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

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寻甸县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举全县之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解决学生所需、家长所盼、学校所思,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大事落地见效,在致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征程上大步向前。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教育,背负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围绕“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目标,寻甸县筑基提质、聚力赋能、做优建强,努力让教师成长路径鲜明,理想课堂百花齐放,优秀课程硕果累累,家长满意学生成才。

困境

好学生留不住

好老师不愿来

教学质量提升面临诸多瓶颈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反思与建议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寻甸县幼儿园户外活动课动手动脑趣味多

“对标国家和省、市工作要求,寻甸县教育发展太慢。”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加之省、市一级优质学校“虹吸效应”和新课程对育人方式提出新挑战,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偏远县区来说,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难度更大。

“全县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名师不多,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教育管理机制亟待改进,特别是高中教育质量长期处于全市低位,全体教育人要立即警醒起来!”2022年10月14日,在寻甸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县委书记高宇明毫不避讳地说。

对比周边县区,寻甸教育发展底子太薄。目前,全县教育发展仍然不充分、均衡水平不高,城区学前、小学学位缺口大,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2022年,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4%,中小学校、幼儿园“城挤、乡弱、村空”问题较为突出,“择校”“择班”“择师”已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初中毕业排名前300的学生,有一半多流失到县外普通高中学校就读,优质生源流失甚至延伸到了义务教育小升初阶段。在关注度最高的高考上,本科上线率从2016年的56.13%连续下降至2020年的33.81%,一本上线率从2016年的8.13%连续下降至2020年的4.96%,高中教学质量陷入低谷。

“寻甸教育到底会不会有起色?”“教育队伍究竟行不行?”“相关职能部门能不能把教育抓起来?”寻甸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连串的追问,让台下的寻甸教育人面色凝重,深思事关教育未来发展、千万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问题该怎么作答。

拐点

在自我剖析中惊醒起来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办教育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反思与建议

仁德四小的学生在上美术课

“教育要改革,就要瞄准痛点、敢碰难点,搞好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寻甸县委、县政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2022年5月以来,多个以教育为核心议题的会议陆续召开:5月20日,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七次集中学习会上,与会人员对如何扭转教育局面进行探讨;6月28日,全县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座谈会召开,研究制定《寻甸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6月30日,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代表座谈会,专门听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如此紧锣密鼓地交流、探讨,释放出一个信号——全县上下齐抓教育的氛围正在形成,寻甸教育正在转变。

2022年8月24日,新学期开学之际,在全县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大讲坛上,高宇明现场授课,以此提振寻甸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逆袭翻盘的信心。

优质生源流失、社会信心缺失、教师动力迷失“三个痛点”如何解决?寻甸县整治“教育痼疾”下猛药,以“一个规划”起跑、“两个模式”助跑、“三个举措”领跑,推动全县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出台《寻甸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细化全面育人、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等7项指标任务,形成27个项目清单,通过强化考核、教师培养、落实奖惩等举措,真正形成“一盘棋”齐抓教育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为引领,让先进理念在寻甸生根发芽。在高中学校开办初中班,让优质生源留在寻甸,让全县教育人在自我加压中行动起来,同时以党建引领激活力、名校长引领添动力、名校引领聚合力。今年6月,寻甸县先试先行,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选派156名党员干部到全县156所中小学校担任第一书记,表明了教育追赶的姿态、追赶的速度和追赶的决心。此外,寻甸县聘请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校长”陈金河为寻甸县教育高质量发展顾问,引进省级“中小学名校长”毕昌友担任寻甸县第一中学校长,向管理要效益,提升教学质量;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与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签约,领办寻甸县第三中学,通过“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一长带多长”“一师带多师”,实现高中办学水平整体提高。

突围

经历低谷到峰回路转

在自我提升中奔跑起来

引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反思与建议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仁德四小的学生在足球场上运动锻炼

不等待、不观望,面对困境不“躺平”,而是要在改革发展中赢得主动。

寻甸县在“真”上下功夫、在“实”上做文章,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021年开始,全县教学质量回升;2023年高考,寻甸学子不负众望,一本上线率10.38%,本科上线率50.47%,全县教育触底反弹。

近年来,寻甸县花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办学实力:全县“一村一幼”覆盖率98.29%,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7.56%;建成市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8所、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1所、省一级三等高中2所、省二级一等高中1所,引进民办高中1所;投资2200万元新建县幼儿园北观分园,并启动县幼儿园东城园规划建设;新增公办学位700个,在县内3所公办高中学校增设600个初中学位。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寻甸县解难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对160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工作岗位调整;推进基础教育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三名工程”,以“四建”及“四研”为导向,辐射带动全县学校治理、班集体建设;教育系统设置学前、小学、初中、高中4条赛道,每学期组织开展“当好排头兵——教师教学大比武技能大竞赛”活动,打造一批示范课堂;推进“1+N”办学模式,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组建6个教育集团。

