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稳定,我们一定要加强支持引导,扩大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要效益。

陕西省富平县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作为基本种植对象,多年来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县粮食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就该县粮食问题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粮食产业基本情况

全县耕地面积约11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120万~125万亩。其中小麦约70万亩、玉米50万亩,年产粮食约9亿斤,年可提供优质商品粮3亿斤以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

全县仓储能力30.79万吨,现储备各级储备粮12万吨;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350个,各类经营主体139个,从事收购的经纪人450人,年粮食经营量达16亿斤以上;大型面粉企业2家,年加工转化粮食12亿斤。

2017~2018年,全国首批“优质粮食工程”在富平县顺利实施,项目总投资6312.5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补助3375万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5个,“五代服务”(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已经全面展开,粮食产后损失率由原来的3.5%降至现在的2%以下。建成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项目1个,填补了该县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空白,成为全省首批具有粮食检验监测能力的县份。“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引导种植优质小麦面积30万亩,2018年收购优质麦3亿斤,全县小麦优质品率由18.9%提高到52.7%以上(按种植面积计算);建成线下实体销售店15家,销售量由原来的每月不足2.5万袋增加到3万袋以上,线上销售平台增加到2家,年销售额由原来的不足6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以上;陕富好粮油展厅、质量追溯体系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富平军粮供应站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富平面粉”公共品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七套播出,综合绩效评价为优良工程。

粮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种粮收益不断降低。受国家对粮食去库存和产区最低收购价调减导向性影响,近几年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当前县域内收购价小麦1.09~1.15元/斤,玉米0.7~0.8元/斤。在土质优良、水肥充足区域,每亩两季均可收获1000斤左右,刨去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机械等费用,亩均共有440元左右的收入;如果是坡地旱地,碰上干旱等灾情,收入几乎没有甚至亏本。据统计,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0元中,种粮收益占比不足2%,普通农户种粮收入低微,种粮积极性已严重挫伤。

规模化经营遭遇瓶颈。目前,还能继续种粮的基本分为以下三个群体:一是规模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特点是流转土地面积较大,一般在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流转费用较高,一般在800~1000元(近几年下降到500~600元);耕作机械齐全,起步时在机械购置、土地平整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种植产品以育种为主,经过几年经营已走向良性循环。目前全县规模化种植合作社共有10多户,种植面积达2万亩。二是小型种植专业合作社。特点是土地流转面积不大,一般在200~400亩,主要来源于农户进城务工或其他原因几近撂荒的土地,不集中连片,流转费用相对低,一般在500元以下;借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收种的农忙时节雇佣劳工,年收益一般在10万元左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在家门前打工”。这种情况各镇(办)都有,共约20户。三是占绝大多数的个体农户,贫困人员占比较高。这部分人员构成复杂,因各种原因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种粮收益在家庭收入构成中占比较小。总体来说,近几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费用呈双降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流转成本相对过高,种粮收益低下;二是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流转;三是牵扯农户多,单体面积小,比较分散。

奖补政策差异悬殊。一是土地“三权”问题。根据中央关于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意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国家为保障耕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粮食种植补贴是按照土地承包权直接补助到农户个人账户上的,也就是说土地承包者即使自己不种粮食,但依然能享受到以上普惠性政策补贴(实则成了土地补贴),而流转土地的经营者,却享受不到这一利好。二是补贴政策的差异性问题。2018年,县政府出台的《富平县奶山羊全产业链建设扶持办法(试行)》和《富平县产业扶贫办法(试行)》中指出,对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杂交构树等多年生饲草50亩以上,分别给予一次性100元/亩的种子补贴、500元/亩的种植补贴;对相对集中连片种植高丹草、黑麦草、燕麦等一年生饲草50亩以上的给予50元/亩的种子补贴。而种植粮食每亩补贴只有59元(今年调整为70元)。奖补政策的巨大差异导致种粮面积呈下降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越来越低,职业种粮农民稀少。

