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知乎的理想主义和冷淡风格从未改变,习惯被猜测,不急于做回应,低调话不多,总能置身事外。

知乎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优秀答主继续生存,只是,在知识变现的时代语境下,许多内容创造者已经不再为免费的知识分享买单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只讲情怀,不谈钱。在某些时候,摒弃追求理想主义,或许能让知乎更加明白知识变现对内容创造者的意义。

悟空问答“草船借箭”的背后

“知识应该分享的。我们只是鼓励创作,一如既往,我们会覆盖长尾,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只是要做好匹配。大家别吵了,上来答题吧。”8月30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在“如何看悟空问答签约大V答主”的问题下写道。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是今日头条的战略野心。

今日头条很高调,不怕被扣上行业公敌的帽子。和当年的腾讯有点像,从头条号、微头条,到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抖音,今日头条的布局全面铺开。模仿、跟随,最终实现反超,成了今日头条“升级打怪”的“套路”。

对于“升级打怪”的说法,悟空问答的相关人士表示不以为然:“不能这么理解,因为一个产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需要不断拓展边界,不可能只死守一块内容,所以,这种咄咄逼人的定论也是外界强加的。”

社交平台红人“老雅痞”说:“头条惦记着微博,所以做了微头条;头条惦记知乎,所以做了悟空问答;头条惦记快手短视频,所以做了火山小视频、抖音。归根到底,头条惦记的还是内容分发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今日头条的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2亿,这一数字较去年翻了一倍多。今日头条“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的定位从未改变,但新闻“搬运工”的工具属性和单一的输出模式,让产品与用户之间产生的关系一直是被动的。

“今日头条的另一重焦虑,则是账户体系和用户关系链。张一鸣很清楚,缺乏账户体系和用户关系链的百度,在BAT的竞争格局中有多么被动,他不会允许这件事在今日头条身上重演。所以,今日头条疯狂堆积各种需要用户登录,需要建立关注关系的资源。拉名人入驻,是快速吸引粉丝的最佳手段,在这一点上,它的师傅新浪微博做得相当出色。”keso写道。

问答产品可以弥补社交关系的局限,互动场景可以补充新闻资讯之外的原创内容,提高信息运转效率。所以,增强互动性的“破局之举”就落在了悟空问答的肩上。

今日头条的“惯性”和“套路”让悟空问答走向了增加用户粘性和流量生意价值最大化。

“有人说,说到钱就敏感了,或者一说到钱就俗了,或者说,一说到钱就伤感情了,我记得有句话叫‘只谈情怀不谈钱那是耍流氓’。”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在“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这样说。

也有猜测称,目前正值今日头条新一轮融资的关键期,张一鸣是否在借签约大V炒作、掩盖估值泡沫、拉金主入坑?

事实上,2016年底,今日头条完成了一轮融资,获得10亿美元。而据路透社8月中旬的一篇报道:“今日头条最近已经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在这次融资之后,今日头条的估值也达到了200亿美元。如果这则传言为真,那么对于今日头条打入海外市场似乎非常有帮助。”

可能从一开始,悟空问答的目标就是做成另外一个知乎,但其发展模式被局限在了某种定式中,内容上更像是快手版知乎。

一个成熟的社区需要几年的辛苦经营,在未来,如何养成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持良性的社区运转,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等等问题都是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分答在打造知识型网红的路上跑偏了吗?

悟空问答和知乎被卷入“抢人”风波时,分答就像一个旁边者。

分答并不认可外界把分答与知乎或悟空问答视为竞争对手,并且也否定了产品的趋同性。

早期,果壳“眼红过”知乎。2012年,姬十三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若果壳更早借鉴Quora,可能会比知乎更早推出“果壳问答”。

不过,果壳很聪明,面对知乎的强大势力,软碰硬显示是愚蠢的做法。于是,果壳抢先知乎一步切分了付费问答产品行业的蛋糕。2015年3月,果壳推出在行,被认为是“刷脸付费版知乎”、“O2O版知乎”、“一对一版知乎”。

当时,在行主打一对一线下咨询,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面谈。但其使用场景需满足多个条件才能实现:通过网上搜索无法找到答案;用户与行家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双方在同一城市;都有时间等等,较高的使用门槛导致在行使用率偏低。

在行的衍生品,主打“轻量化知识交换平台”的分答就这样上线了。悟空问答与分答的相似之处在于,前者承接了今日头条的巨大流量;而后者的资源来自在行积累的近万(8000)名行家。并且,分答也采用了邀请了其他平台大V的形式以增加知名度。

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分答在上线后,曾在改版前的“找人”入口中,出现过 “那些年你关注过的大 V”的内容,并列了60多个来自知乎的答主(现已经无法搜索到这条内容)。

问答优质经验1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

分答的创新在于提出“偷听收益问答者平分”:提问者向回答者提问,并支付后者设置的回答价格,形式为60秒限时语音。除此之外,分答还设置了第三个角色:偷听者。如果对此问答感兴趣,偷听者需要支付一元,费用平均分给提问者和回答者。

三种角色的设置实现了有效的金钱流动。有了大批行家和付费模式,如何迅速吸引大批用户?——明星效应。

随着李银河、周国平、罗振宇、王思聪、章子怡等众多社会知名人士的相继入驻,分答变得热闹起来。产品仅用了10天的开发时间,却在上线30天后收获了1000万微信用户的访问。

面对各领域的大咖,你最想问什么?

