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霞浦紫菜生产的繁忙季节,滩涂上万根竹竿插成一块块方形的网框,由远及近,绵延数十里,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方阵,蔚为壮观。不同的光照下,紫菜在丝网上挂着一条条色带,红的、黑的、紫的,宛如一幅没有经过修饰的水墨画。
【P1】天微微亮,便能听见到马达的声音,勤劳的渔民已经开始出海劳作了。一只只风格迥异的小船,在逆光的海面上,成为了一个个黑色的阴影,与细长的竹竿交相辉映。
【P2】每年8、9月份,是霞浦比较繁忙的季节,也是台风经常光临的季节。因而天气阴晴不定,刚刚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一朵朵乌云将太阳了包围了起来,顽强的太阳却透过云的缝隙将光束射向海面。于是,整个海面有黑、白两种色彩,犹如水墨一样的美丽。
【P3】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竹竿时,我以为这是种植海带所用,没想到这些竹竿还能种植紫菜。紫菜到底是长在海里的呢,还是种植在竹竿上的?
【P4】求证百度后,紫菜多生于中、低潮间带岩礁上或贝壳上,也有的生于高潮带岩礁上。我国沿海均有紫菜人工养殖场进行人工养殖,而霞浦便是“中国紫菜之乡”。可见,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紫菜,大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
【P5】那么,紫菜究竟是如何种植的呢?这个问题,我与当地渔民沟通了解后,做了一个大致的记录,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每年都农历的二三月份,养紫菜的渔民都会去海里采摘成熟的紫菜作为“种子”,到了种植季节的时候,渔民会把紫菜母挤压成粉末状,然后撒在养紫菜苗的养池里,然后把洗干净的贝壳吊在竹竿上。便是紫菜苗的培植过程。
【P6】起初这些贝壳还是原来的白色,差不多经过一个月就可以看出紫菜苗已经附在贝壳里了。一般来说,看颜色会不会偏黑红,越黑越好,说明紫菜苗附在贝壳上越多,养出紫菜产量越高。
【P7】到了国庆前1-2周,渔民用传统的方法,即用水去冲击贝壳:把贝壳绑在一起放在池里,然后用柴油机搅动水流去冲击放在池里的贝壳,这保证紫菜苗不会离开水,提高紫菜苗的成活率。
【P8】经过差不多三个小时的冲击,紫菜苗差不多就都出来了,泡在水里了。而这里的水看上去很干净,那可是有很多紫菜苗。
【P9】然后把竹条成捆放在池里泡两三个小时,这样紫菜苗就都附在竹竿上面了,然后紫民就把竹条放在海里养了。
【P10】竹竿能在海里养,全靠在海里打的桩。打这桩也是有讲究的,要防台风防巨浪,真不容易啊,如果桩打不好被海浪牵起来就损失惨重,所以每“台”的长度不宜过长。
【P11】之后过一个半月之后紫菜长大至可以覆盖住养殖筏架就可收成了,紫菜收成是分批收的,第一批紫菜是最好的,收后再过两个星期即可再收一批,至第五第六批就只能工业用了。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地点: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时间:2013年9月18-20日
摄影:冰沁于心
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I EF 24-70mm f/2.8L USM Canon EOS 7D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