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水产品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7月18日,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康福平、总工程师杨兴丽、“四优四化”鲈鱼项目任务负责人王延晖一行来到“四优四化”优质水产品专项核心示范点——邓州市宇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鲈鱼养殖专题调研指导。

该公司有池塘面积550亩,主要养殖大口黑鲈和斑点叉尾,年产优质淡水商品鱼600吨,价值1200万元,出产优质苗种150万尾。在该公司养殖基地的“二早一低一高”养殖模式示范塘,专家组进行了现场打样。经测量,该示范塘的鲈鱼已长到250克/尾左右,体形匀称,长势良好。据了解,该批鱼苗是2月初开始在温棚中进行标粗培育的,从100尾/斤的规格培育到35克/尾后,4月1日转入池塘进行养殖,预计可在中秋节前后上市。

近几年,由于人工配合饲料的突破与推广应用、冷链运输技术的成熟和消费市场的拓展,大口黑鲈的养殖区域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主产区由沿海扩展到内陆,我省2022年大口黑鲈养殖产量达1万吨,相较2021年增长78%。

好模式才能有好效益。大口黑鲈是河南省水产养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质增效的主推品种,我省水产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宜河南省的大口黑鲈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四优四化”优质水产品专项专家组确认“二早一低一高”养殖模式适合在我省进行广泛推广。

“二早一低一高”养殖模式:即早放苗,早上市,低密度和高效益。早放苗就是当年的1月份或2月份引进工厂化鱼苗(2~4克/尾),在温棚中通过不低于22摄氏度的水温中培育大规格鱼种,及时排污、加温、筛选。4月份将鱼苗拉网并计数,放至外塘(土塘为佳)进行成鱼养殖,规格越大,效果越佳;早上市就是将成品鱼上市的时间设定在9至10月份,这时南方商品鱼在北方尚未大批量上市,市场需求量较大,鱼价较高,及时销售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低密度就是放养规格苗(20~50克/尾)2000~2500尾/亩,密度低,生长速度快,上市规格大;高效益就是该模式纯收益率平均在2万元/亩以上。

通过调研,专家组认为,在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同时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绿色健康养殖,加大尾水治理力度,实现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以及尾水、尾渣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二是以经济效益提升为导向,探索效益最大化的鲈鱼养殖模式和精简实用技术;三是河南省大口黑鲈苗种主要从外省引进,本地各育苗场的育苗技术参差不齐,导致总体上育苗成活率普遍较低,优质苗种紧缺,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供应成为河南省大口黑鲈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应在苗种培育技术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下一步,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四优四化”优质水产品专项优势,与示范基地紧密结合,为推进我省鲈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河南日报农村版》,7月25日,08版: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