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22日讯(记者闫景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脱贫攻坚决战阶段的来临,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村面临巨大的人才需求压力。

2004年,教育部发起“一村一名大学计划”,由国家开放大学具体实施。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应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农民大学生的就地培养,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引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近日,记者就“一村一名大学计划”前往湖南省怀化市和衡阳市下辖县市采访调研时发现,湖南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出了独特的“湖南经验”。

与其它省市不同的是,该项目在湖南省委组织部牵头,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的共同参与下,被提升为湖南省“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并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规划,这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教学工作由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具体实施,各县市畜牧养殖、农业生产相关专业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且设计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了通识素质课、专业能力课和职业技能课,市、县级电大根据当地“三农”实际需求,适时开设职业技能课和地方特色课,满足了农民学员对实用技能和创业致富能力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全省有4万余名农民大学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自己致了富,还带领村民脱了贫;有一部分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为了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

怀化市辰溪县丹山村党支部书记,2012级农民大学生叶世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思想境界,克己奉公,信守诺言,锐意进取,被村民称为贴钱、贴工、差点“贴命”的“三贴书记”,带领村民创造农村环境治理和脱贫攻坚的“丹山模式”。

怀化洪江市茅渡乡中心村共产党员,2009级农民大学生杨远望,正是在课堂上听到本地适合养殖灰天鹅的信息,萌生了养天鹅的念头,创办了“茅渡乡残疾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本村及周边乡村残疾人养殖天鹅,帮助一批残疾人和其他贫困人口脱贫。目前,合作社年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他的养殖基地被授予“湖南省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他本人获得湖南省青年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三等奖。2015年11月,他在浙江义乌参加中国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时,得到了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的亲切接见。今年三村合并,党支部换届选举,杨远望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记者了解到,湖南怀化有2465个行政村,每个村平均有2.68人就读“一村一名大学计划”。这些毕业生和在籍生绝大多数都留在本村或本地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骨干,成为当地决胜精准脱贫的一支奇兵,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湖南衡阳,在农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一适应当地发展的新路子。省、市、县各级电大提供理论教学工作,市畜牧水产局积极参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与组织管理,在教师聘任、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衡阳市畜牧局总畜牧师贺晓霞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在衡阳电大在原来基础上联合了畜牧水产局,开设了畜牧兽医与技术管理专业,2016年招生278人,2017年招生227人,各县市区组织部和畜牧水产部门都积极参与招生和管理,对培养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合格的农民大学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今年36岁的易晓军常宁市新河镇高朋村人,曾参军入伍,后到广东东莞自主创业。2013年春节回家,易晓军看到家乡还没有很大变化,村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毅然返乡创业。他还报名就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习。通过电大的学习,他掌握了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把高朋村管理团队打造成一支透明的、能干的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担任村主任以来,他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投身于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并牵头成立湘江源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至2015年,合作社共生产10万公斤脆鲩鱼,主要销往衡阳和株洲市场,获纯利150万元。他带领乡亲致富的事迹已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阳山奇是是衡山县萱洲镇天水村人,2015级“一村一名大学计划”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精准补给,让他时刻思考如何把产业基地建好,让群众看到希望?如何把群众辛勤劳动的果实卖出去,卖上价?如何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产业发展几年来,他走出一条群众从质疑到咨询、认可、种植、抱团发展的致富路;走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整合采摘观光、电商、超市、批发、微商等多渠道的带富路。

衡阳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徐昭桥表示,农民大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农民中的优秀分子,电大设置的系统的课程,既有政策理论的,又有技术技能的,还有实践锻炼的,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特别在实践教学方面,这几年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和衡阳市电大花了很大力气,选了两批共计37个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基地,选聘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可以满足农民“干什么就学什么”的实际需求,让农民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的大业中,让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一村一名大学校计划”共开设7大科类23个本专科专业,开设课程133门,累计招生57万余人,毕业38万余人,目前在校生超过14万。“一村一名大学计划”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农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大学生散落在祖国辽阔的疆土上,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取得优异成绩,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向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践表明,只有立足农村本土培养,调动和激发农村本土人才的潜能、强化本土人才的竞争力,激活农村未来人才的存量,才是形成农村实用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和不竭的源泉。“一村一名大学校计划”立足农村、服务农村,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低成本、高效率地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根性、引领性的高素质实用人才队伍。

刘向虹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广“农民大学生计划”,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国家开放大学以及整个办学体系的支持,增强办学能力,加大资金投入,满足更多农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激发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查看原地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