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可以采摘的主要是柿子,我这园子里仅柿子品种就有二十多种。这种叫‘太秋’甜柿,吃起来嫩、脆、甜、无渣,口感特别好,成熟前就被订购一空啦!”在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的润泉家庭农场里,39岁的农场主李境涛正在为附近前来采摘的游客一一介绍各类果树,如数家珍。
“贫困户”变成了“农场主”
2002年12月,李镜涛参军入伍,成了一名野战指挥通信兵。初中毕业的他在部队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优秀士官2次,并在200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2月退役返乡。
在外地辗转4年后,结婚成家的李境涛怀着一腔热忱,坚定地选择回乡自主创业。2011年,李镜涛拿到了野生动物饲养证书,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在山上干起了养殖事业。
因为缺乏养殖经验,加上对市场了解不足,一年之后,李境涛所有的付出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血本无归、负债累累,再加上母亲病重,经济捉襟见肘,就连基本生活也难以为继。2014年,李境涛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首次创业就变成了贫困户,事业失败让李镜涛陷入了人生低谷。但他没有一直消沉下去,在部队锤炼的意志品质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妻子的鼓励让他更加坚定信心。他坚信失败不是结局。在家乡刘门村,他又一次找到努力的方向。
2014年11月,新一届村委会决定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果树种植产业。李镜涛积极报名参加村里的培训班。在培训中,他认真听讲,潜心钻研,2015年,李镜涛再次承包了村里七十多亩荒山荒坡,种植柿树、杏树等,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从事果树种植,李镜涛尝到了甜头,也让他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2016年,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帮助下,李镜涛创办了占地一百多亩的“润泉家庭农场”。在刘门村大力发展柿树种植,扩大柿子产业链的大背景下,李镜涛的种植园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当年年底,李镜涛成功实现脱贫。
如今的李境涛已成长为特色野生果木的“活字典”,为南果北育和北果南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先后被评为“禹州市乡村创业好青年”“许昌市十佳农民”“河南省林草乡土专家”,入选中国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一人富”带动“共同富”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回报社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虽脱下了军装,但脱不掉军人情怀。
随着不断发展,如今的润泉家庭农场成了汇聚全国各地特色果木的“百果园”。“今年甜柿育苗试验也很成功,接到省内不少地方的订单,仅卖树苗一项,预计纯利润就在4万元以上!”李境涛介绍着,黝黑的脸庞难掩丰收的喜悦。
“在部队的时候就常常想,要为家乡做一些事情。”已担任刘门村党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的李境涛说,自己的梦想不仅是要成功创业,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李境涛的润泉家庭农场,不仅吸引周边村民栽种果树,也让家门口的村民实现了就业增收。
他介绍说,附近果农遇到技术问题,都来找他帮忙解决。每年果树的除草、松土、养护、采摘,都需要不少人手,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个人来农场干活。“之前村里安排我做保洁员,现在又多了一份果园的活儿,守着家挺方便,一天给80块钱,现在一个月的收入都快赶上过去一年了!”正在农场里除草的村民高巧霞乐呵呵地说。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前景不错,我准备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找找新路子,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李镜涛正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地规划着未来。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