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1860米的白于山区——定边县杨井镇阳湾村,白云蓝天下的土地上,一片一片如绿毯似的油用牡丹田,开着一簇一簇的艳丽花朵,格外夺目。

“2017年,我就把自家30亩地全都种上了油用牡丹,现在看到花开的这么好,成活率也很高,打心里就高兴。”杨井镇阳湾村村民付生芳指着自己的牡丹田说,“当初就想着自己先赌一把,如果经济效益可观就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中药材。”作为杨井镇阳湾村致富带头人的付生芳,在杨井区域农业技术站的指导下,成为了村里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他所种植的油用牡丹预计明年可产生经济效益,亩产量可达1万元。

图片1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群众可持续增收的基础。2017年以来,杨井镇阳湾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立求通过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致富路”。阳湾村土地贫瘠,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由于种植年限久、产品品质低导致农民收入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杨井镇政府、杨井区域农业技术站和阳湾村“两委”针对阳湾村海拔高、光照强、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经过去安徽亳州调查学习,确立“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的宗旨,引导村民种植油用牡丹、芍药、甘草、远志等中药材,进一步拓展和辐射周边农民发展中草药种植。

“我去年种了8亩板蓝根,卖了2万多元。今年又打算种20亩。”村民沙振荣说,此外他还种植10亩芍药,养殖200只羊,一年收入达10万多元。曾经因为儿子身患尿毒症的他,一度欠下很多债,家庭陷入贫困,如今他还清了债,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把本村闲置土地盘活,杨井镇阳湾村通过成立园隆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村民每亩地可收益85元租金,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雇佣当地村民,还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据统计,合作社2018年累计为全村村民增加收益17万余元。截至目前,阳湾村中药材种植主要有芍药200亩、油用牡丹60亩、丹参200亩、板蓝根和远志570多亩。中药材种植不仅奠定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产业基础,也将成为该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美好前景。

图片2

杨井镇阳湾村中草药的种植只是定边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边县靠优良的区位优势大力种植中药材,目前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达20余种,截至2019年底累计种植面积3万多亩。栽培较多的有黄芪、板蓝根、秦艽、桔梗、独活、苦参、苍耳子、 芍药、远志、防风、药用黄瓜、麻黄、黄芩等20多种。

“定边县的中药材种植正处于发展阶段,2017年全县的药材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如今已达到3万多亩,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杨井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涛说,“下一步,将深化农业改革,在保‘粮食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重点发展甘草、柴胡、远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力争5年内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道地药材大县。”(通讯员 王霞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