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4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经济报社、宿迁市乡村振兴局、中共宿迁市委驻宿豫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中共宿迁市委驻宿城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江苏经济网联合举办的“奋进新征程,诗颂现代化”——著名诗人宿豫宿城乡村振兴帮促采风活动在宿迁成功举行。诗人们参观了多个乡村振兴帮促项目,被眼前的巨大变化所打动,纷纷探寻乡村振兴帮促项目的做法,为这些在基层忙碌的人们热烈点赞。参会的诗人张古军、柳荫、张建龙、王干荣、卢耀东、杨孝洪、杨久伟等来自南京、扬州、淮安、泰州、宿迁等全省多地。江苏省和宿迁市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领导徐丙奇、郭民、滕志铭、张绍军、晏景艳等人陪同采风。
乡村振兴帮促聚力宿迁鱼米之乡建设
高级记者,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吴剑飞在座谈会上说,“这两天,我们一起来到宿豫、宿城,一起到两地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的帮促现场采风,看到了乡村振兴最前沿的美丽风景,看到了帮促带来的巨大变化,更看到了工作队队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要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他说,“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中国式现化化。这次活动是大采风、大走访、大调研,期待诗人们捕捉到精彩的瞬间,采访到生动的故事,定格乍现灵感,化作优美诗行和佳作,讴歌帮促工作队在中国式现化化新征程中取得的新作为、新成就,描绘富裕起来的人民的幸福生活。”
宿迁市乡村振兴局四级调研员郭民表示,宿迁建市27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位居全国70名,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级市之一。近年来,宿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统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三农”工作总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宿迁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230.7亿元、129亿元,可比增幅均为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他说,“我们实地探访宿豫区、宿城区乡村振兴的帮促项目。从项目现场来看,我们省、市派驻两区的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做了很多工作,成效很突出,我们的队长和队员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我们省派工作队,远离亲人和朋友,常驻宿迁,与宿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与新闻宣传处副处长,省、市委驻宿城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长,宿城区委常委滕志铭介绍,宿城区这几年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乡村振兴也取得了一定成绩。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8亿元,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141个涉农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村均突破80万元,30万元以下村居实现全部清零。“我们省委驻宿城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自去年6月挂职以来,紧紧围绕‘五大振兴’要求,探索‘小资金’撬动‘大项目’路径,投入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实施朱海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集南社区标准化厂房等项目,为工作队挂钩的5个村居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800余人,其中两个项目分别荣获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观摩评比产业类、人居环境类双第一。”
宿迁市委驻宿豫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长,宿豫区委常委张绍军在采风中介绍,工作队共有18人,他自己来自宿迁市资规局,其他人分别来自宿迁市体育局、民政局、住建局、水务局、文旅局、烟草局、税务局等多个部门,为开展乡村振兴帮促,大家依托后方单位,并竭尽所能,进行资金自筹,向企业募集,如张家港宿豫工业园连续三年支持100万元。据了解,2022年以来,宿迁市委驻宿豫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持续强化“挂村帮促先行军”工作定位,紧抓四项能力提升,紧盯四项职责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聚力挂钩帮促成效拓展,挂钩帮促取得了新的成效。2022年宿迁市委驻宿豫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围绕强村富民行动目标任务,积极履行帮促职责,全年共整合资金467万元,累计建设产业类、民生类等帮促项目150余个。
帮促项目在宿豫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诗人们先后在宿豫参观了来龙镇韩集村党群服务中心、来龙镇工友之家和曹集乡冒店金银花基地等。大家看到,韩集村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据介绍,这里原来老破旧,而现在是新全美。这是在宿迁市委驻宿豫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帮促下带来的结果。据介绍,韩集村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居住人口较为密集的街道西100米,村人口多达4000人左右,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诗人们看到,党群服务中心设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便民服务大厅、文明实践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综治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民兵营等多个功能室,功能齐全,全方位服务村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可帮助交纳,尤其是一些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工作人员可以给予帮助。还开设村公益托管班,开办公益书法课,帮助村里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来龙镇韩集村卫生室 ,诗人体验测身高
来龙镇工友之家,再次让诗人们感叹不已。随着来龙镇工业园区规模扩大,入驻企业不断增加,达到30多家,企业职工住宿、就餐、以及新入驻企业办公等问题是摆在企业面前较为棘手的问题。韩集村在来龙镇工业园区核心位置,配套建设来龙镇工友之家。专设餐厅1200平方米,提供一日三餐,内设明档、小吃、员工自助餐等,现在一天内有400多人就餐,其中中午多达200多人。另外,还开设有标准客房22间、夫妻宿舍16间、职工宿舍36间。工友之家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带动16名低收入户就业。
曹集乡冒店金银花基地,令人眼前一亮,美丽的金银花一年四季都有开放,诗意无限,而作为药材在不断扩大种植中,让村民们致富。2016年宿迁市政府办与乡、村研究谋划并确定了金银花项目,自筹协调资金45万元,于2017年3月完成首期50亩金银花示范基地种植。定期邀请专家把脉、全程指导,给予肥料和资金支持,指导采取“支部引领、合作社帮办、农户参与”模式,助推群众在特色产业中得现金、在土地流转中拿租金、在合作社中获股金、在基地务工中挣薪金。目前,金银花基地已扩大到1500余亩(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基地配备烘干房4000平方米、仓储中心1000平方米、杀青烘干设备26套,5月份采摘期可提供2000个岗位,实现务工增收3000元/人。2022年,金银花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实现稳定增长,对集体经营性收入贡献达到56万元、增长133%,金银花已经变为冒店村民的致富花。
在金银花丛中合个影留住记忆
著名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水利厅财务审计处一级调研员张古军参观后兴奋地说,“乡村振兴帮促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农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为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很大贡献。来龙镇韩集村党群服务中心有现代气息;曹集乡冒店金银花基地有美丽的花、致富花;看到农村的变化,看到农村的希望,看到农村美好未来,作为一名诗人心潮澎湃。”
著名诗人,中国检察官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检察文联主席张建龙说,“这些变化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好事,使农民在家门口上班、家门口赚钱。如来龙镇的紫薯合作股份公司,金银花生产基地等。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使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
帮促工作队宿城显身手,群众增收日子美
在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和苗圩蝴蝶兰大世界,一个个直播间正热闹地在进行直播,帅哥靓女们一手举着直播的水果、花朵,一边口齿伶俐地进行介绍,而订货单在不断地增加......