最近,仁德第一小学收到一个好消息:五年级的马臣淏同学成功进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无人机大赛决赛。在“双减”背景下,仁德第一小学以“五育并举”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怎样育人”“提升育人质量”新路径。去年底,仁德第一小学成功创建为全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校长任涛说:“最近几年,‘新’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词,教育管理有新变革,教师思想有新变动,学生发展有新质变。”

“教育是热点问题,我们回应好了,老百姓就会满意和认同。”在金所中学校长张卫强看来,老师是一份职业荣誉感很高的职业。在县委、县政府行之有效的改革之下,金所中学两年内新进12名免费师范生,配齐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结构。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帮扶力量,学校课后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对学生的细管厚爱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今年中考,全校600分以上的学生有85人。

寻甸教育的创新实践,让好成绩、高质量不再是城区学校的专利,各所学校快速发展,让寻甸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在高位推动、党政齐抓、上下齐心的努力下,寻甸县创造了区域教育在短时间内跨越式发展的范例,营造了党委及政府倚重教育、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教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引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反思与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采取线上线下“双师”授课模式

我们看见

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

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

去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寻甸实验班开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高志伟成了班里的一员。高一下学期时,高志伟已经有很明确的目标——冲击清华大学。

高志伟之所以目标明确,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有学校为他们提供的最强教师团——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带头部署,全程指导实验班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李政涛教授领衔。实验班引入与云南教学背景相似的成都七中教学资源,通过“同步课堂”与学校骨干教师一起推进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

“最开始上网课很不适应,特别是英语课,老师全英文讲课,班里的同学大都跟不上。”很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学生当起了“小老师”,每周给学生加练英语听说能力。

合力之下,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像叶艳琼一样的老师。课前,老师会提前拿到课件,拆解课堂内容并划出重点,利用晚自习时间和学生一起预习。“跟完一堂课,我自己都觉得收获很多,比如课程导入方式、知识点的衔接等。”叶艳琼说。

实验班的学生来自全县17个乡镇,华东师范大学邀请在世界各国游学的教授远程为学生开启“世界巡游讲座”,希望身处偏远地区的他们能在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最动人的岁月里,用最努力的付出换来精彩人生。

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

跨越山海 照亮未来

黄超然是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的一员,负责仁德四小四年级的数学课,也是班级副班主任,每天不仅要做好数学老师的本职工作,每月有几个周末还要去青少年科技馆当讲解员。“这样的日子很充实,特别是讲解科学实验时学生好奇的眼神,让我觉得这次经历很值得。”黄超然说。

从2017年起,华东理工大学每年派7名学生到寻甸支教,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素质教育,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研支团的学生自发成立科普服务队,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开展机器人课堂、VR实践、科普实验室、科学游园会等兴趣活动,打造学生兴趣社团;3年来,从花博会到进博会,先后有5届研支团成员利用参与大型国际博览会志愿服务的空闲时间,为远在寻甸的孩子组织“云观展”;在华东理工大学援建的青少年科技馆里,VR互动平台、数字化体验交互机等设备以及志愿者绘声绘色地讲解,让乡村小学的孩子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生活……

一年的支教能改变的东西少之又少,但这群乐于奉献的年轻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传递温暖、传递知识,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

也许,这就是支教的意义: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让一群人去影响另一群人。

老师们说

采用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唯一途径

寻甸县第一中学校长 毕昌友

“工作上讲原则,生活中讲感情”“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把规定的所有事做到极致”,这一直是我的工作态度,也是办学理念,因为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从平凡跨向了卓越。

在现有的基础上,寻甸县高中教学质量要有更大提高,我认为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超越知识本身,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

近几年,我研究总结出的“七步教学法”,在昆一中度假区分校(金岸中学)实践后取得巨大成功。这一教学方法真正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适应新高考。

现在是寻甸教育最好的发展时期

寻甸县民族中学教师 黄绎樽

到寻甸县民族中学工作已经10余年,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感受到现在就是寻甸教育最好的发展时期。近年来,无论是老师、家长、学生,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感受到县委、县政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发力。

寻甸县民族中学在“三新”背景下,紧盯“理想信念、生涯规划、习惯养成、意志品质、核心素养、卓越教育”六大目标,聚焦“润德、启智、铸魂、健体、自强”,在“育分”中“育人”、在“育人”中“育分”。全校教师用真心真情和激情挥洒着“育满园桃李”的汗水,学生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不负韶华,在寻甸这片热土上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