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皮革_种养致富_种植绿草皮 致富

托起边疆繁荣发展的“幸福线”

—— 感受某部交通三支队“天路守卫者”的

伟大与艰辛

40年改革激荡,40年春华秋实。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种养致富_致富皮革_种植绿草皮 致富

川藏、新藏公路,横跨四川、西藏、新疆三个大省(自治区),蜿蜒在雪域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灾害最多、路况最险的两条公路。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在困难重重的筑路征程中,某部交通三支队是这项历史工程的主力军。多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新藏公路的过程中,一代代部队官兵大力弘扬和践行习主席提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了这片热土之上,让川藏、新藏公路成了民族团结之路、文明进步之路、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深秋,记者驱车上路,亲身体验“天路守卫者”的伟大与艰辛,感知“两路”精神的宏伟与豪迈。如今,路通百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扣在这片土地上的诸如“封闭、落后”等帽子,到了该扔掉的时候。

01

从18军修建的铁索桥到今天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从骆驼、牦牛缓缓移动到今天物流货车飞驰而过,从“走不出大山”到旅游大巴穿梭在高原画廊——架起“幸福金桥”

种植绿草皮 致富_致富皮革_种养致富

“峭壁上这句残缺的‘怒江不算天险,英雄战胜自然’,就是18军162团官兵修筑川藏公路怒江大桥时留下的。”重庆籍老兵李志坚回忆,18军当年修建的第一代桥是一座钢架铁索桥,第二代桥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能够承重40吨,这一桥梁的竣工,为西藏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西藏的交通建设越来越重视。”该支队支队长陈军说:“预计今年建成通车的第三代怒江大桥,桥长160米、宽10米,设计速度40km/h,汽车荷载设计为公路1级,桥梁上部为三跨预应力连续箱梁混凝土结构,两端边跨箱梁为现浇混凝土,届时将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求。”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海拔4300多米的嘎隆拉山半山处,冰雪封锁的世界里,一条隧道从记者脚下向雪山腹中挺进……支队官兵在与世隔绝的高原地区,克服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等种种困难,于2010年12月将长达3310米的隧道贯通。

“这条隧道的贯通,使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该支队工程技术科科长王锐说。

过去墨脱物价之高,令外来者大跌眼镜:10多年前,这里一瓶啤酒20元,一个鸡蛋3元。如今得益于嘎隆拉隧道的通车,这里的物价与外界相差无几。县城里餐厅、酒吧、网吧、超市林立。门巴族、珞巴族一栋栋用木瓦、石板或茅草盖顶的吊脚楼,正悄悄退出当地人的生活。

今日的墨脱,是西藏发展变化的缩影。支队工程师布琼告诉记者:1951年,新中国动用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骆驼和牦牛向西藏运送物资,途中平均每公里要倒下10余头……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青藏公路总长4360公里,10多万藏汉军民历时5年,挖石填土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余座,3000名英烈捐躯高原,创造了筑路史上的奇迹。

时至今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95%的物资、支援西藏的重点工程和援建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大型设备,都是通过公路运进西藏。

“骑行新藏线,堪比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虽然这是“驴友”对新藏线新疆段的生动描述,但也客观地反映了其海拔之高,更反映了新藏线新疆段的条件之苦、路况之险。

2015年该支队接养新藏线新疆段后,官兵们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达坂上,克服严寒、缺氧带来的种种不适,现场勘察、讨论研究、制定方案,对地基沉降、塌方路段、搓板路段等进行全面整治。炎炎烈日下,如同针扎一般的超强紫外线,晒得官兵们根本找不到藏身之处。有的战士强忍着穿起迷彩外套,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全身;怕热的小伙子挽起袖子干,暴露在外面的是掉过几层皮的手臂,脸上暗黑的高原红斑比老黄瓜的丝纹更难看,嘴上裂开的一道道口子,稍不注意就鲜血直流。

若是暴雨突然来临,无论是上午还是中午,气温都会骤然下降,甚至还会出现雨夹雪的情况,完全给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奋战在路上的官兵们为了避雨,多数情况下只能穿着大衣挤在车厢里,因为好些路段方圆几十公里都找不到人家。大雨过后,边沟里又冲刷进很多泥泞和石头,遇上碱性较重的泥土,浸透在官兵们的伤口里,犹如刀割般疼痛。在山谷低洼处积水积泥多的路段,官兵们除了眼睛和鼻子浑身上下几乎全是泥,纯粹就是一个“活泥人”。

