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0日湖北省召开的“一鱼一产业”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洪湖市黄鳝网箱标准化养殖技术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并正式在全省推广。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水域面积6.8万公顷,养殖水面4万公顷,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优势。上世纪90年代,因四大家鱼价格低迷,水产品销量大幅下降,洪湖农民开始尝试在池塘网箱养鳝。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实践,网箱养鳝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模式。2003年,洪湖网箱养殖黄鳝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全国第四批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
据洪湖市水产专家吕代均向记者介绍,网箱养殖初期由于没有养殖经验,缺乏养殖技术,仍按传统的养殖方法,黄鳝鱼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效益低下,农民们又走上了四大家鱼的养殖老路。
为解决农民的养殖技术难题,2003年,洪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始着手制订网箱养殖黄鳝技术规程和相关标准。半年后,《黄鳝网箱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黄鳝鱼苗种培育技术规范》、《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规范及药物使用准则》、《黄鳝的捕捞、暂养和运输技术要求》、《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6个标准相继问世,创造了湖北省制定地方标准之最。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投入近5万元,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近10万字的《黄鳝网箱标准化养殖技术》一书。该书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黄鳝网箱养殖、加工、产品质量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而且解决了平时渔民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通俗易懂,便于掌握,深受农民的喜爱。
2005年6月的一天,洪湖市质量技监局接到沙口镇水口村养殖户打来求助电话,反映该村400口网箱养殖的黄鳝突然患病,不能进食。质量技监局立即组织2名水产专家赶到发病区,对照技术标准迅速组织治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急治疗,到次日早晨,患病的鱼苗才开始吃食。养殖户王泽文说,如果没有质量技监局的技术救治,他们将损失100多万元。
代家场镇秦口村农民汪福庭,2000年第一个在池塘开展网箱养鳝,到今年,他家已由最初的40口网箱发展到200口,年产值达20 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秦口村掀起了网箱养鳝的热潮。全村310户农户就有260户开展了网箱养鳝。全村网箱养鳝达到3万口,预计总产量达900吨,产值23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成为我国黄鳝网箱养殖第一村。
据秦口村网箱养殖黄鳝协会副理事长谢科模介绍,由于按技术标准养殖的鳝鱼质量好,该村的鳝鱼大多成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抢手货,每年有近千吨的鳝鱼销往这些城市。洪湖市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的“冰煮黄鳝丝”、“冰煮黄鳝片”、“整只黄鳝”等产品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际市场,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据记者了解,今年洪湖市网箱养殖黄鳝示范区面积已达0.2万公顷,网箱6万口,总产量可望突破1800吨,总产值达5400万元。据有关专家综合测算,示范区养殖户人均将增收340元以上,年人均增收率达到30%。
网箱养鳝的巨大效应,引发了一场水产革命。湖北省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一鱼一产业”的水产发展战略,至今已发展成八大产业。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大省纷纷派代表参观学习,使网箱养殖黄鳝逐渐发展成湖北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