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海拔1000多米的南江县高桥镇桅杆村,梯田层层叠叠,2000余亩金银花从河谷一路向上攀爬,村民们正忙着进行冬季管护,再过5个月,将进入金银花采收期。
离开桅杆村,沿着宽阔的主干道一路南下,山林里不时传出羊子的“咩咩”叫声,成群结队的南江黄羊出现在视野里。
由北向南,从海拔1500余米的高山之巅到南江县城郊,涵盖全县7个乡镇、面积531平方公里的这片土地,正是全市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截至去年底,全县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
A 重视顶层设计 园区创建加速推进
想要创建一个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难度并不低,要在3年创建期内,在年出栏南江黄羊14.4万只基础之上新增5.6万只、金银花在6.6万亩基础上新增3.5万亩。同时配套实施二三产业项目,建成年屠宰能力30万只的南江黄羊加工厂1个、年生产1000吨的绿原酸提取加工厂1个,新建金银花产地加工生产线25条。
实现这些目标谈何容易?南江县从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从2019年进入“国园”创建名单之日起,南江县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朝着目标冲锋。
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园区建设,该县出台发展奖扶政策36条,从建设用地、基地建设、人才科技等方面给予扶持。设立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推广“黄羊贷”“银花贷”等金融产品,年统筹财政投入2.8亿元,3年累计发放贷款5.35亿元,通过“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招商引资等撬动社会投入23.15亿元,共计撬动社会金融投入28.5亿元。
将创建任务分解到20个县级部门、7个乡镇,建立“5个1”推进机制(1个项目、1名县级挂联领导、1个县级主管部门、1个技术服务团队、1个推进专班),精准推动项目建设。
B 聚焦主导产业 全链发展加速构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中国现代农业园区的最高级别之一。但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有一些刚性指标,比如,园区内特色产业不得少于两个。知名度极高、品牌总价值高达64.35亿元的南江金银花、南江黄羊,一直是巴中的两大“王牌”,自然也是“国园”的两大支柱。
兴马镇是南江县金银花种植大镇,南江金银花已有60多年种植史,2012年,南江自主选育的“南银1号”横空出世,南江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金银花产地。但多年以来,园区业主和种植户们有一个梦想,期待南江金银花“艳压群芳”,在新时代实现更大的飞跃。
抱持梦想的还有南江县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上世纪60年代,科研人员在大山深处培育出了国内首个人工培育的肉用山羊品种,目前已推广到全国28个省份,南江黄羊真正成为“领头羊”。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也让这两大主导产业全链发展加速构建,建成南江黄羊核心育种场6个,扩繁场5个,黄羊养殖基地1439个(其中300只以上规模场153个),园内南江黄羊种羊年供种能力达2.2万只,出栏量达20万只,同比增长30%,南江黄羊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5%。建成南江金银花种植基地10.2万亩(其中3000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5个),年供种苗800万株,同比增长32%,南江金银花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7%。
C 突出科技攻关 生产要素加速聚集
“自去年南江县启动黄羊倍增计划,最大的瓶颈问题还是羊羔。”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级扩繁场的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种羊“芯片”卡脖子问题,实现种羊扩繁倍增。
去年以来,南江县以市黄科所为主体,依托川农大等校地合作平台,开展科技攻关,今年要完成南江黄羊优势基因库和冻精生产线建设,在全国优选具有目标基因的遗传材料50个以上,采用传统育种与基因组辅助育种相结合的技术,到“十四五”末,培育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圈养效益更好的南江黄羊新品系。
突出科技攻关,南江县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方面,不断完善科研配套,购置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建成区域领先水平科技创新中心,与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建成“三站一联盟一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
同时,围绕南江黄羊选育、养殖、加工和金银花细粘毛忍冬品质研究等10余个课题开展研发,南江金银花成功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在培育科研人才方面,大力实施人才计划,引进农业技术人才42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13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引领”工程,培育从业人员2500余人次,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达95%。设立巴中市南江黄羊科研所、南江县金银花发展中心等科研推广机构,现有科研人才45名(其中农业技术推广正高人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府农业大师各1人)。
在保障科研投入上,坚持产业园科研投入只增不减,持续支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2022年财政安排530万元,专门用于南江黄羊配套系、南江金银花良种选育等研究活动,其成果南江黄羊健康养殖等5项关键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与利用,并取得相关专利11个。
D 扭紧联结链条 发展示范加速带动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松林照到杨玲的三栋羊舍时,300多只南江黄羊鱼贯而出,羊蹄与羊圈木板的敲击声响个不停。在领头羊的带领下,一群羊儿奔向松林后面不远处的天然牧场——上千亩的山林。
这里是距离巴城约100公里的南江县高桥镇小林村,海拔1200多米,也是返乡创业人士杨玲的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借着南江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杨玲建起可年出栏黄羊7000多只的黄羊圈舍,在建圈舍中,政策补助近30万元,极大减轻了他的压力。不仅如此,每隔一段时间,高桥镇政府工作人员陈发军就会带领畜牧人员前来了解黄羊养殖情况,及时注射疫苗等。
杨玲的养殖场也带动了附近不少村民就业,他种植的50亩牧草和给黄羊除粪等都需要劳动力。脱贫户何家富每天吃过早饭就来到羊场“上班”,每天能领到120元的工资。
陈发军说,高桥农民一直有养殖黄羊的传统,这几年更是鼓励每个农户种植半亩牧草,栓养4-5只羊,通过家家户户参与小养殖,提升黄羊养殖数量,目前高桥镇除规模养殖场外,还有70余户群众参与黄羊养殖。对于缺技术的脱贫户通过国家扶持政策采购的南江黄羊,由村集体管理公司统一组织业主代养。
“与园区内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他们的腰包真正鼓起来,是‘国园’发展的重要目标。”南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种下致富花,走好“羊财”路,数据表明,这个目标正在实现:2022年,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8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7.6%。(岳琳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