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粉、黄豆粉、扁豆粉等粉类按比例混合,再均匀撒入养殖土笋的田地中,最后盖上一层湿土浸润饵料……在霞浦县许氏水产养殖场的土笋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碌着为土笋下料、盖土。由于土笋对盐度、湿度、温度要求高,工人们需抽取海水灌溉,下料后盖土可以防止饵料被水冲走。
“山里有冬虫,海里有星虫”。土笋学名可口革囊星虫,也称海丁、海蚂蝗、泥丁等,是我国特有的星虫品种。它原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的环节软体动物,含有丰富的胶质,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能够调节大脑功能的牛磺酸,被誉为“动物洋参”“海中的冬虫夏草”,常被加工成“沙虫干”“土笋冻”等海珍品。
养殖户正在挖土笋
霞浦县许氏水产养殖场负责人许舒溪,是霞浦最早从事土笋养殖的“吃螃蟹”者。忆起当初从事土笋养殖的初衷,许舒溪感慨万千:“我们原先在滩涂上挖土笋并卖给商家,但大的土笋有人购买,小的土笋价格虽低却无人问津,只能丢弃。为了避免小的土笋白白浪费,我们索性自己摸索着进行养殖。”2002年,父亲许培金带着许舒溪在几亩“试验田”里,开始向养殖土笋这个全新领域展开探索。
万事开头难。养殖土笋绝非易事。土壤的湿度、盐度、酸碱性、氧化状态,夏季、冬季的温差,雨季、旱季的干湿,甚至饵料的配比都有讲究。18年来,许培金、许舒溪父子几乎每天都轮岗驻守在田里。晚上睡在田地临时搭盖的木屋,半夜起床灌水、检查土笋密度成了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同行平均亩产量不足500公斤、最高亩产不到800公斤的情况下,长春镇土笋养殖基地的平均亩产量已经超过800公斤,最高产量甚至超过1150公斤,最高亩产值达10万元以上,其土笋养殖技术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位于前列。
尤其近年来,土笋的营养价值被市场广泛接受,许舒溪一家的土笋销路被彻底打开,宁德、厦门、福州、温州等多地的客户纷纷上门来收购,土笋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要买我们家的土笋要提前几个月预订。”许培金介绍,如今,霞浦县许氏水产养殖场在长春镇已建立了280亩的土笋养殖基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然而,许舒溪一家在收获土笋养殖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棘手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土笋养殖主要依靠采捕野生苗种,近1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酷采滥捕以及滩涂围垦,造成土笋的野生资源量锐减,苗种收购成本不断提高。许舒溪为土笋养殖的未来发了愁。
“2015年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收约2000公斤种苗,2016年减少到1000多公斤,2017年日均不到250公斤。现在随着近海资源的减少,能收到的种苗数量也越来越少了,今年一天还收不到25公斤。” 许舒溪说,“当前,我们最需解决的就是种苗繁育的问题,如果不找到破解方法,产业就很难做到良性循环。”
其实,早在2005年,许舒溪的父亲许培金就尝试着进行人工繁殖土笋。当时,他拿出最好的3亩田地,分成若干块。每块放100条性状良好的大土笋。为了照顾好这块田地,他每天抽水放水两次,严格控制盐度和温度,给予最为周到的管理,并坚持五六年不挖。第三年,出现了极少量的小苗,可是第四年,反而没有了。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许氏父子就此气馁,之后的几年里,他们又陆续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引进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模仿滩涂环境进行育苗试验,但无不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到目前为止,我也不记得进行过几次试验了,但只要没有育苗成功,我就不会放弃。”许舒溪笑着说。
土笋苗培育不仅需投入大量的心血,其育种过程也需要高科技的支撑。“目前土笋市场行情非常好,如果突破育苗瓶颈,后续我们就能进一步扩大土笋养殖面,将土笋养殖做大做深,进行品牌化加工。”许舒溪说,“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相关科研机构或专业人士加入我们,帮助我们共同攻克土笋种苗繁育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