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付永奇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鹿邑县蒲公英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人头攒动、笑声朗朗,一片繁忙景象。数十名村民一人一把镰刀、一块布单,一字儿排开,忙而有序地收割着绿油油的蒲公英鲜叶。
“蒲公英浑身都是宝,花和叶能炒茶,能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作中药材,种子也可以卖钱。种一次能收三年,一年可收鲜叶七次,管理简单、省事!”站在地头察看鲜叶质量的鹿邑县赵慧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位红旗说。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甘寒清解、苦以开泄、消肿利尿、清热解毒等功能,被誉为草药皇后。记者走进田地里仔细观察,鹿邑蒲公英叶深绿色呈倒披针形,边缘锯齿状,顶端裂片较大,茎叶折断有乳白色汁液。根
呈圆锥状,表面棕褐色,有皱缩,有白须。位红旗拿着一棵拔出的蒲公英边展示根部边说:“现代科学实验表明,蒲公英富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在抗菌、抗肿瘤等方面有特殊作用。”
“鹿邑蒲公英是我市2020年获认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地理环境适宜、种植面积大、产品质量优、标准化种植水平高等因素,从众多申报农产品中脱颖而出。它的独特品质来源于鹿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杨玉慧谈起鹿邑蒲公英的认证过程非常自豪。
鹿邑县位于黄淮平原,涡河中游。县域内土壤为沙壤土和两合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良好;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缘,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属于弱碱性、碱性,非常适合蒲公英生长。
从鹿邑县志记载来看,鹿邑蒲公英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全县大多地方都有种植。1983年,鹿邑县开始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改为一年采收5~7茬,在优化提升蒲公英品质的同时,也保证了冬季蒲公英鲜叶的供应。“经农业农村部门检测,鹿邑蒲公英的钾、铁等含量均明显优于其他地方蒲公英的含量。”鹿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小柳介绍说。
鹿邑县以杨湖口镇为中心种植鹿邑蒲公英3万多亩,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之一,在蒲公英的育种、加工、销售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鹿邑蒲公英能大面积种植,和距离安徽省亳州市较近有一定关系。”鹿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群说。
亳州,东汉“神医”华佗故里,被誉为世界中医药之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医药产业规模接近两千亿元。鹿邑县虽然属于周口市管辖,但是距离周口市有100公里车程,距离亳州市仅30公里左右车程,是距离亳州市最近的县城。长期以来,两地交流密切,尤其亳州开通高铁后,鹿邑人到亳州乘车、经商的越来越多。
“我们合作社有5户社员,流转土地600多亩,全都种植蒲公英,鲜叶、种子、根等产品大部分都是通过亳州中药材市场销售的。”位红旗拿出一盒蒲公英茶说,这两年他们也开始尝试蒲公英深加工,只是规模还比较小,许多订单来自亳州。位红旗今年33岁,鹿邑县杨湖口镇人,少年离家,打过工,开过货车,25岁返乡开始种植蒲公英。他今年种植200亩,一亩地毛收入七八千元,纯收入过百万元,不仅还完前几年的外债,还和其他社员合资一起新上一条茶叶生产线。这几年,他每年雇用附近村民100多人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支付工资10多万元。
在鹿邑县,像位红旗这样的以蒲公英种植加工为主的合作社或公司有近百家,其中有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0多家合作社、20多个百亩以上的种植基地。这些公司和合作社各尽其能,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蒲公英生产全产业链条。
小小蒲公英,开出致富花。鹿邑县因势利导,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使鹿邑蒲公英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升。
2019年8月,鹿邑县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之一。2020年,该县投资1亿多元,创建鹿邑县蒲公英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以杨湖口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全县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蒲公英叶茶、根茶,蒲公英粉、蒲公英面条、蒲公英糖等产品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先后培育出“绿圣嘉”“老子养生茶”等多个品牌商标。
该县还通过政府引导、企业铺路、规范经营、抱团发展,以“种植基地景区化、农旅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打造集观赏蒲公英花海、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品尝蒲公英菜系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逐渐形成数十个上百亩的现代农场式蒲公英种植基
地,兴起数十家蒲公英茶加工企业。他们结合乡村振兴,在蒲公英种植基地建成10余个“观光农业园”,通过每年举办“老子故里蒲公英花节”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游览。目前,该县成功举办3届“老子故里蒲公英花节”,吸引游客数十万人,带火了当地的农家乐生意,让当地群众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喜悦。
万亩蒲公英竞相绽放,一眼望不到边,花开鲜艳,混合着淡淡微香,在春日绽放出独特清新。鹿邑县这幅徐徐展开的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精美画卷正向大家发出邀请:约吧!明年4月,“老子故里蒲公英花节”!①6
采访札记
做强地标产品 打造品牌农业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付永奇
在采写我市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时,记者深深感到,用足用活地理标志农产品荣誉称号,做大做强每一个地标产品,是我市打造品牌农业,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农业强市的重要抓手。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3454个,我省有278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
一方水土养一方物。我市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培育出一批有独特属性的农产品,具有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先天优势”。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是同类中的“王者”,在全国享有盛誉;扶沟辣椒、扶沟西瓜、鹿邑芹菜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郸城红薯制品、黄泛区黄金梨等出口国外;鹿邑蒲英花节已经举办三届,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地标产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农业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凡是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品牌都做得比较好。如东北大米、新疆哈密瓜、阳澄湖大闸蟹等,声名远播,畅销全国;宁夏盐池滩羊对全县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这些地方用地理标志产品赋能农业发展,将地理标志资源、企业资源、农户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让产品不断在国内外市场大放异彩。
和外地知名地标农产品发展相比,我们在做强地标农产品、打造品牌农业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要优化产业布局,明晰地标农产品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讲好地理标志农产品故事,利用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推动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要大力培养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给这些产品提供远走高飞的平台。
产品开发升级没有终点。地标农产品影响力越大,农业品牌就会越亮,距离农业强市的目标就会越近。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