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29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小小蚯蚓,藏着大大的致富潜力。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看准了藏在泥土里的“软黄金”,大力发展蚯蚓特色养殖产业,通过一年半的发展,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道路,铺就了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的“致富路”。
在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乡村振兴蚯蚓养殖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大田垄,这是蚯蚓养殖床,翻开泥垄,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蚯蚓。
陈祥熙看着丰产的蚯蚓
养殖基地大棚里,一排排光伏板下标准的蚯蚓田地整齐排列,每块地垄都铺撒着一层经过发酵的牛粪和难处理的庄稼秸秆,小蚯蚓则在土里不停地蠕动。养殖蚯蚓的基地大棚顶上有三层膜,包括生物膜、水蒸气膜和光伏电板,地底下还做了防渗透措施。将来,蚯蚓还可用以制作每吨价格约10-15万元的液态肥,另外蚯蚓含有的蚯激酶还可应用到医药领域。
“现如今益新村、甲新社区两个村集体乡村振兴蚯蚓养殖示范基地前期共投资65万元引进蚯蚓种苗1万多斤,购买蚯蚓食用的秸秆饲料10余吨,两个村居的试验基地有13亩,每亩养殖蚯蚓3300斤。经估算,养殖蚯蚓后每年可分别为两个村的集体经济纯收入增加20万元。”甲子镇益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祥熙说,村集体公司还开设脱贫农户务工岗位,助力群众就业增收,提供就业机会,公司现有固定员工42人,其中10名为本地的脱贫户,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蚯蚓是怎么养殖的?”记者向基地工人们发出疑问,为了解开记者的疑问,基地几名工人用工具拨开蚯床上的稻草,发酵好的牛粪开始裸露出来,基地的工人们介绍,养殖的蚯蚓主要食用村里面的农业固体废弃物,比如秸秆、畜粪等,一条蚯蚓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身重量1倍至3倍的食量。
陈祥熙介绍,以前,村里的农作物,杂草、秸秆,都是通过传统方式进行焚烧,禽畜粪便都是自家自行处理,很污染环境。现在这些废弃物(农业固态废弃物)都被拉到基地喂蚯蚓,不仅实现变“废”为“宝”,还净化了村里的空气环境。
陈祥熙说:“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计划继续扩大基地,学习更适用的高效循环种养系统,让蚯蚓成为我们村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谱写新时代‘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篇章。”(孙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