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bnytxc@163.com
走进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只见一方方鳝鱼养殖池塘连片成方,连绵数里,一排排铺满水草的网箱密密麻麻,蔚为壮观,江汉平原别具一格的田园乡村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在先锋村村委会旁边,是占地40多亩的先锋黄鳝交易市场。“每天来自全国的商贩都会来这买卖黄鳝,最高峰时一天向全国发售黄鳝40万斤,年交易额超6亿元”,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朱传宝颇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交易额、发售量,直接影响华东乃至全国市场黄鳝价格,成为黄鳝价格走势的风向标。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从这里发布。”
一个村的交易市场何以成为全国业内定价的参考基准?记者带着疑问在村里探寻答案。
村民从养殖基地收获黄鳝
壮规模:让产业发展根基更深
先锋村的黄鳝养殖历史,还要追溯到1998年。
当时,为了村子的发展,时任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陈江启总结以往稻田掩土养殖黄鳝经验,带头在养殖池塘里悬挂了60口网箱,探索尝试无土网箱养殖黄鳝。
程云俊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动员大家养黄鳝,村委会为村民垫资买网箱。最开始自己家养了五口网箱,7月份进的鳝鱼苗,到10月份就卖了,赚了三四千块钱。3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这在20多年前是笔不小的收入。第二年,程云俊就扩大了养殖规模,网箱从五口增加到六十口。截至目前,程云俊家的养鳝网箱增加到五百口。“一年赚个二十多万挺满意的,现在不忙的时候都出去旅游”,程云俊乐呵呵地说。
眼瞅着养黄鳝能挣钱,村民们纷纷加入到黄鳝养殖行列。但盲目跟风扩张,导致鳝苗供应环节出了问题,苗种价格暴涨、苗种质量陡降,一度让一些养殖户亏了钱。
“过去,黄鳝苗种都是靠野外捕捞,野生苗种运进来的时候质量没有保障,存活率不高”,朱传宝回忆道,“后来,市里、镇里非常重视,主动邀请院校,特别是长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给我们做技术支撑,解决了种苗繁育的问题。”
近年来,先锋村的黄鳝产业步入了稳健发展的轨道,被誉为“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朱传宝介绍,2003年,全村几乎家家挖鱼塘、户户挂网箱。现在村里520户农户,有485户在养鳝鱼,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万元。全村鳝鱼养殖面积是4500亩,再加上在外村租赁的3000亩水面,一共养了7500亩。不少养殖户纷纷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资金抱团,技术共享。
陈志彬是仙桃市志彬水产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从2007年开始养鳝鱼,前年花100多万元建了新房。这套四合院小别墅红瓦黄墙,宽阔的院落里铺满草坪。除了养黄鳝,他还卖黄鳝苗种,销售饲料、鱼药、蚯蚓和出租温棚。在他带领下,村里20多人加入合作社,养鳝、卖鳝,大伙一起把黄鳝产业干得有声有色。“社员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多的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元。”
先锋村鳝鱼产业的成功,拉动了张沟镇、仙桃市乃至湖北省养鳝产业快速发展,创下了“全国养鳝看湖北、湖北养鳝看张沟、张沟养鳝看先锋”的美誉。
据仙桃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斌介绍,仙桃市黄鳝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网箱210多万口,年产黄鳝7.2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2%。仅在张沟镇,就有养殖面积5万多亩、100多万口网箱,全镇70%的农业人口从事黄鳝产业链各环节。仙桃获得“全国黄鳝之都”称号,“仙桃黄鳝”“张沟黄鳝”双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张沟镇被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还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优服务:让产业发展后劲更足
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每天凌晨5点,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已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始建于2001年,经历4次改扩建,2020年进行了改造升级,现占地40亩,其中主交易区6000多平方米,拥有1栋结算大楼和44间商铺。
据了解,来自全国的30多个商贩住在村里“买先锋、卖全国”,最高峰时一天向全国发售黄鳝40万斤,每天交易量占到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鳝交易市场,辐射仙桃及洪湖、监利、潜江等地2000余养殖户。
正是因为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形成的批量规模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和仙桃市发展改革委去年联合启动发布“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旨在客观反映仙桃市黄鳝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走势,为国内黄鳝产业从业者和市场消费者提供重要价格信息。
