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号召,浙江大学充分发挥专业学科和人才技术优势,自2016年以来,在定点帮扶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东县”)过程中,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紫金普洱”茶项目为抓手,重点扶持具有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普洱茶产业,践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项目基本情况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北端,幅员面积4532平方公里,拥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茶历史悠久。唐•樊绰《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景东古称‘银生’)”。景东县是云南省3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覆盖全县3乡10镇165个村,涉茶农户达4.45万户23.3万人,有茶叶千亩村90个、百亩组506个。茶产业是景东县涉农最多、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财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依托。

“紫金普洱”茶项目立足景东县古树茶资源优势,获得学校领导、国内合作办公室、校友会和浙江大学三位挂职景东县副县长的大力支持,并在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的监制下,授权景东县当地扶贫标杆企业——普洱天泽茶业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生产。

项目运行四年,累计生产“紫金普洱”茶136000多饼,通过浙江大学师生校友直接众筹1500多万元,并带来间接销售、定制,累计销售近3000万元。截至2020年6月,“紫金普洱”项目带动当地626户茶农脱贫,对景东县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实施进展

2016年7月,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带队考察景东县,提出在当地打造“紫金普洱”特色茶叶品牌,其中“紫金”取自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之名,“普洱”则来自景东县无量山普洱茶之意,旨在聚集高校、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三方合力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同时由著名茶学家、茶界泰斗刘祖生教授亲笔题写茶名并用于产品包装。“紫金普洱”茶叶原料采自无量山2000-2200米高海拔,树龄在100至500年的优质古树茶,加工工艺采用浙江大学现代茶叶加工技术与当地传统制茶工艺相结合,并从茶叶品种保护、茶区规划建设、生产标准制定、生态茶园建设以及产品设计推广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

四年来,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景东县茶产业首席专家汤一副教授等专家率领技术团队在景东县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当地茶农、茶企提高茶园管理和制作水平,在茶树养护、采摘保鲜、不落地晾青、手工杀青、石模蒸压和干燥存储等加工环节技术上实现显著突破,成品茶品质大大提升。

2017年值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紫金普洱首度作为校庆纪念茶进行推广,当年带动当地300多户茶农脱贫,2018年增加到605户,2019年增加到626户。至2020年累计生产紫金普洱136000多饼,通过众筹、销售、定制等形式累计销售金额近3000万元。2017年,紫金普洱生产17120饼+6000饼,单价120元/饼,直接众筹销售200多万元;2018年,紫金普洱生产18121饼+12000饼,单价121元/饼,直接众筹销售300多万元;2019年,紫金普洱生产19122饼+24000饼,单价122元/饼,直接众筹销售400多万元;2020年,紫金普洱生产20123饼+20000饼,单价123元/饼,直接众筹销售400多万元。同时,《云南日报》、《浙江日报》、教育部网站、景东县政府网站媒体平台等对浙江大学助力景东县茶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项目特色

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茶学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以茶为媒,依托无量山独特的茶树资源,利用校友资源,优化茶产业链管控,搭建销售平台,架起招商引资桥梁,科技助力景东县发展,将产业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通过“紫金普洱”茶品牌的创建与推广,建立了“校地企”相协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品牌建设与场景式推广相促进的高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

(一)顺应区域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

景东县是普洱茶主产区之一,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悠久的茶叶加工历史、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资源等为“紫金普洱”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依托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师资优势,项目将“紫金普洱”茶叶品质提升和产品安全保证作为实施重点,从标准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严苛措施与改革,用科技和管理的力量确保每个茶饼的品质,为景东县普洱茶的绿色生态之路保驾护航。同时,每年委托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严格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安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经多年生产,形成紫金普洱“条索肥壮匀整,金毫密布,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清雅持久,茶汤清润甘甜,叶底肥厚柔嫩鲜”的独特品质,获得了广大茶友的充分认可。

