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六个一”产业惠及千家万户
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的山区资源优势和地处大理州南大门的交通区位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作好“农文章”,切实推进以“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为主的“六个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户收入。
“一片烟”形成品牌。“十三五”以来,南涧县大力推进现代烟草产业,基本形成了万亩特色优质烟叶种植格局。2022年,南涧县烤烟种植面积4.75万亩、收购12.82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3481亿元,较去年增加1932万元;烟农户均收入6.16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较去年增加0.5万元。
“一杯茶”整体提升。南涧县重点实施绿色茶园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组织化提升、绿色品牌培育、市场化提升、茶旅融合发展六项工程,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带动全县7800户脱贫户11000多脱贫人口就业。2022年,全县预计实现产量8000吨、产值18亿元、茶农户均收入1.5万元。
“一个核桃”提质增效。南涧县培育了1家省级龙头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带动全县12380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发展核桃产业、户均收入0.6万元。2022年,全县泡核桃种植面积达80万亩,其中67.5万亩挂果,预计实现产量2.67万吨、产值3.34亿元。
“一只鸡”发展强劲。2022年,南涧县继续推进无量山乌骨鸡相关项目建设,实现存栏生产种鸡3.4万只、生产鸡苗112万羽,实现无量山乌骨鸡存栏146万只、出栏122万只,实现农业产值1.2亿元,全县9200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发展无量山乌骨鸡养殖、户均收入0.2万元。
“一头牛”不断壮大。南涧县建有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肉牛专业合作社7个、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5户。2022年,全县新增牛犊1.1万头,实现肉牛存栏9.84万头、出栏3.19万头,实现产值3.5亿元,全县8120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发展肉牛养殖、户均收入0.6万元。
“一棵药”蓬勃发展。南涧县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现存281种,是省、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县。2022年,全县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3.44万亩,产量预计达6180吨,产值预计达3.2亿元。全县7120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种植红花等中药材、户均收入0.5万元。
永平:“三个全覆盖”推动群众持续增收
近年来,永平县努力推动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产业帮扶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培训就业全覆盖,促进全县农村低收入人群持续增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好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成立了核桃产业联合体深化“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工作等产业“双绑”领导小组,组织构建起“党(总)支部+企业(个体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的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联结机制,不断培育壮大产业联合体。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家庭农场1580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27个,其中21家企业、69个合作社与脱贫户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让低收入群体共享产业发展效益。
建好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一是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认真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达标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底,全县75个行政村(社区)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67个,占比89.33%。预计到2022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占比将达90%以上。二是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为突破口,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建立股份合作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核实资产17747.44万元、集体土地371.17万亩,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8012户、171763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11个,量化资产681.12万元,以户为单位发放股权证书6765本。
建好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一是突出精准服务,持续开展零技能、零就业家庭“清零”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摸排农村劳动力94117人次、脱贫劳动力13370人次,组织开展乡村厨师、农家菜烹饪等就业技能培训24566人次。二是突出保障就业,常态化组织现场招聘会、推送优质就业岗位,全面扩大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三是突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贷款、创业培训等政策作用,全力打造众创空间、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共向579户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0444万元,累计孵化366人创业,带动困难群众转移就业2011人。
祥云:育龙头兴产业富村民
近年来,祥云县不断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支持、社企合作、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让脱贫人口融入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土地流转+村企合作”让群众和村集体同收益。位于刘厂镇的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种植蔬菜为主,累计流转土地4500亩,支付土地租金6256万元,年用工4000多人次,每月发出工资850万元。受益农户达2069户,其中脱贫户32户、低保户21户。村集体每年可增加土地流转费和大棚租赁费约18万元;按照每亩每年40元的土地管理费用,村集体每年还增加1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沪滇协作+政企合作”让广大群众稳增收。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祥云县与上海虹华园艺公司成功“联姻”,共同打造申洱花卉产业基地,吸收周边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当地用工近200人,每月人均工资约3000元,群众就业收入年达720万元。项目建成后能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个,产业园预计长期用工80余人,能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1600万元以上。
