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名为“学霸必刷题”的教辅书在学生中间引起热烈反响,不少读者反映这套书特别适合备战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使用。据悉,该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学霸君APP联合推出,是国内首本将“互联网大数据”和“名师”相结合的中学教辅类图书。在6月18日~28日预售期间,华东师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和官方微店已有超过3万余订单,由于预售期数量限制,甚至曾一度出现“一书难求”的状况。

如今,传统教育出版单位更多涉足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产品,特别是“互联网+教辅”的模式。据了解,全国的教辅图书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为整个出版行业带来了60%的利润。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很多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带来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应用当前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可以给教辅出版带来一番崭新的变化。

“大数据+教辅”还是一片蓝海

2017年起,部分省市的高考文理分科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3+3”模式。新政策的公布让高考更具“个性化”,同时学生也拥有了更大的学科选择空间,个性化学习更加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关注。

诚如中文在线副总经理李林所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积累、挖掘、有利于教学和学习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精确化的教学支持。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随时诊断反馈,在他们复习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学霸君APP联合推出“学霸必刷题”,虽然还是传统的分学科题库模式,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该书的编写方式。据了解,该书所用试题是依据互联网大数据挑出学生搜索频率较高的题目,在知识板块编写中包括“考点概论”和“高频必刷题”。“考点概论”应用大数据概括了考点地位、考点内容及命题特点;“高频必刷题”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分别提取了初高中数理化共6个门类被搜索次数最多的2500道题。这就相当于提取最大公约数,学生关心的一些共性难题可能也是读者会遇到的,这些题才是真正的必刷题。该丛书中每道高频题都有一个统计数值,这个数值就表示该题在“学霸君APP”的被搜次数。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华师微视”对教辅应用大数据技术做出了初步的尝试。该产品在纸质教辅的基础上,将出版社拥有的教辅资源碎片化、微视频化,积累了一个涵盖不同年级、学科、难度的微视频资源库。利用二维码定位技术,使数百万册优质教辅图书成为互联网入口,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免费提供微视频讲解资源。真正实现基于O2O的书网合一教辅学习解决方案。

同样,百度文库于2015年年底推出了百度教辅书,通过大数据提供学习建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引起了业内人士广泛的关注。据百度文库负责人李小婉表示,百度文库长期探究的“个性化学习领域”,百度教辅书结合百度高考APP,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数据构建的学习模型与考点得分模型进行贯通匹配,为考生提供精准的试题训练,从而进行针对性提高,最终达到“个性化学习”的效果。

据了解,《大数据透视高考》教辅书的个性化学习功能,是通过百度文库的教育大数据模拟实现的。《大数据透视高考》是依托百度文库的教育大数据模拟实现的。百度文库在K12领域,根据每日1600万学生在文库查找的试题、答案和解析所积累的数据,分析得出了试题的难易程度、出题频率等信息;依据860万教师在文库分享、下载文档和查询资料的行为数据,归纳出不同年级、不同地区老师的备课特点以及出卷思路,体现出百度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方面的优势。聚焦到高考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试题的全国错误率、分省错误率、考生分数区间的错误率、对应的知识点及相似试题等相关信息,在与百度APP联动后即可以获得。并且《大数据透视高考》与百度高考APP“我的教辅书”专栏打通,学生既可以在教辅书上做题、又能在在百度高考APP上看题,跟厚重的传统教辅书说再见。

另一种模式如阿凡题先后与小熊图书、龙门书局等多家影响力教辅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阿凡题是一款专为中学生作业答疑定制的手机学习客户端。学生在作业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只需将题目拍照上传,云端自动检索识别,10秒钟内快速返回解题思路和过程讲解。阿凡题投入了巨大的技术、运营和服务成本,专业为教辅合作伙伴的购书用户,免费提供个性化、及时性答疑服务。与阿凡题合作的教辅图书自带通往答疑服务的二维码,图书用户扫码下载APP,有疑问时可以通过如今最流行的“下单”模式,在5秒内找到在线老师,并在5分钟之内得到清晰透彻的解答。

大数据教辅如何适应新一代读者

今天,大量互联网资源迎面向学生扑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进一步紧密结合,“大数据+教辅”这种模式的优势愈发明显。

在传统模式下,产品研发更多来源于策划编辑的经验和所谓市场调研,策划编辑会通过调查问卷、少量教师讨论、与学生互动等方式获得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进而结合编辑自身经验进行产品研发。实际上,以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来看,这样的工作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考虑到成本因素,类似市场调研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样本数量一般很少,而且采样区域也不可能覆盖最广大地区,得到的信息不可能反馈最大多数用户的真实需求。

对于教辅产品而言,基于海量数据的处理,更多的反映在对用户学习行为的分析和理解上。除考试的时点成绩以外,大数据更关心其深层次的内容,诸如用户学习知识点的重复次数、该知识点习题的错题回答次数、教学视频观看的停顿次数及节点、学习中跳过知识点学习的行为等等。诸多数据构建出一个用户的完整学习模型,帮助出版单位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精准定位,更加适合新一代的读者。

基于大数据技术,产品拥有完善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尽可能收集用户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华东师大社编辑钱渊欣谈到,目前“华师微视”上已聚集7000多个微视频,覆盖了6大学科、近70种、110万册图书,用户访问量突破150万。期间,华师大出版社不断丰富微视频图书的品种,进一步将“互联网+教辅”体系完整化。产品上线一年来,获得了学校、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由于“华师微视”全免费增值服务理念,也带动了出版社相关教辅纸质图书的销售。可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样,百度“大数据透视高考”系列图书打造出能力诊断——目标自选——路径有效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都能通过这本互联网化的教辅书得到面对名师般的提分辅导。今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大高考”系列教辅就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将全国卷真题和地方卷真题分开统计分析,在题库中就标明适用于某个地区学生,避免学生盲目和误导,契合教与学的实际需求,上市即引爆市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姜涛则表示,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将挖出其隐藏价值,而这些数据及其隐藏价值将告诉我们学生用户的真实需求——哪些用户对数列的内容关注度比较高,哪些用户对高考前二轮复习的资料需求度旺盛,哪些用户对增加了音视频的图书比较感兴趣,哪些用户对教师的实时在线答疑非常需要。

随着新一代学生互联网使用的愈加普遍,纸质教辅和手机APP联动也成为可以应用的方式。如星火国际传媒集团出品的艾锋手机书,采用手机书、APP、微课、微信、听书结合的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名师视频和定制学习方法。

数据分析就是要把这些海量数据整理出来,进行沉淀、归档。此后,如何统计分析,进一步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核心。大数据教辅产品也是如此,在互联网+教育的概念上,传统教辅出版业需要转型突围,新型技术公司需要进入并进行蛋糕分割,双方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短板。目前更多的技术型公司,也仅仅是处于起步或起始阶段——有了些用户、有了些积累,也有了些原始数据,但真正的数据“应用”尚难窥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