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全面复工复产,位于重庆璧山区的草坪种植基地迎来今年第一茬收割季节,贫困户石万福和其他村民一起忙着起草、卷草、打包装车。石万福告诉记者,他的草坪早在4月初就已经全部预订完,现目前还有2000多平方正在采收。

石万福2017年因病致贫,成了建卡贫困户。他一直尝试发展产业脱贫,当地山多土少,农作物不好种,导致几次发展产业都以失败告终。穷则思变,几年前,村里几户村民开始尝试在山坡上种植草坪,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规模。2015年,扶贫工作队入驻,第一件事就是针对村里产业,进行了细致地梳理、走访摸排,发现问题根子,出在草坪的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上。

大面坡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康炜发现早前村里种植的草坪里杂草比较多,草皮比较稀疏、品质也不太好,再加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导致整个村草皮长势并不够好。

没有产业支撑,不仅谈不上稳固脱贫,更不可能致富。针对问题找方法,工作队联系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筛选草坪品种,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选择一种易生长、密度高的品种。可要说服当地村民改变草种和传统种植方法,却是一件难事。村里很多农户面对工作队联系的专家并不相信,他们觉得自己种植草坪已经多年了,完全没有必要听这些专家的,从头开始种植草坪。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驻村工作队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还带着贫困户到其他草坪基地参观。同时,村委会帮助贫困户联系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降低他们种植风险,后来贫困户们都转变了观点,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

草坪种植管理比较粗放,对于身体不好的老石来说,种子撒下后,打药、施肥、除杂草不需要像其他农作物那样,耗费太多精力。种植两年后,老石尝到甜头,6亩草坪每年能给他带来两万元的稳定收入。

如今,村里的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还让一部分空闲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

产业做得好,市场是关键。为了帮助贫困户把草坪卖出好价钱,村里除了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外,还注册“大面乡村”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将草坪销往重庆及周边省市。

目前,村里还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全镇87户贫困户,销售的产品额度在15万以上,最近一次帮助的贫困户,一次性就销售了3万5千元钱的草坪。

借助草坪这一特色农业,目前大面坡村已有26户76人完成脱贫,村年人均收入超过19000元。下一步,他们还将引进优良品种,拓展球场、园林绿化等高端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进一步提升效益和村民收益。

重庆市璧山区正兴镇镇长罗东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大对草坪的技术指导,增派农技人员,加强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草坪密度,每年采收次数从2次提高到3次,每亩收入提高约3500元,预计今年我镇草坪销售收入近一亿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