“企农合作+带动产销”让特色优势产业强起来。从事优质茧生产和丝绸精深加工的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桑园面积近10万亩,覆盖10个乡镇97个行政村,蚕农达26000多户,切实推动蚕桑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带动蚕农稳步增收。2021年,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855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355万元。2022年,全县预计全年可实现饲养蚕种14.5万张,产鲜茧5800吨,蚕农销售鲜蚕茧收入可达31320万元。
“规模发展+产业振兴”让群众门口务工富起来。目前,祥云县注重培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5家、州级以上庄园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农村创业创新园区6个、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家庭农场(含种养规模户)1081个。从事蔬菜种植的省级现代农业庄园圣龙公司目前共流转土地10000多亩,每年支付流转土地资金900多万元,为县内外务工人员创造45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每天有500人左右在公司务工,助农增收约135万元。
漾濞龙潭乡:探索“三绑”机制实现“三方”共赢
近年来,漾濞县龙潭乡探索实行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合作社与企业绑定、企业与村党支部绑定“三绑”机制,大力发展工业辣椒产业,把“小辣椒”做成增收“大产业”,实现了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三方”共赢。
农户与合作社绑定,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实行订单农业,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减少种植户的负担和后顾之忧;通过“订单收购”模式,解决工业辣椒销路问题。加强服务指导,从种植准备到中后期管理对椒农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技术培训及实地指导服务,让农民群众分享更多农业产业的增值收益。2021年,漾濞县7个合作社共绑定农户1200户,其中脱贫户及三类人员820户;年内解决了1800多个务工劳动力,实现务工收入18万元。
合作社与企业绑定,促进效益互惠共赢。引进大理健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清河村建设加工厂,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的产业化联合体。2022年,全乡种植高辣度辣椒30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余万元,平均亩产值超5000元,户均增收近2万元,形成群众有增收、村集体经济有收益、企业发展有前景的共赢局面。
企业与村党支部绑定,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强化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不断完善龙头企业绑定村党总支部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部绑定合作社提升种植组织化程度、合作社绑定农户落实种植面积的“三绑”工作机制,探索村企党建联建促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解决村企之间矛盾纠纷,推动利益连接畅通,在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市场化等方面寻求最大化的利益平衡,最大程度实现发展共谋、互惠共赢。依托党支部的力量,2021年共组织专业技术培训30余场次1000余人次;发动、指导8个乡镇种植工业辣椒5778亩,较2020年增加4278亩;种植农户由2020年的300余户增加到1200户,企业产值由2020年的8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以上。2022年,全县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产值预估可突破4000万,其中龙潭乡种植面积达3523亩。
巍山:“小吃”做大促民增收
巍山小吃以品种多样、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而著称。近年来,巍山县以发展小吃产业为中心,以开展技能培训为助力,着力培育打造了“巍山乡厨”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脱贫人口增收。
用心办好巍山小吃节。自201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9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2019年第九届小吃节期间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6亿元。通过举办9届小吃节,小吃节组委会在中烹协、省、州、县餐美协的配合下,共评选颁发了130个“最受欢迎名特小吃奖”,逐步推动了巍山小吃产业的发展,为巍山小吃走品牌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力创建常态化小吃街。2022年7月,巍山在县城后所街和关圣街开展常态化小吃街创建工作,新引入小吃商户17户,火把节期间举行了开街仪式,有力助推了巍山县县文化旅游发展,仅火把节3天,巍山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9500人次,其中过夜游客10600人次、一日游游客289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07.3万元。
着力打造东莲花美食街。巍山县依托永建镇东莲花美食文化旅游创业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每年带动800多户2000多人就业创业,带动经济收入5200万元;把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工“请回来”创业,达到“创业一人,带动一方”的效果。东莲花美食一条街设有1个游客服务中心、3个培训中心,90间孵化商铺,配套了物业管理公司、电商中心、客栈、药店、快递、超市、幼儿园、儿童乐园等设施。实际稳定的商户有45户,就业人数462人。
培育“巍山乡厨”特色劳务品牌。巍山县立足“巍山乡厨”劳务品牌,以培训促就业树品牌组织实施精准培训,通过采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品外销”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劳务品牌打造提供了人才支持,同时助力全县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5年来,共开展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其中,培训厨师5000多人,扶持创业3804人,带动就业1.2万人。
目前,巍山县乡厨从业人员达10126人,带动4万多人就业,其中脱贫人口近4000人,实现劳务经济年收入12亿元。
洱源牛街乡:“五抓”助力脱贫群众增收
近年来,洱源县牛街乡努力抓招商引资、抓产业培育、抓造血功能、抓农村电商、抓生态补偿,通过“五抓”发力,加快洱海流域产业转型发展,脱贫人口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抓招商引资助群众增收。牛街乡先后引进北京花木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牛街,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就业等方式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以北京花木公司为例,公司2021年向332户农户兑付土地流转费65.75万元,带动44户脱贫户户均增加财产性收1980元;此外,公司平均每天用工约12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人),工资标准每人每天80-100元,帮助16名脱贫劳动力年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2.5万元。
