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宜昌市渔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质量安全化和渔业标准化建设,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强化渔业重点项目实施,全市渔业生产呈现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渔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2015年,宜昌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5万吨,比2010年的16.2万吨净增4.3万吨,年均增长5.3%。渔业综合产值2015年将达到100亿元以上,比2010年51.8亿元净增48.2亿元,年均增长18.6%。渔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6000元,比2010年的7500元净增8500元,年均增长22.7%。全市养殖水面平均单产预计达到433公斤/亩,比2010年的360公斤/亩净增73公斤/亩,年均增长4.1%。主要体现在:

(一)渔业产业布局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将渔业生产发展与区域特色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优化。一是在当阳、枝江宜东平原的精养鱼池养殖效益提升。依托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开展黄颡鱼、鳜鱼、鲌鱼、龟鳖等优质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构建了宜东平原地区12万亩高效健康渔业。二是在长阳县、宜都清江库区渔业转变养殖方式。推广鲟鱼、鮰鱼、长吻鮠、鳙鱼、美国鲥鱼、光倒刺鲃、裸鲤等新品种的生态网箱养殖技术,构建了清江库区90万平方米网箱养殖出口创汇渔业。三是山区土著鱼、冷水鱼养殖兴起。在五峰、兴山、远安、秭归等山区县市推广大鲵、齐口裂腹鱼、虹鳟鱼、宽鳍鱲等土著鱼、冷水鱼的养殖技术,构建了宜西山区以开发和保护特色土著种类资源为特点的山区土著渔业。四是特色水产苗种繁育有突破。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全市年产匙吻鲟苗种1000多万尾、其它鲟鱼苗种2000多万尾;可繁育龟鳖苗种20万只(观赏龟1万只);齐口裂腹鱼每年繁殖的苗种达到200万尾;大鲵幼鲵10万余尾;虹鳟鱼年销售苗种100万尾。五是稻田综合种养全面推广。全市现开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约2万亩。远安县白合小龙虾合作社、枝江润禾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当阳平益小龙虾合作社的虾稻共作模式已经初获成功;稻鳖、稻鳅、稻鳝养殖模式正在兴起。

(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宜昌重点打造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全市新增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市政府投入资金250万元,创建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50家。已经建立了4个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逐步完善了渔业病害的防控体系。同时不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在全市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渔业生产记录、养殖用药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以及产品标签制度,建立产品溯源制,在多个重点养殖区域开展养殖用药试点,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发展超过15万亩,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40个,产品认证110个,有机水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出口备案基地1个。

(三)水产加工及品牌创建快速发展。全市有加工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加工能力由2010年的6万吨发展到现在的8万吨。2014年加工转化水产品7万吨,创产值20亿元,其中出口创产值5000万美元,加工转化率达35%以上。加工产品既有高档的鲟鱼鱼籽酱深加工产品,又有鮰鱼、小龙虾、鳜鱼、青虾、螃蟹等出口创汇产品,还有四大家鱼、野杂鱼等常规品种的休闲加工食品。宜昌加工业一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在水产品牌创建上,渔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展示交易会、全国农产品交易会、宜昌市名优水产品推介会,以及在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强势宣传、品牌推介营销、农超对接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举措,推进宜昌品牌发展。涌现出了“天峡”、“清江”等国家驰名商标;“覃姐”、“渔娃”、“天宴”、“老巴王”、“清江野鱼”等著名商标。

(四)渔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登记注册的渔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4家,入社渔民达到5000多户,覆盖精养鱼池面积10万亩,网箱养殖面积20平方米。辐射带动20000余户,当阳市春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宜都市青林寺清江名优鱼养殖合作社被评为全省渔民合作社20强,枝江市杨林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宜昌10强合作社。

(五)科技创新有力推进。一是整合优化渔业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宜昌市水产局与省内水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打造新型渔业服务队伍,深入开展“下基层,接地气”活动。为推进水产科技创新与推广,充分发挥水产技术人员的技术引擎作用。几年来,全市实施各类渔业科研课题2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8项,获奖4项,先后成功推广黄颡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网箱生态养殖技术、齐口裂腹鱼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等。

(六)渔业资源养护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宜昌全面推进生态渔业建设,实现渔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一是全面实施养殖证和渔业捕捞许可制度。二是全方位开展大水面整治。在抓好以长江为重点的禁渔期制度实施的同时,在大江、大河、大湖、大库推行禁渔期制度,逐步取缔过度围拦行为;努力杜绝对生态环境有明显危害和影响的养殖模式和方式。五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捕捞案件215起,移交司法处理43起。三是加大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力度。中华鲟保护区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救治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动物,五年来共救治中华鲟、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性水生动物137尾。坚持不懈的开展了一系列水生珍稀生物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宜昌社会各界的水生生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积极争取项目,从完善保护区功能的需要出发,对保护区进行升级,更好的发挥保护区的职能。四是广泛开展增殖放流。通过引导和吸纳全社会力量参与增殖放流活动,五年来投入资金5000万元,放流经济鱼类苗种1亿尾,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保护品种100万尾。其中,由农业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2011年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宜昌举行。此次活动放流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大鲵等珍稀水生动物4000尾;放流白甲鱼、岩原鲤、长吻鮠、齐口裂腹鱼、中华倒刺鲃等长江土著鱼类50万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