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鹿城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记者在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看见,村道旁的一栋栋生猪养殖场整洁而规范。走进养殖场一看,厂房宽敞明亮,只见一排排整洁的猪栏里,一头头生猪正伸长嘴巴“哼哧哼哧”争相抢食。

“这是我村今年6月份启动的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计划年出栏2000头生猪,项目惠及抱龙村95户建档立卡户。”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林浩介绍说,该项目立足该村集中养殖点的优势,采取“政府+村委会(村集体公司)+企业”的投资入股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为抱龙村增加了一个特色养殖产业,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记者了解到,抱龙村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有7个养殖点,共有174个猪栏。截至目前,有3个养殖点、100个猪栏已投入使用。其中,红旗一号场已出栏300头生猪,产值140万元;先进二号、三号场也已经投入猪苗468头,预计春节后就能出栏。

目前,已投入生产的3个养殖点每年将给抱龙村集体创造4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每年有30%的项目收益分红。此外,该项目每年还提供7个人均年薪2.52万元的长期扶贫工作岗位(建档立卡户优先)。项目将给当地村民每年带来约17.64万元的就业经济收入。

“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既帮助我们脱贫又给我们一个在家门口就业的稳定工作。”现年41岁的抱龙村建档立卡户林海荣告诉记者,他目前在红旗一号场上班,主要工作是清洁猪栏。他表示,自己还要努力学习养猪技术并参与生猪养殖,以期增加经济收入。

“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生猪产业向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林浩称,该村在陆续改造完成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的同时,下一步将在每季度组织抱龙村村民参加由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开展的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鼓励当地建档立卡户就地就近参与生猪养殖,由项目负责人提供猪苗及订单收购,不断发展壮大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带动村里的养殖业发展,促进“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发展信心,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抱龙村地处天涯区北部山区,是“十二五”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相对薄弱,传统产业以种植和家禽散养为主,农户以家为单位分散经营,合作组织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没有统一的品牌,销售信息及渠道不畅,经济效益偏低。2020年以来,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创新扶贫思路,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心选择产业项目,大大地提升了脱贫质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