吹空气多么好。
阳光照,雨露浇,
豆苗天天在长高。
孩子们有空就围着自己的种子观察,只要发现有一点点的变化,就会兴高采烈地记录着自己的发现。
老师的话
通过种植记录本记录的方法,幼儿知道根据天气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改变浇水量,记录的形式更多样,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了关注天气:“晴、多云、阴还是雨”,学会了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懂得了一周有七天,用数字、月、日记录时间,达到了“使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四、观察日记
观察日期:2021年9月15日
观察时间:11:30—11:55
儿童数目:3人
观察对象:冉冉(女,5岁1个月)、辛泽(男,5岁1个月)、尧尧(男,5周岁)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
观察实录:
午餐后,先吃完的孩子们在班级走廊进行餐后活动。一部分幼儿选择了靠近自然角的地方游戏。
于是两个人继续浇水……
分析评价
《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在此次的观察中,对于幼儿的探索行为应该给予支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幼儿提出的疑惑,引导幼儿在后续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整个观察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谈论。
支持策略
1.家园合作,多种渠道了解植物生长周期。
孩子们用多种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有的孩子去植物园,更多的孩子学会通过书籍、网络来获得知识。辛泽在爸爸的引导下,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喜欢生长在水里。尧尧通过网络,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和水,水量的多少是和植物的根有关系的。班上的孩子带来了许多图书而孩子最喜欢的是立体书《植物是如何工作的》,在书中,孩子们懂得了:植物为什么要浇水。
2.参与种植管理,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参与种植,提供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孩子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让种植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植物的生长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
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没有浇水怎么办?
问题发生在幼儿刚进入中班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讨论合适他们管理自然角的方法,教师顺势利导,请幼儿自己报名承担每天给花浇水的任务。周围的孩子都高高举起了小手,我选择了分组浇水记录,工具采用孩子们容易使用的饮料瓶,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开展,真正让孩子亲自参与记录,记录的效果也很直观易懂,可以给其他幼儿一起分享。
问题二:重复浇水怎么办?
我观察了孩子们一个星期,发现浇了三次,没有做到天天浇。有一次我提醒后孩子们才记起来。慢慢的孩子们热衷于给植物浇水,但对植物宝宝的爱有时也会起反作用,总是这个宝贝刚刚浇完水,那个小家伙又拿着喷壶对着植物宝宝狂喷,怎么办?和孩子们商量后,他们决定由值日生来浇水。可是值日生每次也有6个人,每人轮流浇一遍也会淹死植物宝宝的。讨论决定吧:有的孩子说值日生谁来的早谁浇水,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按学号每天两个小朋友早来会给植物浇水,并做上标记或者插上图牌。我们种植的种子宝宝有的慢慢苏醒了,着急地探出头来。有的还是偷懒,躲在水里睡大觉。共同参与,孩子们对种子宝宝的关注越来越多了,他们也发现了种子宝宝更多的秘密。
问题三:如何控制浇水量?
幼儿了解到有些植物需要早晚浇水,有些只能干透了再浇水,但对于用水量却控制不好。(这一阶段虽然幼儿认识养殖植物的知识,但不知道每次浇水的量有多少,控制不好浇水的量,导致不知怎么浇,在浇水瓶子上做上标志,控制浇水的量,有效避免水量过多或过少影响植物生长)
五、室内写生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儿没长腿。
没长腿,咋走路?
蹲在水边打呼噜。
睡一觉,醒来了,
伸出小腿踩高跷。
芽苗越长越大,越长越高,淡淡的清香在阳台弥漫。
一场室内写生活动就这样恰时诞生了……
桐桐:豌豆苗儿的茎长长的,直直的,顶端长出的叶子最大。
榆儿:我看到的苗儿有的长出了圆叶子,有的是细细的叶子。
阳阳:苗儿有的高,有的矮,大家每天都在用力的长大。
南南:苗苗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很有精神的站立着
六、收获与喜悦
不知不觉间豌豆苗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刻了。
小朋友们一手扶住芽苗的茎,一手拿起小剪刀,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一捧捧新鲜的豌豆苗就“出炉了”。
感受豌豆苗的味道
将豌豆苗放在手中闻一闻,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品尝豌豆苗汤
小朋友们将采剪的豌豆苗送给保育奶奶,奶奶用豌豆苗做成了美味的豌豆苗汤回馈给小朋友们。
老师的话
通过一个月的种植观察,从播种、管理、成长、收获……老师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生活、游戏,了解孩子的学习经验,做到适时的介入与指导。随时顺应着孩子们的兴趣,抓住一切教育的价值。教师不仅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间,还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的同时,又自然地将幼儿间的“小问题”转化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儿积累正确的生活经验。
麻豌豆的小追踪
割了一茬的麻豌豆还能再发芽吗?
割了两茬的麻豌豆还能再发芽吗?
原来小种子的生命力只有那么长,当营养耗尽也就长不出芽苗了……
七、追问与探索
除了麻豌豆、油葵、香草、松柳,还能种植哪些芽苗菜呢?
扁豆的探索之旅
带着疑问小朋友们继续探索着水培芽苗菜的秘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种植。
这不,水培扁豆的故事拉开了帷幕,让我们静静期待吧......
八、幼儿的收获
幼儿对于生命的成长过程总是充满好奇的,他们会精心呵护,仔细观察,会关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对生命充满感情、倾注满满的热情。
此次班本课程“一起来种芽苗菜”的开展,孩子们收获满满。虽然水培芽苗菜的周期不是很长,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但孩子们在培育芽苗菜的过程中,了解了植物生长的不同方式。通过每天的细心呵护,观察记录,耐心等待……感受到芽苗菜从小种子开始慢慢一点点长大,最后收获成长的喜悦。幼儿在培育过程中,大胆发散思维,勇于直面挑战并克服困难,亲手培育与收获……这些知识和经验都将变成孩子们宝贵的隐性财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的反思
大自然是儿童的活教材。《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要鼓励幼儿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自己去感知、去体验。
在水培芽苗菜的过程中,幼儿自己育种、观察、记录、收割等等,虽然在过程遭遇了小小的“滑铁卢”,但大家没有放弃,而是在失败中汲取着经验,在劳动中体验着快乐,在收获中领略着喜悦。
通过此次师幼共同培育芽苗菜,幼儿自己在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亲身实践中获得了直接经验。老师们也在陪伴、引导的过程中收获了自然课程的意义,大自然是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库,对自然课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敬畏,用严谨的态度去学习知识,查找资料,用宽容的心态去操作、去实践。相信努力总有回报,成长总在风雨后。
芽苗菜的探索之旅还在继续,而关于自然课程,我们才刚刚起步……
素材提供:中四班
审稿: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