“每天早晨8点,我们市场基于当天的供求情况和交易情况,向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报送当天价格信息,作为业内黄鳝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朱传宝介绍。
桂爱春是第一批进驻市场的商铺老板。“市场一开,我就过来了。刚开始是手磅,后来电子磅,现在改成网络磅,”桂爱春介绍,“现在只要双方谈好价格,黄鳝过磅,数据随即传输到后台,市场就把账给养殖户结了,我们的账再跟市场结,一笔交易几分钟就完成了。这样简便高效,也公平公正,都蛮认可。”
“这相当于给我们装了一把‘科技秤’。”朱传宝笑着对记者说,“放在以前,黄鳝过磅后,养殖户需要核对手写的交易单,一天所有的交易完成后,村会计轧账无误,第三天才能凭单据领款。”有一次会计不小心将“+”“-”符号看错,清账时少了1000块钱,几个会计清了两天两夜才将账目弄清楚。
这套智慧交易结算系统是2021年湖北省建设银行投入80万元建成的,既保障交易资金安全,又能为养殖户和商户提供无抵押贷款信用记录。自先锋村黄鳝交易市场搭建智慧交易结算系统以来,累计实现交易2.8万笔,涉及金额6亿多元,为500余户鳝农投放贷款1.3亿元。
如此大的交易量,卖到了全国各地,如何确保黄鳝品质?为此,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去年新建了黄鳝检测中心。在交易时节,技术人员每天对进入大市场的黄鳝、泥鳅等水产品进行快速抽检并留样备查,检测结果当日进行公示,并发放检测合格单,一旦发现超标品种立即拦停并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确保不让一个问题产品流向市场,以数字化平台实现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村里收取交易额8‰作为服务费,这是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朱传宝介绍,围绕市场,还配套建了冷库和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兴产业、建市场、强服务,先锋村不断壮大养鳝产业规模和市场,市场交易额逐年攀升:2005年1.5亿元,2018年3.8亿元,2019年近5亿元,2022年超6亿元。水涨船高,如今,村集体每年收入300多万元。
拓链条:让产业发展价值更大
走进先锋村鳝食馆,只见菊花鳝鱼、四喜鳝鱼丸、孜然鳝串等鳝鱼预制菜琳琅满目,香辣鳝片小零食、鳝鱼粉等休闲食品也让人大开眼界。
近年来,仙桃市积极延伸鳝鱼产业链条,大力引进、培育、壮大黄鳝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竞争力。
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克勤,2019年底就在家乡张沟镇建起了加工厂,并牵头设计了专门的黄鳝宰杀机器。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鳝鱼丝在当地大受欢迎。随后几年,他的黄鳝产品从初加工走向深加工生产,现如今不仅有黄鳝冻品,还尝试开发了小炒鳝丝预制菜、香辣鳝片小零食等产品。杨克勤告诉记者,这些产品都供不应求,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公司产值可达3亿元。
先锋村也再次走在鳝鱼产业发展的潮头。朱传宝告诉记者,先锋村联合食品加工企业顾大嫂食品公司,推出的一款鳝鱼粉,还原江汉平原老街鳝鱼粉的味道,食材选用的是最优质的生态黄鳝,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朱传宝介绍,先锋村鳝鱼产业链非常齐全,包括种苗繁育以及配套产品供应,像饲料、网箱、红丝虫、蚯蚓,基本上到达田间地头,现在还有电商平台,主要运营鳝鱼产业链,包括(冷鲜)鳝鱼、鳝丝等产品。这两年,先锋村还打造出“网箱养鳝景观+稻鳝农事”体验,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从卖活鱼到卖鳝丝到卖体验,先锋村快速引领着这样的发展变化,让先锋鳝奔向更大市场、创造更大价值。
一花独放不是春。先锋村的鳝鱼发展,是仙桃鳝鱼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条鱼”贯穿整个仙桃市,从张沟镇到西流河镇,30公里的黄鳝产业示范带已经形成,一批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纷纷崛起。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黄鳝产地交易市场、全国最大的苗种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黄鳝物流中心、全国最大的黄鳝加工集群、全国最大的网箱供应企业、全国最大的黄鳝饲料生产企业,黄鳝饲料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
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加速转变。在养殖端,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力工厂化繁育,黄鳝苗种繁育“卡脖子”问题被突破,稻虾鳝、鳝螺等一批综合高效种养模式逐步推广;在加工端,允泰坊食品、顾大嫂等企业,推出藤椒鳝片、烧烤鳝段、仙桃鳝鱼粉等系列产品,同时引导企业进军黄鳝医用、保健领域,放大产业质效。
一条集黄鳝苗种繁育、生态养殖、交易物流、养殖材料生产、饲料加工、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在仙桃生根开花,黄鳝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已超50亿元,正加快向百亿级产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