(二)结合浙大校庆契机,助力紫金普洱场景式推广

自2017年开始到2020年,结合浙江大学每年的校庆契机,将紫金普洱作为浙江大学校庆纪念茶进行推广。2017年首次推出“紫金普洱120版”定制茶,纪念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第一批茶17120饼,众筹价120元/饼,一经推出,一天之内众筹完成,后又追加6000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8年,推出“紫金普洱121版”,以献礼浙江大学建校121周年。第一批茶18121饼,众筹价121元/饼,一经推出,5天之内众筹完成,后又追加12000饼。2019年,推出“紫金普洱122版”,以献礼浙江大学建校122周年。第一批茶19122饼,众筹价122元/饼,一经推出,7天之内众筹完成,后又追加21000饼。2020年,推出“紫金普洱123版”,以献礼浙江大学建校123周年,定制“20123饼+20123饼”,众筹价123元/饼,目前已众筹约33000饼。产品定价突出了其高性价比的特色,使茶农和参与众筹的茶友双双获利,为“紫金普洱”打下良好口碑。此后数年,以浙江大学校庆为契机,每年推出“紫金普洱”纪念茶,并以每年加1元/饼的微小涨幅始终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初衷,做好景东茶品牌建设。

(三)创新宣传推广路径,打造新媒体助农直播带货

2020年5月21日,在浙江大学123周年校庆日时,恰逢首个“国际茶日”,浙江大学专门组织举办“紫金普洱•521公益助农直播”,邀请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校友总会、国内合作办和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茶届大咖来到直播间,通过网上直播宣传景东县茶产业,为景东县精准扶贫项目“直播带货”。在直播中介绍“紫金普洱”的来历、与浙江大学的渊源以及浙江大学景东扶贫项目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果;同时现场连线景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许亚洲介绍无量山的天然生态环境和普洱茶生产加工情况。公益助农直播同时在钉钉、腾讯看点和东家三个平台进行,在线收看近两万人,直播现场成交近20万元。

(四)凝聚多方资源合力,校地企联合探索脱贫新路

依托于浙江大学对景东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人才培养、产业帮扶等定点帮扶,选派茶叶研究所王岳飞教授、汤一副教授等担任政府茶产业发展顾问和首席茶叶专家,推动景东茶产业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培训。在景东县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双方产学研合作。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校友企业和浙商企业与景东县的合作牵线搭桥,浙大校友毛立民已与景东县签订《浙茶集团与景东县人民政府茶产业合作意向书》,为景东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聚焦产品建设,以品牌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以后每年5月,都将结合浙江大学校庆契机,向广大校友、茶友推广“紫金普洱”校庆纪念茶,且每年有增长。初步计划:2021年,生产“紫金普洱124版”,40000饼,单价124元/饼;2022年,生产“紫金普洱125版”,45000饼,单价125元/饼;2023年,生产“紫金普洱126版”,50000饼,单价126元/饼;2024年,生产“紫金普洱127版”,55000饼,单价127元/饼……助力“紫金普洱”作为校庆纪念茶获得市场认可,进一步打响这一品牌,提高景东县茶叶品牌知名度。同时开发“1897”和“521”典藏款,以及古树红茶等景东茶新产品,促进景东茶产业提质增效,真正让景东茶“走出去”。

(二)扶贫扶智融合,深化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秉承“人才兴则产业兴”的理念,依托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师资优势,通过技术指导、实践考察、讲座培训等形式对茶园管理、茶树栽培、茶叶生产、茶叶销售等涉茶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茶叶不同生产环节的从业人员素质,协助景东县培育一支茶叶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景东产业升级。

(三)拓展品牌传播,优化茶产业规划与推广

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方案,优化宣传手段,增强品牌传播力,实现“紫金普洱”和景东县茶产业品牌化提升。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交易机构合作,支持有实力企业自主创建电子销售网络,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迈向消费扶贫,创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促进景东县茶农稳定增收。

(四)汇聚多方平台,探索多渠道产业发展路径

积极引入多方资源和相关资本到景东县,深度促进景东县茶产业发展。以“紫金普洱”项目为契机,积极发挥景东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进一步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对口扶贫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探索多渠道茶产业发展路径,以文化促产业,以产业兴文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