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数学优质课比赛观摩心得
鲁桥镇中心小学 周玉伟
本次赴济宁观摩市数学优质课比赛,共历时3天,听课22节,其中纯认识课如《时、分的认识》等共12节,有学生运算参与的认识课如《比例尺》等共8节,而检验计算教学的课题如《口算除法》仅2节,实属遗憾之处。通过过22节课的观摩,很高兴地发现我们平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与县市高水平的距离不是太远,基本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努力让学生在操作体验过程中发现结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总体优点
此次观摩虽没有期待中的精彩纷呈,但每堂课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更有部分课堂的教学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总体来说值得佩服与学习的有如下几点:
1、基本功过硬,有着较好的普通话水平,板书设计合理,字体端正有力,教态自然大方。
2、语言精练,注意了语言的精确性,引导启发到位,重复性语言极少。
3、注重和学生的眼神交流,兼顾整个课堂,提问面较广。
4、课堂容量大,练习充分。
5、情境导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都能做到和课堂小结首尾呼应,有放有收,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自然。
6、敢于将探究时间放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去述说。
二、对比反思
在听课之前,本人就课堂的细节问题首先设立了几个疑问,期待通过观摩找到答案。边听课,边学习边与自己的课堂进行对比,有了以下发现:
1、教学课件与其他电教手段的作用不容小视,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使用合理,肯定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济宁学院附小王会芹老师执教的《厘米的认识》,课件中灵活地根据学生回答随时展示了不同长度。再如汶上实小李敏老师执教的《时、分的认识》,通过课件中设置的音频,和现场同学进行虚拟的电话通话,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开放性,既要有基础性练习又要有拓展性练习,必要时讲练结合,一步一练,及时巩固知识。如兖州矿校的王月老师在教学《口算除法》时,学习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便及时练习,为下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扫清障碍,打下基础。最后再进行综合练习。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做到以学定教,学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点,兖州的陈书兵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中有了充分体现。他再揭示课题后,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比例尺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教学重点的时候,需要进行合作探究,他让学生选择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还是和别人合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4、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能做到千人一面,万人同路。22节课中,有16节课都是女教师的温柔指导,莺声燕语,仅有的6节男教师执教便显得难能可贵,男性的风趣幽默,简练有力,让听课教师倍感清新。本人的风格应该属于那种比较简练风趣的,应该坚持。
5、奖励方法多种多样,低年级学生的喜欢实物奖励,如小红花等,而高年级的对精神奖励要求更多,来自同学的良好评价和大家的掌声会让学生振奋不已。在一位教师执教《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一位学生发言精彩,赢得同学们自发的掌声,让听课教师深有感触。
三、前车之鉴
课堂的诱人之处就是它的不完美,每一堂课都有它的缺憾。尽管参赛老师们的水平很高,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失误,作为一个观摩者,应该从这些失误中汲取教训,对自己的课堂做一个提醒。
1、课件使用要熟之又熟,一定要反复练习反复操作,发现错误及时修改。如果说课件是一柄宝剑的话,执教者要达到“人剑合一”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不能弄巧成拙。
2、把握好课堂的节奏,有的参赛教师拖堂2分钟之多,有的教师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草草收尾,都是因为在某个环节浪费时间过多。有的教师在设计练习题处理完以后仍有空余时间,无奈信手在黑板上徒手画图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多磨课来解决。
3、如果大多数学生已经对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纷纷举手,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释放自己的表达欲望,不要自顾自的进行下一个环节,要创造一个自然生成的课堂。
总之,通过观摩学习,再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反省,让本人有了很大收获,不虚此行。本人的目标是打造“简洁、高效、深刻”的课堂,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实现。
2012年4月
第二篇:济宁市优质课观摩听课心得
在中心中学的安排下,有幸参与了四月九号十号在嘉祥县实验小学举行的济宁市小学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的观摩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共听课十余节,其中既包含讲读课文,又包含口语交际,习作教学,既有活泼互动的学习探讨过程,又有教师的激情引导,让我在本次观摩中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下面,我就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课堂习惯的养成听取这十余节课,学生给我的感觉就是耳目一新,无论是在回答问题上还是在学生思维模式上,都让我由衷的想说:这些孩子,真好!并且可以肯定的说,这绝不是为了讲课故意而为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回答习惯,应该是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练就的。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从整体来看,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谈话,减轻学生压力;教学导入,轻松自然;字词检查,有所侧重;教学紧抓文章关键词句的挖掘;课堂练笔,紧扣课文内容以及课外推荐阅读几个部分。
在深挖教学关键词句中,教师的引导语言是否得体、恰当,在课堂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统领好文章的主线,加以引导;抓住关键语句小组合作探讨中,要更多的侧重于学生的读,只有多读,才可能让学生尽可能近的走进文章情景,体会文章内涵,所以学生的读,在课堂中显得异常重要,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串联,课堂自然闪光不少。
在本次观摩中,我注意到课堂的评价机制的使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平常课堂中,多为教师给予评价,而本次活动中更多的侧重于师生互评以及生生互评,并且评价方式多样,还评的头头是道,让人不由想参与其中。在以后的教学课堂中,我会尽可能多的去引导,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评价,以促进教学的流畅,另外,多鼓励学生开口说话,还是我需多努力的方向。
三、教辅设备的应用
对于课堂中课件的应用来说,本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花哨”“不复杂”,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更多的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所以课件的设计应从教学的中心入手。首先,字词检查环节的排布要有一定的讲究;其次,对文中段落的出示最好图文结合,不至于显得平淡、单调;再次要充分发挥CAI的图文并茂进行直观展示的同时,教师的跟拍要有充分的准备。
四、课堂练笔的设计
学习最好的境界就是让学生及时掌握,准确应用,而课堂练笔的作用更是明显,所以学生应用的如何,要看教师对练笔的设计是否得体,能否体现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凡卡》一课的讲述中,授课教师就设计了一个给可怜、悲惨的小凡卡写信这样一个环节,将凡卡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以信件的形式加以掌握,起到了提升学生认知的作用。
五、结合时代背景,讲述课文中人物的“现代版”
依据课文内容及人物特征,在现实中去印证这种人物、精神的存在,让学生真真切切的认识到课文中人物并不是单纯的、独立的、杜撰的,而是可以在现实中可以找得到的。张海迪、杏林子、海伦凯勒、阿巴格、黄美莲、刘伟,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足以让孩子们感到课堂中的魅力。
通过本次观摩,使我茅塞顿开,张眼望世界,眼前一片开朗,之前教学中的疑惑随之而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借鉴,多加实践,多多锤炼,积累经验。
第三篇:优质课观摩心得
听公开课有感
---信息系 魏娇娇
我校自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以来,我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程,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她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潘静和杨小利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两节公开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教师及家长。看到张小营和蒲英杰两位语文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丁宝倩老师在教学《汉字英雄》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复习知识,一边比赛答题,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丁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张夏芬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两位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