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又称七色鱼(Rainbow Trout),为鲑形目、鲑科、大马哈鱼属,原产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山麓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1890年移殖至欧洲,1959年引入我国,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

虹鳟成鱼养殖技术_养殖成鱼技术虹鳟鱼视频_养殖虹鳟鱼利润怎么样

虹鳟鱼生长快,耗氧高,适合高密度流水或网箱养殖,可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也能在池塘中养殖;生长温度为0℃-20℃,是一种适合冷水水体生长、繁殖的经济鱼类。虹鳟鱼肠道短,肌间刺少,肉肥厚,肉质细嫩,味鲜美,易加工,是淡水名贵鱼类。目前,我国的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遍布20多个省,其养殖规模及产量正在逐年增长。

养殖成鱼技术虹鳟鱼视频_虹鳟成鱼养殖技术_养殖虹鳟鱼利润怎么样

以青海为例,青海从1985年开始引进、试养虹鳟,1991年已在龙羊峡水库建立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在这些年的养殖过程中,因部分养殖场管理不善,一些虹鳟鱼逃逸到野外。据唐文家等(2015)对青海省外来鱼类调查(2001~2014年)[1],发现虹鳟在茨哈峡至积石峡、湟水干流、湟水流域水库、大通河均有分布,在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康扬、公伯峡水库已建立自然种群,产卵场位于水库的回水区,成为黄河水系典型的外来种。

近年来,龙羊峡水库养殖场引进了三倍体虹鳟,为不育新品种,养殖方认为即使存在逃逸情况,也不会影响土著鱼基因和土著鱼的生存,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笔者认为,三倍体虹鳟一旦发生逃逸,虽不会影响当地土著鱼的基因,但是会影响土著鱼的生存。原因有二。

一是,三倍体虹鳟竞争力远强于土著鱼,又有人工增殖持续维持其种群大小。一般三倍体的品种,性腺退化,所有吸收的营养几乎都用于生长,其个头会比一般的可繁殖品种(二倍体)更大[2-3]。再加上虹鳟鱼本身属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水生昆虫、虾、小鱼为食,对食物没有专性,具体取决于水域中的生物种类和组成。一旦发生逃逸,个头更大、凶猛、又对食物没有专性的虹鳟鱼,将是土著鱼类强有力的竞争者以及其幼鱼的捕食者,对土著鱼的生存无疑是一大威胁。

再加上,三倍体的虹鳟虽自然不育,但是由于人为养殖,不断引入新的鱼苗,那就意味着不断有可能会有逃逸的虹鳟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维持逃逸的虹鳟在自然系统中建立稳定的种群,那么这对于土著鱼类的生存将是持续的威胁。

二是,土著鱼类生态环境脆弱。龙羊峡水库所在的黄河上游河段,由于梯级电站建设,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土著鱼类如花斑裸鲤(易危VU)、黄河雅罗鱼(极危CR)和拟鲇高原鳅(易危VU)等(濒危等级参见《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种群已呈现衰退趋势,分布区域缩小,岛屿化加剧,土著鱼类的生存环境已十分脆弱,反观虹鳟在内的外来鱼类的种群,却在逐年增长[4-5]。

目前,对于三倍体虹鳟等外来种对土著鱼类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除了严控监测逃逸事件外,非常有必要监测和评估库区及其周边土著鱼类的种群和多样性的变化,以防止三倍体虹鳟影响当地土著鱼类的生存,造成新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唐文家, 何德奎. 青海省外来鱼类调查(2001~2014年)[J]. 湖泊科学, 2015

[2] 李胜忠,倪剑,成沛,等. 二倍体与三倍体虹鳟生长特性对比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12(12)

[3] 白海锋,王丰,问思恩,等. 溪流水养殖条件下三倍体虹鳟与普通虹鳟生长性能比较[J]. 中国水产,2017(11)

[4] 张建军, 冯慧, 李科社,等.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梯级水电站建设后鱼类资源变化[J]. 淡水渔业, 2009, 039(003):40-45

[5] 冯慧 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西北大学,2009

文/慧子 审/橡树 编/Apple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