“改建后的新藏公路新疆段,运输能力翻了5倍。”该支队政治工作部主任张建平说,支队接养新藏线新疆境内700多公里路段后,专门利用40天时间,切割了近2万平方米破损沥青路面,对坑槽、沉降路段回填了2.5万余立方米土方料,增设了700多根轮廓标和护桩。如今,驱车行驶在这段路上,满载物资和生活用品的物流货车飞驰而过;各族群众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往来穿梭,雪域高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通车给西藏、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仍在继续:祖辈赖以为生的“背夫们”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一些地区已对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边疆生态保护县、特色精品旅游县、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县陆续出现,雪域高原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多元,在边疆各族人民心中,公路已成为雪域高原连接祖国腹地的“幸福金桥”。

02

读懂天路上“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探索出12项高原公路养护科研成果,卫星通信车、无人侦察机、生命探测仪成为高原人民的守护神——打造“平安大道”

种植绿草皮 致富_致富皮革_种养致富

支队官兵护路的历史,既是牺牲奉献的历史,也是向科技要战斗力的历史,他们把高昂的士气干劲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成为与恶劣环境斗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

为攻克冻土翻浆、路基沉陷等高原公路病害难题,掌握灾害发生规律,支队攻关小组坚持野外作业,爬冰川、趟冰河、攀悬崖,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探索出“石槛技术治理山体滑坡”“梯级消能原理防治雪崩”等12项科研成果。该支队副支队长王世鹏说,一茬茬官兵始终牢记强军目标,使养管的2800多公里川藏、新藏线路基平均拓宽1.8米,全线行车时速平均提高30公里,车辆事故率下降40%。

支队养管路段最高海拔5300多米,最大海拔落差4000米,雪崩、泥石流、塌方等灾害三天两头光顾,是“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尤其是从芒康县金沙江大桥到林芝东久桥的782.5公里川藏线,过往司机无不“谈路色变”。如今这里由过去的年平均通车时间不足半年延长到11个月以上,日车流量由过去的40余台提高到1000多台,并创造了连续22年无长时间断通的纪录。

谈起川藏、新藏线今昔变化,担负抢险保通任务的支队官兵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源于国家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强军目标的指引下,推动了支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了支队道路养护能力的稳步提高。

“支队养管路段平均每年发生各类自然灾害500余次,其中土石方量超过1万立方米的约占5%,5000至1万立方米的约占20%,1000至5000立方米的约占30%。”支队政委李向华说,“过去遇到突发灾害,官兵们用的都是破旧的老机械,抢险保通效率很低,每次战斗下来,不仅时间长,体力消耗也很大。”

近年来,支队针对机械装备不能满足日常抢险保通需要的实际,努力在提高装备科技含量和系统配套上下功夫,采购了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良、门类齐全的推、挖、装、运、吊、钻、爆等装备。如今,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达85%以上,日常养护效率提高了75%,灾害抢通效率提高了77%。

“过去不仅养护装备跟不上,而且通信方式落后,管控基本靠走,对话基本靠吼。”支队养护十六中队四级警士长白刚回忆道。在参与“动中通”通信指挥车建设过程中,如何与武警部队实现兼容,成了摆在通信兵任清建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重重困难,他赶到北京“取经”。在采访中他说:“这台车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兼容,在应急救援一线,就没法将音视频向上级传输,只能在支队内部‘自娱自乐’。”

战友们看他异常辛苦,劝他回去休息会儿,别累垮了身体。可是面对与“鑫诺5号”卫星对接、水平发射和垂直接收、宽窄带保密机等技术难题还未破解的情况,任清建十分执着地说:“任务完不成,吃饭睡觉都不踏实。”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支队“动中通”通信车与武警部队成功实现兼容,顺利与“鑫诺5号”卫星对接。

几年来,就是凭借这样的精神,支队建成了集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于一体的多功能“动中通”通信指挥车,机关与基层部队查勤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顺利实现对接,资源配置科学、网络联通三级、现场全程透明的信息化建设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实现了养管路段通信联络无盲区,还达到了任务现场可视化、指挥控制实时化的目标,一支编制科学、装备精良、技术过硬、反应迅捷、能打胜仗的交通劲旅在祖国边疆虎虎生威。

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发生后,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上百间民房倒塌,交通、通信、电力彻底瘫痪,与外界完全失联。支队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出动卫星通信车、无人侦察机、生命探测仪、医疗车、淋浴车、炊事车,以及各类大型机械装备上百台套,全力抢通损毁道路,经过3个昼夜的艰苦奋战,于4月28日18时结束了樟木镇的“孤岛”状态,为6000名群众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

