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骗术千百变捂紧钱袋应万变
暮春时节,走进隆德县奠安乡,梯田里一片片翠绿的紫花苜蓿引人注意。种植苜蓿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的作用,2016年,奠安乡利用生态移民搬迁地和部分退耕还林地种植了1.2万亩紫花苜蓿。
苜蓿多为多年生,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非常适用于家畜饲养。
奠安乡景林村村民景岁九早些年在陕西、内蒙古等地务工时,发现当地养殖奶牛用的饲草都是由苜蓿加工的,于是萌生了开办饲草加工场的想法。说干就干,回到奠安乡后,景岁九在当地收购、加工饲草,将苜蓿晒成干草、打捆,每年可加工1000吨饲草。
2020年,景岁九成立合作社,入驻景林村饲草配送扶贫车间。“这几年主要是粉碎苜蓿、麦草,每年将500吨苜蓿草供给新街村饲料加工场,其余销往内蒙古。去年纯收入20多万元。”景岁九说。通过对饲草进一步加工、粉碎销售,扶贫车间带动奠安乡400多户农户就近出售苜蓿,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2019年,奠安乡开始发展肉兔养殖产业,需要大量饲料。新街村整合扶贫资金和闽宁资金,建成闽宁协作饲料加工车间,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双赢。饲料加工车间购进景林村的苜蓿饲草,加工成饲料,供给肉兔养殖示范园,大力推进“苜蓿种植、饲草加工、饲料加工、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既带动群众增收,又改善了人居环境。
“今年,奠安乡将进一步完善‘苜蓿种植+饲草料加工+肉兔养殖’产业链,继续发展肉牛、肉兔养殖,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发展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安乡乡长丁玉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