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有300多年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历史,素有“中国梅花鹿第一乡”的美誉
➤如今,鹿乡镇鹿业年总产值68亿元,鹿茸总产、单产、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率稳居全国各县(区)之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博宇
养了38年梅花鹿的农户李占洋承包了更多土地,谋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29岁的“鹿三代”张哲源辞职回乡,将“鹿”电商做得风生水起;品牌创始人王艳梅带领企业持续探索精深加工技术,把更多优质鹿产品推向市场……
这是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的一幅“逐鹿”群像,这里有300多年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历史,素有“中国梅花鹿第一乡”的美誉。
近年来,传统鹿乡抓住机遇,充分释放梅花鹿产业优势,做好产业融合、文化融入、科技融通、人才融留,扶持农户增收扩产,吸引年轻人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培育产业集群,围绕致富“鹿”,写出富农经。
长春市双阳区推动梅花鹿产业与旅游业多元融合。
图为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人工养殖的梅花鹿(2020 年7 月 18 日摄) 受访者供图
一产扩模提质
筑牢特色产业根基
“8斤多,嘴头饱满,根细上冲,颜色也正”,最近,鹿乡镇养鹿20多年的杜金宝收获了两只种鹿的鹿茸,品质极佳,让他爱不释手。
梅花鹿自古被视为健康、吉祥的象征,汉代时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作为传统药用动物,从鹿茸到“皮、毛、骨、血”,再到鹿胎、鹿筋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202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梅花鹿、马鹿、驯鹿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家养梅花鹿不再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鹿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此背景下,吉林省提出“发展千亿级梅花鹿产业”目标,力争养殖梅花鹿100万只,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
发展千亿级梅花鹿产业,品种是根基。鹿乡镇有梅花鹿遗传资源和品种优势,为许多像杜金宝一样的鹿农提供了机会。
“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扩模提质,把双阳梅花鹿的种群优势释放出来。”中国鹿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双阳区鹿业商会会长李冰说。
为此,当地制定了“精养鹿、养精鹿”的目标,围绕加快优良品种普及进程,大力培育优质双阳梅花鹿种群。利用现有的“双阳梅花鹿”和“东大梅花鹿”优势品种,鼓励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扶持零散小户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使鹿乡镇鹿存栏增长到18.5万只,占全国六分之一,发展养鹿户1万多户,中小型鹿场1400个。
如今,梅花鹿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鹿”。
“我现在饲养1000多只梅花鹿,每年都在鹿乡镇周边雇人、购入饲料。此外,我们还承包流转2600多亩土地,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鹿乡镇养鹿大户李占洋说。
“一只成年公鹿每年可割两次鹿茸,大约收入1万元。”李冰说,养鹿户以前的小目标是万元户,现在正奔着更大的目标努力。
二三产赋能增效
引入返乡创业新变量
走在鹿乡镇的鹿乡大街上,沿街两侧有上百家鹿产品专卖店。各类鹿产品琳琅满目。在一产扩模提质的基础上,当地围绕鹿元素,以技术赋能发展二三产业,高附加值商品不断涌现。
据介绍,鹿乡镇以梅花鹿为主要原料的系列产品有滋补食品、保健食品、养生酒、鹿茸化妆品四个系列,现有食品系列已达到82个品种。
“现在,我们还开发了冻干粉技术,把客户群延伸至青年一代,通过片剂、粉剂,让鹿产品走得更远。”吉林省长生鹿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亚娜说。
当地还以文化赋能,做活“鹿+”产业,形成经济发展的文化动能。
在鹿乡镇,鹿文化融入楼体立面、广场绿地;赵氏鹿茸炮制技艺、鹿神舞分别进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鹿宴精致美味,满足食客味蕾;中国双阳梅花鹿采茸节、鹿文化节、鹿乡大集等活动,提升鹿乡品牌美誉度;中国双阳梅花鹿博物馆落成,吸引八方来客……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农民创新创业、年轻人返乡创业。目前,全镇鹿业养殖熟练工近8800人,持证鹿业经纪人2000余人,专业营销人才队伍1800余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占总人数的46%,成为促进当地发展的新变量。
今年29岁的张哲源是“鹿三代”。2018年他回到家乡,在父辈经营鹿产品的基础上二次创业,建起20人团队,与深加工企业合作,生产胶膏、压片糖果、固体饮料、滋补酒、开袋即食鹿肉等深加工鹿产品,消费群体明显增加。
现在,张哲源还培养了电商直播团队和分布在全国各地100多人的微商团队。他说:“通过直播销售,深加工鹿产品经常供不应求。”
如今,鹿乡镇全镇经销店铺上千家,直播带货、创客创意、电商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交易新常态。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鹿业年总产值68亿元,鹿茸总产、单产、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率稳居全国各县(区)之首,鹿乡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
平台政策双保障
产业有序发展
乡村宜业,产业是基础,平台、政策是保障。鹿乡镇副镇长何婷婷介绍,鹿乡镇以建平台为核心,聚拢产业发展有生力量。鼓励企业通过平台,向科技要竞争力、要生产力。
为此,鹿乡镇一方面谋划建设梅花鹿产业特色小镇。瞄准“中国鹿港”定位,探索实施“企业+政府+市场”特色产业小镇运行模式,为鹿业小微企业、规模养殖大户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智力等全方位支持。
另一方面,建设起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园内已有从事鹿业领域的新型经营主体208家,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9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
此外,当地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成立吉林省首家梅花鹿产业研究院和中国双阳梅花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形成应用转化一批、攻关研发一批、后续储备一批的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格局。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策捧场。鹿乡镇以政策规范为保障,拓宽“双线”交易市场、打造诚信交易环境。
例如,当地持续强化鹿产品仓储、加工、物流、冻库、贸易等配套服务,特别是畅通中欧班列“长满欧”、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开放通道,推动梅花鹿等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国门。
再如为加快推进梅花鹿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鹿乡镇引入鹿业大数据云平台,通过身份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保证鹿产品安全。
鹿乡镇还通过耳牌掌握梅花鹿的生活习惯,监测心率、运动量等,据此判断梅花鹿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饲喂策略。双阳区博文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学伟介绍:“这样不仅养鹿更加科学,鹿产品也能够全程可追溯,让鹿乡镇走出去的产品质量站得稳、叫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