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紧邻王官集镇唐圩新型社区,总投资约12.6亿元,是集栽培种植、休闲采摘、水果深加工、直播电商、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园区。走进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可看到小梨子如何变身“致富果”做成大产业。
依托“花园酥梨”国家地标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唐圩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植面积已突破4000亩,年收益达到8000元每亩;推动梨产业“接二连三”,规划建设4栋深加工厂房,主要生产梨膏、梨醋、梨饮料等梨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发展休闲采摘、直播电商和乡村旅游,建有30万平方休闲采摘连栋大棚,建设农产品直播基地,今年以来吸引游客1.2万人次。
说起直播,内容和形式多样,比如创建“直播+文创”“直播+农产品”两大直播基地,建有支书助农直播间、党员直播间、返乡兴村新干直播间等,开展直播助农活动。一些年轻人返乡加入直播行业。三产融合产业园的建设让唐圩社区人均纯收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长,预计2023年唐圩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在苗圩蝴蝶兰大世界,诗人们同样看到靓女们在大棚内忙于直播,见到诗人们拍照,更加起劲。作为宿邳路沿线产业带的龙头项目,蝴蝶兰大世界创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由企业统一供棚、供苗、管理、培训、销售、结算,在推动蝴蝶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规模化栽培蝴蝶兰等中高档花卉,推动区域内花卉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项目联建,村集体经济可增收35万元,有力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诗人在了解蝴蝶兰种植
朱海水库其实并没有“海”。水库占地5100余亩、水域面积3600亩;此前,连片水域被分割成200多个鱼塘,养殖户盲目扩张和无序投放饲料,造成水体污染。2022年以来,王官集镇启动“退渔还湖”工程,用3个月时间收回212个鱼塘,整修形成4000余亩水面,开展生态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有益鱼类,增设岛屿,建成5条生态河道共计18.1公里,消除黑臭水体13处,改厕3082户,全域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同时,实施水系联通工程,打通朱海与西沙河、民便河、大运河的换补水通道,实现水体交换,片区水系水质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宿城区充分发挥朱海水库生态景观优势,以“水美朱海·渔乐田园”为主题,以渔文化为主线,主打康养度假、渔乐美食、农事体验、会议研学,建设16个特色景点、16个休闲康养项目,全面打造“业美朱海”。据介绍,钓鱼项目正成为扩大朱海水库影响力、带动更多客源的有效方法,主办方举办钓鱼比赛,吸引了全国众多钓鱼大咖前来参赛,三个月获得收入三百万元。这个项目也带动了民宿、餐饮等活跃。
在朱海水库合个影
著名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柳荫说,
“在宿城区王官镇唐圩的一个小村庄中穿行,见民居错落有致,曲径环绕通达,小河清波荡漾,杂树自由生长,家家户户都有小园种植果蔬,房前屋后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时又有晨风吹拂,飞鸟啼鸣,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著名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仪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宏斌表达了相同感受,“简直不敢相信,完全颠覆我的认知。在我的潜意识中,苏北宿迁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而两天的釆风中,当我看到粉墙黛瓦的座座民宅,塘沟环绕的唐圩村时,以为走进了江南水乡。”
著名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宿城区作协副主席卢耀东说,“ 宿城区的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朱海水库以及苗圩蝴蝶兰大世界,每一处都是大手笔,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大开眼界,发出惊叹。”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溧水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杨孝洪说,“看了宿迁宿豫与宿城区省、市工作队乡村振兴帮促成果,很是感慨。从贫困到振兴,从荒芜到网红,相隔的不是距离。是帮扶工作队和村委一班人的坚定信仰和不同凡响的思维与理念:小资金撬动大世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州市诗人协会主席王干荣说,“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的同志,远离亲人、初心不怠、坚定意志、不辱使命、甘愿付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奋勇前行,我被他们这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日复一日的坚持深深地感动,我以诗之名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