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一是贷款渠道少。支持粮食产业的主要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地方农村信用社,近几年为了发展农业,虽然也出现过互助资金(合作社等),但因组成情况复杂,大多难以健康发展,有的甚至发生非法集资的情况,社会风险堪忧。二是贷款难度大。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管理比较严谨,手续复杂,许多经营主体多次申请均不能通过,最终因嫌手续麻烦、发放缓慢而不愿再接触。三是贷款周期短。往往在还没有收益的情况下,还款时间已到,给贷款者带来很大压力。四是贷款数量小。多年来全市农发行除给陕富面业有限公司每年解决小量收购贷款外,其他经营主体一分未贷。为解决收购资金问题,县粮食局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汇丰村镇银行等针对富平实际推出了“富粮贷”新型信贷产品,每年可解决贷款7000万元左右,极大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但利息相对较高,资金量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粮食储存安全存在危机。一是群众缺乏粮食危机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和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家庭存粮少之甚少,群众思想深处已没有了粮食危机感。

二是家庭存粮意义不大。目前,群众日常食用的面粉基本都是经过面粉厂“配方加工”的,品种多、分类细、易操作、口感好,而推广的所有优质品种全部为强筋小麦,农民自磨的话,面粉筋度太强,擀面条、蒸馒头很不实用,不符合群众饮食习惯,再加上小磨坊稀少,造成群众不愿储粮的现实。三是现有仓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近年来全县仓容设施经过进一步提升改造,总仓容量达到30.79万吨,减除中省在富平的储粮仓容后,剩余仓容量约为7.5万吨,且大多为原国有粮食企业的危仓老库,年久失修待报废。

加工销售后劲不足。目前,县域内共有面粉加工企业7家,其中规模较大、正常开机生产的有2家(陕富面业、西瑞富平面业),年加工转化粮食12亿斤。一是龙头企业遭遇发展危机。陕西陕富面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邢仲芳介绍说,陕富面业公司旗下有6个分厂,除大荔分厂建成时间较晚、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外,其他各厂亟需进行技术改造,而面粉企业利润较低,企业资金紧张,直接影响技改进程。

二是缺乏技术人才支撑,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宣传方面力度不够,龙头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和品牌竞争危机。三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调整,面粉等粮食产品直接消费量降低,加之粮油经营利润率低,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全县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已经由15家减少至6家。

措施建议

切实加强政府支持引导。粮食是特殊商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一是土地、水务、农业等部门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提高粮食产量质量,使“藏粮于地”方针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制定出台并落实相关鼓励政策,加大对粮食种植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缩小粮食与其他经济作物的补偿差距,“谁种植补助谁,谁种粮多奖励谁,谁经营的好奖励谁”,以调动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实现“藏粮于民”。三是加大技术扶持力度,通过科学技术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建立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强化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实现“藏粮于技”。四是落实粮食执法专项经费,提升执法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完善设施设备,加大执法督察力度,确保粮食流通市场稳定有序。五是利用多种渠道持续开展粮食安全和危机意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粮安意识和种粮积极性。

不断扩大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有利于优质品种的推广,提升粮食优质品率,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一是要加强宣传动员,引导鼓励普通家庭流转土地,走合作化、集约化种植模式。二是要进一步细化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对规模化种植户的奖补力度,从土地平整、基础设施改造、种子农药、机械购置、技术培训、销售管理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三是国家政策性银行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倾斜,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加大贷款力度,延长还款周期。四是种粮大户自身要积极探索,加强管理,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造供应链,以提高经济收入和抵御风险能力。

加强区域性粮食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客观上成为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只有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周边的粮食才不愁卖,种粮收益和面粉质量才有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目标。一是通过“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把农户与陕富面业这样的龙头企业联结起来,农户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生产种植,不仅自身利益有保证,企业生产原料也有保障。二是加大“订单粮食”生产。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扩大优质粮食种植规模,完善“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家庭农场或粮食合作社+粮食购销企业+用粮企业”等生产经营模式,充分调动农民或粮食经纪人、家庭农场、粮食合作社、种粮大户参与订单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龙头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广泛开展粮食科技合作与交流,把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四是加强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富平面粉”公共品牌,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五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各种展销会和重大节庆活动,加大对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

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一是建议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统一考核指标体系,与其他考核指标同步进行,夯实责任,层层加压,变单线条的部门行为为从上而下全面考核。二是建议简化考核指标设置体系,精简考核内容,并较早时间下达考核指标,方便基层提前分解任务,早做准备。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稳定,我们一定要加强政府支持引导,扩大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要效益,实现“三产协同”、“五优联动”,促进富平粮食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努力把富平打造成为全国“百千万”(百个全国性典型示范县、千个先进示范企业、万个样板店)典型示范。

(作者系富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