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文学爱好者魏海军作品《又见清苑县衙》入围“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作品用色彩论展示清苑全域旅游一角。记住历史,记住乡愁,开拓未来,踔厉前行。
魏海军,男,中共党员。现任保定市荣清国控集团董事长。曾长期从事文秘工作,有多篇文章被中央和省市报刊釆用,曾获全省决策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全省党办系统百佳先进个人并立二等功。
又见清苑县衙
魏海军
一阵阵急促的击鼓声,一声声悲切的鸣冤声过后,随着嘹亮的呐喊“升堂…”只见县衙大门敞开,衙役们站立两旁…七品芝麻官审诰命夫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保定府清苑县。
如今的清苑,古县新区,正在以靓丽的身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清苑是一个千年古县。
六千年前,这里河水清清,苑野丰饶,人们繁衍生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1986年境内挖掘出两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片和石器等文物,是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代表。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置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清苑是一个英雄的名字。
先有清苑县,后有保定府。保定是京师的南大门,为保卫大都安定之意,清苑县衙一直在保定城区,省、道、府、县曾四衙同城,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有北控三关,南通九省的说法。民国《清苑县志》记载,自元明清建都北京,清苑为京师门户,为豪杰必争之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城内设立伪清苑县政府。为开展对敌斗争,党组织在清苑南部的北王力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面对日军的烧杀抢掠,清苑人民奋起抗击,在红薯窖藏身的基础上,创造了村村相通,户户相连,可攻可守的地道战这一世界反法斯战争史上的奇迹,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清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历史上名人众多,有明朝廉吏王大绍,被康熙誉为北方才子的郭棻,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先驱,和周恩来、郭隆真共同创办"觉悟社"的张若名,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等。但影响最大的,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宋祖陵在清苑东安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苑是一片色彩斑斓的热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这里,单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给大家描绘一下清苑的靓丽风采。
清苑是红色的。
战争年代,清苑人民在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上,利用地道战打击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国元帅聂荣臻题字:冀中平原地道斗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进入乡村振兴新时代,区委、区政府依托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坚持“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的原则,建设冉庄文旅小镇,把老一辈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焕发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目前,红薯博物馆、实弹射击馆、冉庄乐园、商业街、采摘园等一批主题项目已经建成。将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军事拓展、实战体验,培训研学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清苑是绿色的。
清苑有北方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建于1957年,占地近5000亩,在它的辐射带动下,周边形成了几十万亩连绵不断的种植基地,是北方最大的苗木集散地。这里,乔灌花果等品种应有尽有,成为这一带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是宜居宜游的天然氧吧。目前,林场被命名为河北省森林公园,正在打造保定市郊野公园。另一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景区-好梦林水,占地3000亩,除大面积绿地景观供人们休憩观赏外,还建有国标足球场、射箭馆、真冰场、游泳馆、火车餐厅等等设施,是一个集儿童研学、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以微度假、慢生活为主题的城市后花园。
清苑是银色的。
清苑是农业大区,这些年,瓜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0多万亩,特别是大力扶持引导西瓜种植,逐步形成了以东闾镇南王庄为中心,辐射周边7个乡镇76个村,种植面积15万亩的西瓜生产基地,年产量60万吨,产值16亿元,大棚西瓜产量连续5年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种植“三品一标”基地。每到春夏时节,田野里满是西瓜大棚,远远望去,波光粼粼,仿佛置身于一片银色的海洋。
清苑是金色的。
说起金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金碧辉煌的宫殿。这里有保定市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国公营观音禅寺,该寺建于隋唐时期,几经损毁重修。大殿金顶白墙,佛像金身灿灿,是体验感受佛教文化的一方净土。寺院所在地国公营,名字里就透出了大气,国公是一种爵位,被封为国公的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国公营就出过一位国公,村名寺名因此而来。
再就是赵匡胤故里,以前宋史学家一直颇有争议,2008年4月,随着宋祖陵在清苑东安村被挖掘出土,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解开。宋祖陵也称宋三陵,是赵匡胤的爷爷以上三代先祖的陵寝,出土的文物规格极高,有大量石人石马石虎等石刻群,表明了墓主高贵的等级和显赫的地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匡胤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形成了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如今,宋祖陵保护区尚未恢复,在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当地的"皇亲国戚"还在耕种着希望,每当麦收时节,这里一片金黄的麦浪,清风吹来沙沙作响,仿佛在讲述着大宋开国皇帝黄袍加身的故事…
清苑是彩色的。
清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传承了众多的文根文脉。哈哈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戏剧种,形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秧歌演变而成,用清苑方言演唱,是传统戏曲和乡土文化融合形成的地方剧种,是清苑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59年毛主席视察南方返京途经保定,观看了哈哈腔传统剧目《王小打鸟》。清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戎官营绣球龙灯,北宋村民间鼓乐,古法制香技艺等等。正是这些在民间传承下来的乡土财富,提升了清苑厚重的文化蕴味,构成了这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
为进一步展示传播清苑的特色文化,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地道战遗址所在地冉庄,把600多亩窑坑废弃地变废为宝,合理利用,打造文旅小镇,特别是深入挖掘当地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精心打造了一座红薯文化博物馆。展示了红薯起源,从贮存红薯的地窖,发展成对敌作战的地道的情景,特别是再现了毛主席当年制定三大纪律时,提出"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号令等革命故事。再就是结合廉政文化的宣传,复制了一座明代县衙场景,用清苑特有剧种哈哈腔演绎《七品芝麻官》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廉吏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浩然正气,用以存史资政,教育后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了唐知县这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清苑的旧县衙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眼下,清苑人民正在续写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新篇章。
《又见清苑县衙》是魏海军又见系列的其中一篇,该系列文章还有三篇,分别为《又见羊角葱》、《又见柳芽儿》、《又见枣花开》。
End
清苑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丨0312-8118039
投稿邮箱丨997112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