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经济,由于领域不同,路径各异,实践起来容易造成 “两码事”、“两张皮”,让两者有机融合,互促互动并不容易。河南省洛宁县委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放进一个全局盘子里考量,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达到“同频共振”。尤其是在党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上,从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使扶贫效果事半功倍。

地处豫西山区的洛宁县,“七山二塬一分川”,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秦巴片区县和革命老区县。388个行政村分布在2306平方公里上,35个党委、23个党总支、766个党支部、18356名党员是农民脱贫的主心骨。精准扶贫如何扶?和农民朝夕相处的基层党组织最清楚,也是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洛宁县委认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共同谋划就是农村扶贫的“牛鼻子”,只有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组织促经济、带民富的能力和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才能得到优化,精准扶贫才能落到实处。

如何使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同频共振”?洛宁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用机制和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完善基层党建制度建机制。在全面落实上级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实力洛宁”,研究制定了县、乡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选人用人等4项机制20项制度,用制度保障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抓得住、能落实。二是加大村级干部培训育队伍。聘请洛阳市委党校、河科大农学院等院校知名教授学者,利用农闲时间,对全县2500余名村“三委”干部全部进行轮训,进一步增强了村“三委”干部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和精准扶贫的本领。三是推进实绩档案落实促成效。设置“党建工作清单”,对388个行政村建立了党建工作实绩档案工作制度,将村级党组织的基本情况、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党建工作开展、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情况、考核结果评定等6项内容建立实绩档案,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记录村级党组织工作业绩,通过列清单、定措施、查进度、考绩效“四步工作法”,确保基层党建各项清单内容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强化基础组织硬件抓阵地。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协调资金520万元,新建改建村室34个,配备了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达到了无办公场所基层组织“清零”目标。五是做好建档立卡保精准。按照“应进则进、应出则出、动态管理”的原则,组织包村干部、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干部,进一步对11087户35481人贫困群众信息进行详细核查,核准基本信息,健全完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帮扶措施等基础台账,做到信息准确、不错不漏,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在此基础上,洛宁县近年来持续不断开展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下基层帮扶农村经济和精准扶贫工作,聚力农村发展。一是持续驻村帮扶活动助动力。先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四包四转四提升”、“百局(企业)驻百村”、“党员干部驻村任职”、“领导干部出机关,践行路线促发展”等多项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到村,帮助各村理思路、调结构、抓产业,进家入户做帮扶、找项目。累计协调各类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700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0多件,实施群众致富项目256个,增加了村级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活力,帮扶了一大批农户。

二是驻村书记精准扶贫增活力。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全县98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副书记,在驻村第一书记、副书记中开展“当好突击队员,决战脱贫攻坚”活动。各第一书记、副书记结合派出单位特点、自身优势和所驻村的实际,切实把握村情民意,找问题、查原因、定对策,帮群众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改善所驻村的状况。累计走访群众11371户,制定帮扶措施1147项,举办党员培训班273期,落实致富产业项目128个。第一书记张三保帮助涧口乡院西村发展高山杂粮深加工项目,加工生产杂粮6万余斤,实现销售利润近30万元。

三是整顿后进村级组织促提升。洛宁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乡联村”工作制度,每个县级领导干部分包一个后进村,帮助和指导后进村理清发展思路,选准致富项目,促使后进村基层组织普遍得到晋位提升,落后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先后集中整顿后进村七批次117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10余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40余起,协调各类资金6700余万元,实施群众脱贫致富项目314个,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元以上。四是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帮扶3户贫困户,县直正科级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单位一般干部每人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到帮扶村走访调研一天,帮扶干部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全天入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规划脱贫措施。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规划通过转移就业脱贫1.2万人,产业扶持1.17万人,易地搬迁扶贫2906人,政策兜底3969人,社会救助4792人。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领导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升。洛宁县规范基层民主科学决策。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要内容,明确了9个大项27个小项的农村工作内容和决策项目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进行科学决策,2015年,洛宁县农村已通过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成村级民主科学决策事项956项。罗岭乡讲理村通过村级民主科学决策,不断调整产业机构,规范种植烟叶和核桃,群众增收幅度达184%。

在创新提升党建模式促经济方面,积极探索思路新颖、行之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经济发展途径,形成“党建+经济”发展模式,收到了良好的发展成效。马店镇关庙村依托以“珍、奇、异”著称的金珠沙梨种植,探索出“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特色富民路子,金珠沙梨已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豫西著名的金珠果产业基地。豫西苹果名镇上戈镇,为加强苹果的生产销售管理,成立了苹果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以“1+3+N”村企联建模式为抓手,把合作社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合作社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合作社党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销售活动,为群众增加苹果种植收益2500万元。

开展 “三化一树”党建示范工程。即党建工作项目化、规范化、科学化,树立党建品牌。投入党建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打造环洛河沿岸“基层党建示范带”,通过强化 “三委”班子建设、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等方式,对主要公路沿线53个党建点进行了重点打造,新建设农业经济项目32个,总投资2100万元,年可增加群众经济收入1500万元,建成了全县党建促经济工作的标本和样板,为其他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抓党建促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洛宁县委党建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路径,与洛宁县、乡政府的经济和扶贫工作聚合成强大的合力,形成了 “金果脱贫”、“金叶脱贫”、“金鸡脱贫”等特色产业脱贫项目,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搭建了“资金整合”、“金融支持”等多种平台。开展“扶贫日”爱心捐赠及“村企共建扶贫工程”等活动,使产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 “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洛宁县累计脱贫12376户45793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5196元增长到2015年的8323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