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要求,立足部门工作实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粮食、生猪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了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粮食生产的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今年以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春耕备耕稳定粮食生产的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同时,提高粮食生产在对乡镇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分值比例,进一步压实了地方政府稳定粮食生产属地责任。二是加大政策激励。一方面,通过印发政策明白卡和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传媒向群众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出台的一系列含金量

高、指向明确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另一方面,县财政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20%的金额专项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发展,制定出台了《2020年泰和县20%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且统一品种的种粮大户及全面完成水稻种植任务和耕地抛荒整治任务的乡镇(场)经核实后,进行奖补。并将水稻种植面积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增加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狠抓抛荒整治。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耕地抛荒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整治目标、时间节点和整治要求,建立抛荒耕地台帐制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依据政策规定,坚持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的责任相挂钩,严格按照“谁种补给谁”原则发放补贴,对弃耕抛荒超过二年(含二年)的耕地,暂停发放补贴,增强农民抓好耕地抛荒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全县共摸排出抛荒面积3242.8亩,已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加强技术推广。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我局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搞好水稻品种与市场对接,组织专家筛选出10个井冈软粘系列品种在全县推广,并抽调百名农技骨干组成23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农村一线,采取印发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指导农民因地制宜优选良种,普及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技术,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禾市、苏溪、冠朝、沙村规划建立4个万亩

优质稻绿色生产基地,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五是抓好灾后恢复生产。今年7月上旬我县洪涝灾害发生后,我局组织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方面,迅速调集3600多台收割机帮助农民抢收早稻,对受淹倒伏的早稻收割后及时送往烘干厂进行烘干,做到颗粒归仓;另一方面,根据中稻和二晚秧苗受灾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由于措施落实到位,今年全县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全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28.7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2.2%,其中早稻57.8万亩,一晚2.4万亩,二晚56.06万亩,旱粮12.5万亩。早稻总产达到24.55万吨,同比增加0.41万吨,一晚总产达到1.162万吨,二晚有望获得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达10.6亿斤,实现年初预定目标。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国有粮食企业按照“保轮换、保储备”的原则,通过及时组织锁定粮源、适应市场、调整收购价格等举措,确保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和县级储备粮的轮换任务完成。截至目前,全县收购早中稻21387.2万斤,其中:中储粮泰和直属库收购轮换粮食2647.4万斤,金佳谷物收购粮食2477万斤(其中:省级储备粮1200万斤,县级储备粮957万斤,最低收购价320万斤),其他各种主体收购16262.8万斤。整个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未出现农

民卖粮难问题,全面完成了各级储备粮轮换任务。

(二)加快恢复生猪产能。针对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县生猪生产出现下滑态势,为实现生猪稳价保供,年初我县按照省稳产保供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制定落实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多项措施,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抓好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运营,全县生猪产能得到较快恢复。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生猪养殖场284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77家,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大型生猪养殖场21家,据统计,今年1-9月份,全县生猪存栏30.4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22万头,生猪出栏36.28万头,预计到年底全县生猪存栏可达29.7万头,出栏40万头以上,实现市下达的目标。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着力抓好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以全省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一方面,紧盯国家、省投资方向,做好农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今年以来,我县争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县推进项目资金6000万元,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行先区建设项目资金2400万元(800万元/年,连续三年),蜀口生态岛争取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资金100万元;另一方面,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攻坚方案、一套攻坚人马,通过压实责任,挂图作业,截至目前,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部竣工并通过省级考评验收,2020年计划实

施面积5.8万亩,目前已经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傲农南溪等7个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已投产运营,良龙小区计划近期进猪;新泰和鸡原种场已正式托管并投入运营;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核心区6个智能大棚和8个设施生产大棚已经完工并种上蔬菜;螺溪稻虾基地新增综合种养面积1200亩。二是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深入实施井冈蜜柚“6611”工程,上半年完成井冈蜜柚春植0.35万亩,新增沿溪源塘、沿溪高坪、沙村新圩3个50亩以上井冈蜜柚标准化种植基地。按照“加快培育、稳步推进、注重品质、唱响品牌”的目标要求,在上模乡油洲村、螺溪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建立了井冈蜜橘示范基地,落实种植面积120亩;积极实施蔬菜“大品种”战略,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在澄江、泰垦分别规划建立了1个百亩连片竹篙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发展竹篙薯种植大户60户,全县新增竹篙薯种植面积1060亩;按照泰和乌鸡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推进沿溪凤岗泰和乌鸡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18栋1.8万平方米鸡舍土建工程,正在安装设备,并重点打造了汪陂途都市农场、榕泰禽业、西昌凤翔、武源凤等一批泰和乌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百羽以上林下泰和乌养殖户160户,今年1-9月份全县饲养泰和乌鸡1480万羽、出笼1125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5%和3.5%。三是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品牌。以创建国家、省级名牌为主攻方向,围绕本县特色主导产业分

