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李朝维 记者 张韵晗 摄影报道)“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走过田埂,攀上石头垒的小路,穿过一片青冈树林里。通江县涪阳镇中码头村村民任师傅正带着一家人砍树,选取种植段木银耳的耳棒。任师傅的妻子扶着树,儿子则在旁边观察整个流程。
“种植银耳对于乡亲们而言,栽培银耳的经验人人都会,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财富。”任师傅说,栽培段木银耳,对环境要求较高。一年一季,产量稀少。“通江中码头村作为段木银耳的发源地,其历史悠久,世代都在种植银耳。”
取耳棒
依托经验来种植 产量质量有待提升
站在中码头村的田埂上,乡亲们正在搬运、晾晒耳棒,不远处搭起了许多棚架。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经过一段土路,来到71岁老大爷任中德家,值得庆幸的是当天没有下雨。此时,老大爷正在给耳棒接种,院子里还整齐摆放着大量耳棒。
微风吹过院坝,耳棒上的篷布呼呼作响。“自我打小记事起,爷爷就靠着祖辈们的经验种植端木银耳,直到现在我们也靠这种模式种植。”任中德说。“生产银耳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补水,时不时需要观察。现在只是晾棒、发汗,最终会立起来交叉放,让水分尽量均匀。”
“身体不如年轻时,现在种植要少一些,但对农村老年人而言,银耳收入还不错。”任中德老大爷称,去年银耳卖了3000多元,今年不但种银耳,还要多种一些地。“儿子们早已成家,日子过得比较紧,也没时间照顾我。”任中德抽着烟,无奈地笑了笑。
给耳棒接种的任中德
温度与湿度不可控 产量质量无法预估
沿着道路直上,路尽头就是村民黄有德的家,一栋木结构的房屋布满了岁月的尘埃,门口的院坝里摆放了不少正在晾晒和发汗的耳棒。黄有德热情地嘱咐儿子搬来板凳,阳光下,今年69岁的他讲述着种植银耳的过往。
“我们一直按照过去传统经验种植,期间也去过其他地方了解种植模式,这些方式并不适合段木银耳生长。”黄有德回忆到,“这么多年过来,每年无法预估收成,好的时候一袋菌种至少半斤银耳(干的),气候不好一袋菌种产不出一两银耳;有时销路不好,收入只能是‘听天由命’。”
谈起经验标准,黄有德有些无奈。“从前的砍树时间,要等新树叶长出一公分,这样的耳棒才是最好。”现在很多人为了抢占市场,较早砍树种植段木银耳,自然形成先有银耳先销售,越往后越没销量。“温度与湿度不可控,直接导致产量和质量远没有之前的好。”
晾晒耳棒
建设稳定菌种厂 打造特色示范产业园
“中码头村的段木银耳,最早都是采野生银耳,后经种植在段木上,村里一直依靠银耳增收。”中码头村支部书记张永乾说,“我们要在村里发展菌种厂,这样种植银耳才有保障。”如何带领中码头村振兴发展?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派驻通江县涪阳镇中码头村驻村干部向波心里有一张蓝图。
“规划打造示范产业园,打造有机银耳产业环线,做强做大‘中国银耳第一村’品牌。”驻村干部向波说,“学校作为四川交通厅下属事业单位,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借力社会资源实现乡亲们的心愿,为村子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有机银耳产业环线,我们正在与高校专家对接,实现种植工艺精细化,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向波说,今年计划组织一批学生到基层支教,同时让大学生了解银耳工艺流程,开展乡村振兴系列文化进村。随着诺水河大道开工,未来中码头村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招商引资发展文旅,乡村振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