扎根高原建功立业,作为新时代护路兵,他们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近年来,支队在担负川藏、新藏线公路养护保通任务的同时,还出色完成了日土冰崩、深圳特大滑坡、海通沟特大山洪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行动,先后解救车辆2000余台次,营救受困群众上万余人次,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0多亿元。

03

既救援又帮困,资助10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将3800米水稻灌渠铺设在澜沧江大峡谷,在高原之巅为藏族群众修建一座水库——甩掉“贫困帽子”

致富皮革_种植绿草皮 致富_种养致富

“2016年我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顺利考入了梦想的大学,担忧的是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拿不出钱来供我和姐姐上大学。后来交通三支队向我和姐姐伸出援助之手,我十分感谢武警叔叔对我们的帮助……”新疆叶城柯克亚乡受助大学生麦麦提·那扎买提谈起就读大学的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该支队接养川藏、新藏线以来,与沿线20多所学校建立了共建关系,先后资助1000多名学生读完小学,帮助2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捐资助学,扶贫帮困。27岁的藏族小伙子扎西的命运与川藏线和支队官兵有着解不开的情缘。在扎西成长岁月的关键点上,是支队官兵的及时资助,使他免于辍学。得以继续就读的扎西后来上了初中、技校。他回忆说,8岁那年,他跟着叔父坐拖拉机去70公里外的林场拉木材,一大早从家里出发,一路走便道、趟急流,颠簸得翻江倒海,几次差点从拖拉机上摔下来。一趟下来,跑了整整15个小时,夜里10点多才回到家。

短短十几年,川藏换新颜。世代居住在川藏公路沿线的扎西的祖辈们,以前走一趟川藏线,需要靠牦牛、骡马、拖拉机翻山越岭十几天,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险。以前人见人愁、满是翻浆沟壑,全线只有100多公里沥青路的川藏公路,历经部队官兵的建设、养护,如今已发展成黑色化率达90%以上、具有现代气息的高原生态路、旅游线。川藏线路基拓宽了、速度提升了、安全系数高了,成为高山峡谷里的“高速路”。富裕起来的扎西购置了一辆本田私家车,穿行在川藏线上,当日可以跑上千里。他目睹了高原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川藏沿线的巨大变迁,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憧憬。

卡达村、通木村、索通村曾是川藏公路沿线最贫困的乡村。近年来,支队官兵不断奋战,为4个村义务修路40余公里,平整场地3万多平方米,彻底圆了驻地父老乡亲“把车开到家门口”的梦。在道路修通的那一天,村民们纷纷向筑路官兵敬献哈达,还唱起自己改编的藏歌:“是谁为咱修公路,是谁帮咱架桥梁,是亲人武警交通兵……”

为把扶贫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支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藏族群众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的生活。

今年8月至9月,支队在波密县巴卡村开展精准扶贫,对该村草湖自然区与318国道之间5.5公里道路进行改扩建,并架设了一座钢架桥,彻底改变了巴卡村交通落后的面貌。据波密县委预估,以后该村300亩农田将实现机械化耕种,景区客流量将增长200%以上,村民人均收入将大幅提高。

西藏阿里高原土质贫瘠,绝大部分土地都已沙化,极不适宜种植蔬菜,村民吃的蔬菜绝大部分都是从新疆等地输送。为了帮助阿里人民实现吃新鲜蔬菜的梦想,支队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开垦了30多亩地,建立了试验基地,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向农牧民传授大棚种植技术,帮助村民种植大棚蔬菜20亩,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养护十九中队驻地如美镇地处澜沧江峡谷,中队官兵为村里铺设了3800米的灌溉渠,手把手帮村民种水稻,生产的“如美”大米以无污染畅销各地,成为群众致富的“金蛋蛋”;养护十八中队官兵用双手、铁锹、钢钎施工,帮助左贡县来达村建起一座水库,全村300亩青稞因干旱减产甚至绝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多年来,支队官兵先后与30多个自然村结成帮扶对子,让500多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他们被驻地群众亲切地称赞为“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种养致富_致富皮革_种植绿草皮 致富

如今踏访川藏、新藏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绿草,是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是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道路,构成了一幅美丽、繁忙的川藏线壮丽图景。道路沿线,一栋栋砖木结构、崭新亮丽的楼房错落有致。夜晚,万家灯火通明,宛如天上的繁星,各族群众愉悦地跳起欢快的锅庄舞。看着眼前的景象,记者不禁想,三支队官兵多年来战天斗地、爬冰卧雪,用青春和汗水维护着“生命线”的畅通,换来了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这是何等的光荣、何等的自豪、何等的了不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