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市将深入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在今年打造120所“新优质学校”的基础上,明年再培育200所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使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新组建市级“名校+”50个,区县级“名校+”200个,强化“名校+”“名师+”“名校长+”的动态监测评估和考核奖励,持续释放“三名+”工程叠加效应,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明年再招录教师5000名以上,保障教育教学需求。3年累计招聘教师2万名以上。同时加大培训培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培训校园长教师20万人次以上,完成1500名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卓越教师和50名教育家庭教师的培养认定,提升教师能力水平。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打造丰富多元课后服务体系
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我市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以“压总量、提质量、减压力、优服务”为重点,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确作业统筹责任人,推行小学生作业不离校、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全面规范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同时,全面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高考、新评价改革。2022年秋季全市148所普通高中新高一将实施新高考,全力做好政策保障、硬件提升、师资配备等各项准备,全面实施“3+1+2”选课走班,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方面,到2022年底,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10%以内,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模式。
我市还将持续巩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的成果,深入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打造丰富多元课后服务体系,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努力办更加细致、更有质量、覆盖更广的课后服务。记者 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