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等了整整500年才被解救出来。

不过,要是放在现在,第一天就会被找猴的人解救出来。因为现如今“猴子”的身价15万元。

这些找猴的人大多数自来同一个地方,就是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

万幸,“大师兄”并不是他们要找的猴,否则吴承恩可能就不写西游记了。

他们要找的是一种“实验猴”,虽然也是猴,但是此猴非彼猴。

买下“花果山”

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对实验猴的要求很高,要年轻、有活力,最重要的是不能带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阴性),而且还要通过“政审”,三代以内是不能野生的。

这年头,对于一只猴来说,体格子好、出身好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如果它敢“炫富”,一定会被抓去做实验。

所以,他们想找到合适的猴很难。

出身好的猴子们有个组织,叫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这个协会透露了一组数字,2021年全国只有24万只实验猴,去掉老幼病残、出国“深造”的,实际上只剩下3万只。

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急眼了。找不着猴?干脆把“花果山”给买了。

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我地盘里的猴就都是我的,谁也不给。

有个叫昭衍新药的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建了一个梧州生物灵长类繁育与生物资源中心。自己养,一年能出1万只。

这还不解渴,4月28日,昭衍新药花了18亿买下两家公司,相当于一口气买下了2万只猴,平均每只9万。

致富经猴子养殖_致富猴子养殖视频_致富猴子养殖方法

贵不贵?不贵!业内还惊呼这是个良心价。

2022年2月,中国采购网公布的食蟹猴中标公告中,每只猴的中标价已经飙到了12.2万元。

这还是正规渠道的。据说,现在市面上15万一只都未必买得到,而且还要排队。有业内人士预测,价格可能还会涨到20万。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份可行性报告被制作于2019年。当时昭衍新药自己预计,梧州的项目每年能出栏8000到10000只猴,销售收入1亿元。

按最高价计算,当时一只猴价值1.25万元,现在15万一只,还得走后门,三年猴价涨了12倍。

昭衍新药这笔生意其实很划算。

其他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也没闲着,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也都各自买了各自的“花果山”。有人测算,加上昭衍新药,这三家手里养着全国近三分之一“出身好”的猴子。

没猴寸步难行

没有经过动物的实验,任何新药就不能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就是帮药企做这个实验的,所以离了猴,寸步难行。

非人灵长类与人类的遗传物质有75%至98.5%的同源性。因此,小白鼠早期还能应付,但到了关键时刻,还得用猴。

有业内人士道出真相,在大分子药物的实验中,实验猴的效果远远强于兔子、小白鼠。所以实验猴更是完全不能被替代的。

新药上市难、耗时长的问题,在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后,得到明显改善。从此,我国新药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这也同时激发了药企的研发热情。

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临床试验总量较2020年年度登记总量增加29.1%。其中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为2033项,较2020年登记量增加38.0%。

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也是近两年才火的行业之一,而猴子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瑟瑟发抖的。仅2020年,中国对实验猴的需求量就达到4万只。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一款新药在毒理实验、药物代谢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数十只实验猴。整个算下来,到人体临床实验前,至少需要60只。

正是因为有这样巨大的需求量,才有了前文所以提到的,他们不顾忌一切的迈开了“跑马圈猴”的脚步。

“囤猴”在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的圈子里是一种时尚,也代表了从业者们敏感度。“得天下”已经不再靠民心,而是要计算一下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只猴!

没有“远见”的,就眼睁睁看着别人在自己山头游山玩水,而自己只能努力工作,赚钱买猴。

美迪西2021年就还有3.66亿元买猴钱没付,比上一年增长了138%。

从2020年到2021年,用于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的猴子只有大概6000只。所以,猴子们身价暴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们的“内卷”。

一地猴毛

在这场关于猴子的争夺战中,抢到猴资源的发财了,没抢到可能也不打算抢了。

尽管美迪西只能无奈高价买猴,但还是咬牙宣布,“公司并没有布局实验动物领域的打算。”

不过,像美迪西这样的也可能不是不想养,而是真的“养不起”。

首先,养猴、卖猴,需要很多手续。

食蟹猴和恒河猴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繁殖需要按规定申请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许可证》。如果以实验为目的,还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另外每一次交易还需要额外走审批。

此外,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也等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规定,只有野生的第三代猴子才能被交易。

而从猴子的特性看,以食蟹猴为例,雌性食蟹猴一般4岁左右才能性成熟,6岁才能进入繁殖年龄,另外猴子达到3岁才可以用于实验。

所以,如果从养猴算起,到可以用于实验至少需要9年。

这还只是关于产量的问题。如食蟹猴原是东南亚特产,所以对气候、环境相当挑剔,我国只有四川、云南等地有饲养的条件。

让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走进大山去养猴,怎么看都是不协调的。

而且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房价坚挺了20年,几亿人的刚需,说跌照样跌。

对于养猴人来说,9年相当于一个轮回,谁又能对9年后的行情精准判断?所以,高价买就高价买,成本高点,也比9年后“血本无归”强。

毕竟有句话说的很明白,“腰缠万贯、带毛的不算!”

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食蟹猴的进口处于中断状态。不过,据国金证券判断,实验用猴短缺问题将于2025年至2026年左右得到缓和。

所以,如果现在禁不住价格诱惑,高位入场养猴。很可能到时候猴子还没到繁殖期,就已经“掉价”了。

另一方面, 2021年11 月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让靶点扎堆、伪创新等现象遭遇当头一棒。

当猴子不再是稀缺资源、创新药不再泛滥后,不知道如今疯狂“囤猴”的人,到时会怎么想。

试想一下,如果业务量少了,但是后方却“猴满为患”,是不是挺奇怪的?

养实验猴的这个行当,如今并没有相关监管条例,还处在无序的状态。

全国大大小小的养猴厂也就不到60个,大规模的都被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买走了,小规模的目前是有猴就卖,也不管什么可持续发展了。

年轻、出身好的猴子卖完了,老幼病残的你要不要?不要,有的是人要!实在不行,把种猴也卖给你。

毕竟15万一只,谁也禁不住这样的诱惑,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如今,被困在铁笼里的猴子们肯定在想,“我的意中人一定会身披金甲战衣、脚踩七彩祥云来解救我”。

当至尊宝带上紧箍咒后,或许剩下的就只有一地猴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