抓产业培育助群众增收。牛街乡在资金项目争取中,把重点放在特色产业培育上,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甜脆豌豆、甜脆玉米、小米辣、香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例如,上站村2022年向广东等地销售小米辣3800吨,实现销售收入2300万元,带动上站村及周边村155户脱贫户户均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16000元。
抓造血功能助群众增收。牛街乡坚持用足用好小额信贷政策,近两年小额信贷放贷量逐年增加,覆盖面持续扩大。例如,西坡村周天顺户申请50000元小额贷款发展山药种植6亩,带来10多万元的收益。2022年,全乡共发放小额贷款1644.2万元,为357户脱贫户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贷款农户普遍实现了增产增收。
抓农村电商助群众增收。位于牛街乡政府所在地的牛街村,“温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激发了农村电商活力。2022年,全村温泉客栈营业额达1000万元,带动128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其中脱贫人口13人。在“温泉+”乡村旅游的带动下,该乡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路做大做强,种植基地发展到600亩,常年吸纳560多人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其中脱贫人口28人。
抓生态补偿助群众增收。近年来,牛街乡坚决贯彻落实各级洱海保护决策部署,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截至目前,全乡共建成湿地170多亩、生态隔离带1400多亩,湿地及隔离带土地租金300多万元,受益人口1329户,其中脱贫人口283户。此外,全乡累计设置乡村公益岗位312个,安置272人脱贫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大理市双廊镇:强化帮扶带动力促群众增收
大理市双廊镇凭借优美的苍洱风光和浓郁的古渔村文化,逐步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小镇。近年来,双廊镇强化产业帮扶、就业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实现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
强化产业帮扶,提高脱贫人口经营性收入。双廊镇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奶牛等传统产业,做强做大蚕桑种植养殖、烤烟、软籽石榴、沃柑、贡菜、大马士革玫瑰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镇生猪存栏10200余头,养殖肉牛、奶牛4800余头,种植桑园8000多亩、沃柑4000多亩、大马士革玫瑰3000多亩,多点布局软籽石榴、贡菜、大夹豌、香菜等特色品类。480户脱贫户获得小额贷款发展产业,2021年发放贴息补助资金76.59万元。
强化稳岗就业,增加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双廊镇全力推进就业帮扶工作,2021年以来共组织技能培训21期,累计794人参加;通过政策宣传、岗位推荐和脱贫户自主联系就业等方式,帮助1038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对外出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按照省外就业每人最高不超过1000元、省内(市外)就业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对92人给予外出务工奖补,共兑付奖补资金76500元;开发乡村公益岗位,帮助199户脱贫户和108户收入不稳定户实现就近就业;创建和认定就业扶贫车间2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5人。
强化企业带动,帮助脱贫人口“搭便车”。近年来,双廊镇先后引进云南怡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玫瑰精油基地,目前已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初加工厂房2000多平米、玫瑰精油提取设备5套,全部地块滴灌系统安装运行,带动贫困户200余户;引进大理广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建设桑园面积1万余亩,带动双廊镇养蚕户353户,其中脱贫户104户,2021年农户鲜茧销售200多吨,实现收入1300余万元。
强化能人带动,扩大致富产业“朋友圈”。在杨朝宝、王光明等党员示范带动下,该镇青山村、伙山村发展万寿菊鲜花种植4200亩,万寿菊正成为引领村民增收的“致富花”。在外出务工村民何江炳返乡创业种植柑橘的带动下,该镇石块村发展柑橘种植近4000亩,带动全村90余户农户种植柑橘,辐射带动就业2000余人,户均增收约3.2万元。
大理春沐源公司:数字赋能农业拓宽增收渠道
近年来,弥渡县以大理春沐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拓展脱贫人口增收渠道。
创新探索多模式投资合作,促进产业发展。2018年入驻弥渡以来,春沐源公司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流转土地1100多亩,每天用工保持在200至300个工时,4年总用工超40万个工时,共发放工人工资近4000万元。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财产性收入,再通过进企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借势发展壮大。
紧紧依托农业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春沐源公司始终重视科技要素,大胆融合大数据、物联网、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体,全面助力弥渡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同时,逐年拓展脱贫劳动力进企务工的吸纳能力,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了大批产业农民;通过技术输出、管理输出,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通过科普教育和观光采摘园项目,让更多的人投身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
立足长远发展目标,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和技师。春沐源公司长期致力于产业领军人才和产业技师的培养,建立了独有的“网格技师+棚长”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弥渡县数字农业发展人才的实践孵化基地;以实现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变成标准化农业产业工人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4年来,春沐源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培训,为员工发挥才干搭建平台。
倡导“三生”同步融合,彰显数字农业公园魅力。春沐源公司倡导生产、生活、生态同步融合发展,努力朝着集文化传播、科普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化数字农业园区方向发展。目前,春沐源数字农业公园初具雏形,设置了春沐源樱桃番茄采摘园、后尾箱集市、草坪集市、休闲荷塘、儿童乐园等几大业态,进而带动乡村的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发展。
在春沐源公司的带动下,弥渡县规模化流转土地新增2200亩,蔬菜大棚新增109个1123亩,辐射带动当地村民1710户4500人,其中脱贫户73户198人、监测户38户106人,直接带动户均增收3.6万元。(本报记者 施贵兴 赵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