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朱琦老师通过“却顾所来径,苍苍横微翠”和“回首向来萧瑟处”两部分内容,为各位老师展示了她十多年教师成长之路,回顾了自己由迷茫探索到相对游刃有余的成长经历。她建议青年教师们要保持学习力,因为这是成长的助力;认为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自信是在成功中树立的;最后找准名师指路的方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接着,朱琦老师为我们讲述教师教学大赛的三大变化,分别是大赛的主题更加关注“教学”、大赛的内容更加关注“课程”和比赛的目标更加关注“双减”,这也让各位教师对比赛的方向标(从“技能”到“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她也将自己准备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比赛的思考和心得倾囊相授。备赛、参赛的技巧,列举备赛和参赛过程中会产生的诸多问题,例如“理论修养不足、学习时间不足、主问题该怎么问和教学目标该怎么确定等等,并给出她的思考和解决办法。
最后,朱琦老师说道,要在平凡单调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和不单调的教学贡献。“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青年教师的经历自述
语文组青年教师郭海玲老师和刘思洋老师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心得体会。从新手期成长,她们感悟颇多;为专心教学,她们深耕课堂;为悉心育人,她们以教育梦想为导航。语文组的老师们始终坚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并将理念传递给学生。
郭海玲老师回顾这六年的成长历程,特别感激语文组前辈们的引领和帮助。她说道,“当平庸的工作一旦被赋予热爱和使命时,即使在寒暑假的闲暇时间我也会默默关注各地青教赛的优质课,领略更多语文课堂的魅力。如今,度过迷茫且缺乏信心的新老师阶段,对语文课堂的热情远胜于刚入职时如今,我依旧走在成长的路上,走在从仿造再到创造的路上。成长之路,何惧山高水长!”
刘思洋老师从自己工作一年以来的语文教学之路出发,分享个人对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四点认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课堂中
——扎根课堂,反复雕琢
课堂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人师,必先教好课!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只要有时间,我就听前辈老师们的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每听一堂课,我都会在课后与授课老师进行探讨、交流,记录好心得体会,将它们内化为自身知识与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重视培训,见贤思齐
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我珍惜每一次参加培训活动的机会,例如校本研究等教研活动,各类研究课、展示课等课例观摩,新老教师拜师结对,聆听专家培训报告等等。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潜心静读,提升自我
我认为,青年教师入行的前十年,就是“打底子”的十年,这十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会让我们受益一生,要多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和多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
谁能九层台,不用累土起
——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一个语文教师想要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取得点成绩,积累这个条件虽然不是充分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积累教学知识和语言艺术。
初一语文集备组组长柯碧琴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强调加强理论修养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最后,语文教研组组长杨瑞红做总结发言。再次肯定朱琦老师、郭海玲和刘思洋三位教师的分享,然后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希望,希望青年教师能够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肩负起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责任,承担起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重大使命!
教育路上无捷径,唯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一股新生力量,肩负着推动学校发展的重任。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提升。本次骨干教师成长经验分享会让在座的青年教师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会继续凝聚青春的力量,深耕于教育的土壤,踔厉奋发、笃志前行,让教育之光辉映时代、点亮生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