“你是不婚主义,那么遇到让女友意外怀孕怎么办?”有人向王思聪提问,并支付了由王思聪设置的3000元提问费。“一元买不了吃亏,一元买不了上当”,一个月的时间,超过15000人偷听。不到一周的时间,王思聪用32个问题的回答吸引了超过60万人收听,入账24万元。

分答创造了一个奇迹,上线42天(截至2016年6月27日),分答拥有了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付费用户超过100万,33万人开通了答主页面,产生了50万条语音问答,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元,复购率达到43%。在6月底,分答每日付款笔数超过19万次。

分答成了一款现象级产品。

用网红经济或粉丝经济的产物来形容初期的分答再恰当不过了。但传播红利是把双刃剑,吸引了大量用户,却引来吐槽:分答像是“披着知识分享外衣的网红提款机”。

对于王思聪们来说,他们的需求并不是依赖分答实现自我价值,赚钱更是小事。当用户的八卦心理得到满足后,分答回归到问答产品的痛点上。

在“知识变现”的路上,果壳经历了痛苦的摸索。

分答在经历了热闹的大场面后,进行了一次长达47天的下线。分答做出的官方解释为“技术升级”。外界猜测,可能不只是软件的问题,分答可能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2016年9月27日,分答以职场、健康和科普的内容分类回归。在“返场”的首页推荐中,教授、医生等专家学者成为核心内容创造者。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知乎的“知识变现”是场困局

不知道算不算偶然,知乎的付费产品值乎、知乎Live和分答的上线时间几乎撞车了。

2016年4月1日,值乎测试版上线;分答于5月14日上线,此后爆红,几乎在同一时段,知乎Live上线;6月6日,值乎升级版上线。

值乎曾在上线后遭到分答的“攻击”。当天,在百度搜索“值乎”,出现的第一条广告是“分答被值乎抄袭”,链接是分答。姬十三也曾表达过知乎是“生搬硬套”、“这个模式并不是适合知乎”。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上线时间信息稍有偏差,以文中信息为准

或许是分答刺激到了知乎,当“认知盈余”与“社交激励”向“金钱激励”转变时,知乎不得不跑两步了。

最初版的值乎蹭了微信朋友圈的热度,用户关注知乎公众号后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其他人必须付费才能看到,觉得满意钱就归作者,不满意钱就归知乎官方,如果24小时内没有评价该费用会自动支付给对方。

值乎选择在“愚人节”上线其实有些自娱自乐的意味。经历了好奇和围观后,值乎从热点降到冰点,用户陷入了“值不值”的思考:“如果是利用熟人社交来创收,或许不会长久,因为老熟人的钱自然不能天天‘坑’。”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

也有用户直接戳破了知乎团队的良苦用心:“愚人节上线这个产品,先看看大家的反应,要是不错就继续推广,如果反响一般,就说是愚人节玩笑。”

依托于熟人社交场景的模式介于小额付费模式和自愿打赏之间的模式,初级班的值乎更像是一场“小玩闹”。现在,在App端,只有在“更多”中才能找到“我的值乎”。现在的值乎以“知乎付费咨询”,更加垂直化的方式,提供包括心理学、医学、职业规划、理财、法律等领域的咨询。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最新版知乎

知乎Live是主讲人通过语音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见解给付费的观众,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增加了知识变现的渠道。不仅如此,知乎Live满足了用户在移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4月的数据显示,知乎 Live 从去年 5 月 16 日上线至今,举办了 2900 场Live,平均每位主讲人、每场要讲 65 分钟的语音,平均时薪已经超过了 11000 元。将近 1 年的时间里,知乎用户一共为 Live 支付了 7712.96 万元。

知乎问答和专栏解决了用户对深度长文和系统化知识的需求,而结构化和体系化的知识则可以在知乎Live中找到。

知乎在寻找突破口时,分答也在做产品细化。2017年年初,分答推出快问、小讲、社区。

由于60秒的语音时长无法满足知识的有效传递,分答推出的小讲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延长至30分钟,打造浓缩版的语音课程。姬十三对于产品的总结是:“小讲是一个三十分钟的颗粒度,分答是一个一分钟的颗粒度,在行是一个一小时的颗粒度。小讲的音频主干是一对多的玩法,下面的问答互动性较强。”

快问补充了健康、情感、法律咨询领域的内容;社区则围绕“平台KOL社群化”、“社区化运营”,用以增加用户粘性。

发展到今天,对比知乎和分答的付费产品线可以发现,值乎到付费咨询可以对标分答快问,知乎Live可以对标小讲。虽然这样的对标可能并不会被双方认可。

姬十三认为,知乎在付费产品上并未作出重大突破。

问答优质经验100字_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

2016年5月-2017年3月知识付费类App渗透率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2016年5月-2017年3月知识付费类App新增用户数

在各自实现“知识变现”的道路上,分答和知乎对大V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分答的相关人士表示:“大V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比如知乎的大V,离开知乎是没有任何社会知名度的。我们也接触了很多,我们觉得就还好,所以要分开来看,不同大V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体现在定位和用户需求上。对分答来说,KOL更准确。

从在行到分答,果壳一直在垂直领域摸索,在诉求更加偏向功利型和理念型的内容上进行深挖,这是与知乎主打情感型和修养型领域的最大区别。

分答的相关人士对虎嗅表示,希望在未来主推社区和小讲。

但有时,理性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在9月11日,KOL代表papi酱宣布停更分答。两个月前,“papi的私人俱乐部”社区上线。papi酱在停更声明中表示,由于占用时间过多,影响了主业短视频的更新和自己的生活节奏,最终决定退出分答社区。

问答优质经验1000字_优质问答的100个经验_问答优质经验100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