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中的实践者,从业十八载的资深大咖
白志昀 中粮智惠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中粮智惠创始人白志昀先生,曾任职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中心咨询部负责人、中粮集团法律部知识产权负责人。白老师是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库专家、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企业专委会委员、北京市知识产权沙龙联席主席。曾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的“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先进工作者”(2016、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杂志“2016年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首席法务官学院评选“第一届中国法务十佳知识产权总监”,强国知识产权论坛评选“2017年度知识产权资深经理人”。
二、央企概况
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产权属性和管控主体,可以将央企大体分为三类:实业类中央企业,金融类中央企业,其他部门管理的中央企业。实业类中央企业通常是指97家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金融类中央企业:主要为由财政部(或委托汇金公司)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金融、保险、证券类企业,计27家;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业:5家。
截止到2017年,央企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很高,与2007年仅有1万余件发明专利相比,2017年有9万多件,占比超过半数。中央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专利申请已经有了八、九倍的增幅,如果将2018年和2019年的数据相加,与2007年相比有近10倍的增幅。2017年,央企的有效专利有8万余件,说明专利质量较高,并且,发明专利的增幅超过了总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在实践工作中,央企的知识产权工作需要提高和巩固的点还有不少,比如PCT申请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央企的知识产权上级管理机构包括国务院国资委法规局和原来的规划司,后来国资委改革后,把部分职能放到了综合研究局管理。央企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工作根据企业业态不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有所不同,有的企业将专利交由科技管理部部门管理,商标、版权由法律部或者办公室管理,有的由法律部管理,少部分企业将全部知识产权工作全部交易一个部门管理。这些管理管理模式均有其优缺点,适配自身的管理方式就是最优的选项。总结一下,央企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和矩阵式管理等方式。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很好理解,矩阵式管理是我个人较为推崇的管理方式,其上层有总的管理机构、专人管理,下属公司、BU也有相应的管理,相较于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矩阵式管理中集团层面在编制限制的前提下通过整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很及时地了解到各个下属公司知识产权动向,同时因为对整个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通过人、财、物的考核,拥有较高水平的掌控力度因此兼具可操作性和执行力较强的特点。
三、对《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白老师对《指导意见》做了细致的解读,并发表了较为新颖的观点,使听众对央企知产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白老师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以及结合在央企工作的背景,对央企知产工作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就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其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是基于活力、创新力,推动央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注意几个“力”所透露出的信息,央企要能够参与高度的市场竞争,加强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总结起来来看,目前央企知识产权工作的问题包括战略不清晰、与科技创新结合不紧、高水平专业化人才短缺、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的措施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
1. 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包括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引领、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各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包括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3.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包括强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加强技术秘密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4.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强化知识产权机构和制度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分级管理、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水平;
白老师着重提到知识产权工作的保障方面:
1. 中央企业内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保障,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考核激励;
2. 国资委有关支持举措,包括指导中央企业编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中长期激励力度、组织申报专利奖、推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组织开展培训等;
3. 国知局有关支持政策。包括与中央企业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指导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运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效率等。
中粮集团是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农业及粮油食品企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粮食企业。中粮集团历经七十年发展,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粮集团资产总额5606亿元,年营业收入4711亿元。以粮、油、糖、棉为核心主业,覆盖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等农作物品种以及生物能源,同时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并拥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8家香港上市公司,5家内地上市公司。
中粮集团在2018年开始了央企知识产权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成立一家专门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的企业是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先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行做法,中粮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因此中粮智惠应运而生,中粮智惠应该是央企旗下首家专门从事知识产权运营、保护和技术转移的市场化机构,主要业务分为三大板块: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粮希望通过成立中粮智惠探索并实践央企知识产权资产的商业化运营模式,通过实现存量知识产权资产的市场化、货币化,有力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在业务模式上的探索包括:对内保障、对外服务,中粮智惠除去开展集团自身的知识产权资产运营工作,还希望将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和管控模式对外输出,为有需求的单位赋能并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效能;打通央企科技资源的流通渠道,响应一带一路号召。
中粮集团成立中粮智惠的初衷就是探索并实践央企知识产权商业化运作的模式,这一点与《指导意见》的要求高度一致。中粮智惠希望在开展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通过与诸多外部合作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把《指导意见》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并希望把成功经验向其他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