类培育、梯次打造农产品品牌,制订了品牌使用标准和流程,出台了品牌农产品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全县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39个省级著名商标,培育“三品一标”52个。品牌农产品既涵盖了泰和乌鸡(蛋)、泰和肉牛、湖羊、井冈蜜柚、泰和优质稻米等“大而全”的支柱产业,也涵盖了泰和竹篙薯、泰和灵芝、泰和桑果等“小而美”的地方特色产业,今年1-9月份全县品牌农产品实现销售额突破10亿元。四是着力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一方面,积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引导农民依法开展土地流转,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流转土地2.3万亩,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4.5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49%。同时,启动了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了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了示范合作社建设,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合作社39家(累计735家)、家庭农场38家(累计551家);另一方面,依托县内优势资源,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183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35家,拥有固定资产8.77亿元,今年1-9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五是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汪陂途禽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今年上半年在食品工业园新上泰和乌鸡屠宰线一条,泰和乌鸡酒酿造自动灌装线2条,预计年可加工泰和乌鸡100万羽。同

时,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与阿里巴巴、京东电商巨头开展电商扶贫合作,利用电商和产品销售渠道等优势,建立京东泰和馆、阿里巴巴特色馆,通过线上推广线下供货等形式,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开辟直营通道。今年1-9月份全县网络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了马市蜀口、苏溪滩尾、沙村绵溪等一批休闲旅游示范点,并依托我县红色、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5月中旬举办了“全景泰和、全域旅游”路线推介暨第二届泰和小龙虾文化旅游节,通过提振旅游消费,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县虽然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尤其是泰和乌鸡是我县的一块金字招牌,但从目前情况看,发展步子还不快,规模还不大,尤其是在加工、销售方面还是一大短板,品牌效益还未得到充分显现。二是部分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难以按规划要求顺利推进。三是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短期内积压,7月上旬,我县境内又连降暴雨,局部地方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淹,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造成较大压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全

农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下一步我局将以全县开展“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夺取全年胜”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生产保供给。一是坚定不移恢复生猪产能。按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对尚未开工的,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对正在建设的,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业,确保如期竣工投产;对已建成的协调企业抓好规模化养殖,并鼓励规模养殖场扩栏增养。同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确保年内全县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正常年份,保障市场供应。二是千方百计抓好蔬菜生产。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和短、平、快替代品种,尤其要抓好当季时令蔬菜、速生菜生产,确保全县蔬菜播面稳定在28万亩以上。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统筹推进草地畜牧业生产。继续实施好母群扩群增量项目和草地畜牧业重大协同攻关项目,大力推广优质牧草高产栽培和秸秆氨化养牛,做大做强佳和、沿溪、苑前、灌溪肉牛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确保全年优质肉牛出栏量达到15.5万头以上。四是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充分利用全县水资源条件,重点在灌溪、螺溪打造3个鱼种繁育基地和禾市——螺溪、上模——灌溪两条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推广面积1.1万亩,力争全年特种水产品产量达到0.81万吨。五是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把冬季农业作

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主攻战役来打,明确冬种任务,抓紧搞好布局安排,及时落实基地和冬种物资,大力推广以油菜为主的冬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力争今年我县冬种工作在规模、质量、效益上有新突破。

(二)全力兴产业促增收。主动融入省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和市六大富民产业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战略。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我县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特色蔬菜“大品种”战略,重点打造“县域系列”(泰和竹篙薯)、“吉安系列”(泰和萝卜)两大系列品牌;大力推进井冈蜜柚新基地开发,以澄江、南溪、螺溪、禾市、石山、万合、马市、苏溪、塘洲、沙村等乡镇为重点,新开发井冈蜜柚标准化基地6个以上,建立“五大工程”提升示范基地5个以上,全年新增井冈蜜柚种植面积9000亩;稳步推进泰和乌鸡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保种扩繁、商品鸡饲养、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力争全年泰和乌鸡产值突破20亿元。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溯源等质量安全体系,抓好“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管理,创建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好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主体探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的收益分配形式,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四是坚持项目为王。切实抓好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规划布局上,既重点围绕粮食主产区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的“示范工程”,又充分考虑到边远山区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积极改善落后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粮食均衡增产;持续加大现代农业招商力度,抓好项目策划和储备,力争年内引进1-2个对产业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五是推进产业融合。切实抓好“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把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有机联结起来,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二连三”全产业链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大的产业链增值空间,扭转农村单纯依靠发展第一产业和拼资力、拼人力、拼投入的做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

(三)全力抓改革增活力。一是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确保到年底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空壳村”,力争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90%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50万元的经济强村。二是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三

权分置”办法,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引导农民依法、有序开展土地流转,积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工程,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大户100户,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按照智力联盟、合作联营、利益联结、组织联姻的“四联普惠”发展模式,进一步抓好家庭农场联合会建设,实现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