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1月24日15:43 中国三峡工程报
本报记者王波
移民王雄是秭归县屈原庙村一组村民,在当地很有名气,因为2003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专门请他介绍了他的致富门路。
搬迁前,王雄与其他村民世代居住在屈原沱边,在王雄家门口,他爷爷亲手栽种的核
桃树就有100多年了。三峡工程蓄水后,江水慢慢涨起来,原先窄窄的一道屈原沱一夜之间变成蔚为壮观的一条“大河”,村民们原先居住的地方变成了水乡泽国。按照统一规划,王雄和乡亲们搬迁至258米以上的山上移民安置点,开始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搬迁前,屈原庙临江边有一个码头,那时候王雄除种地外,靠在码头当搬运工,每年能挣五、六千块钱。水涨起来,码头没有了,王雄开始盘算以后的生活出路。从小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他,拉过纤,捕过鱼,当过搬运工。环境改变了,往后靠江吃江是不行了。在得到国家移民补助款后,怎样用好这笔钱,让王雄很费了一番心思。
脐橙是秭归的特产,远近闻名,但王雄过去有码头的生意,没把脐橙当回事,只在房屋前后零星种了一些,一年最多收三、四千斤,还因为品种杂,卖不出好价钱。搬迁后在村里的倡导下,王雄和其他村民决定把重点放在发展脐橙上,并把国家补助款大部分用在移植脐橙上。通过购买、优选品种种植,王雄的脐橙在几年内达到了5.5亩,共移栽700多株脐橙树。与其他村民不同的是,王雄除了种植脐橙外,还另发展了一个项目:养猪业。他在山坡上建起480平方米的养猪场,饲养300多头生猪和种猪。他盘算,发展养猪业,一是可以解决脐橙果树的肥料问题,二是还可以作为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万一哪年脐橙收成不好,还有养猪场。果然,尽管2003年三峡库区的脐橙普遍出现减产,但王雄家的养猪场已经出栏生猪130多头,经济效益可观,很让乡亲们羡慕。
在长江边长大的王雄,和世代生活在峡江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善良、质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王雄对记者说,三峡工程蓄水后,移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光靠国家去解决是不行的,主要还得靠自己想门路。就他家来说就有不少的困难:儿子、儿媳、女婿都下岗了,一家老小8口人的生活都要靠他那柑桔园和养猪场,他在自己家安排了下岗的儿子、儿媳、女婿的工作。王雄是1998年开始搬迁的,几年过去了,他很高兴地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功地安置了家里的下岗人员,不仅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还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对于以后的发展规划,王雄说打算进一步把养猪场发展扩大,争取在2004年饲养500多头生猪。对于柑桔园,他则计划进一步改善管理,精耕细作。总的来说,今年以来,王雄的心情一直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