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根据《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发挥教育学科特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发挥生物学、生态学优势,开展现代化种养殖技术指导,积极服务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教育帮扶,让“同心圆”发光发亮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老生常谈的话道出了多少家长、师生的心声。
正所谓教育决定地区的未来,良好的教育才能实现乡村人才的“自我造血”,保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浙师大与天台县人民政府共建基础教育共富研究院
今年6月13日,浙江省山区26县教育共富发展论坛(2022)暨浙江师范大学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行动推进会在浙师大附属天台大公中学举行。
副省长成岳冲对论坛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浙师大此次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谋划实施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精神可嘉,成效值得期待。
会议发布《浙师大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标志着浙江师范大学将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区域经验”和“浙江样板”。
浙师大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
而就是这所天台大公中学,自2018年签约成为浙师大附属中学以来,得到了浙师大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
结合学校的历史与特色,浙师大的专家们从顶层设计着手,为学校制定了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助力实现学校发展有目标、教师发展有方向、学生发展有理想。
浙师大天台附校外派专家陈法宝博士进行课堂示范和学法指导
“何为关键问题?教学为何需要关键问题引领?关键问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浙师大郑流爱博士为老师们设计了《基于关键问题的初中历史知识构建》的讲座,帮助老师们凝练一堂课的关键问题,开展有效教学。
在这些教学专家的手把手助推下,大公中学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收获颇丰,学校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普高上线人数连续两年实现成倍增长,引来大批生源回流,社会知名度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浙江省委副书记黄建发考察浙师大附属天台大公中学
科技助力,“蛙”掘高效养殖致富路
“45平方一个单元,就让一户脱贫!”简单的办公桌前传来最真挚的回答,一户农家只要45个平方的养殖面积就可以实现脱贫,这是浙师大郑荣泉教授团队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现代化农业中的一次成功实验。
新农业团队走进江西贵溪
石蛙被誉为百蛙之王,药食两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市场价格高达200元/斤,成功养殖利润率可高达85%。
石蛙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带给贫困山区更多机会,温度低、有山涧溪流、水质清洁,大部分南方山区都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养殖石蛙,石蛙养殖成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郑荣泉教授指导江西养殖户
为了推广合作,郑荣泉团队就和农户细说石蛙和普通牛蛙的区别,将品种科普到位;为了扶贫助农,就远赴江西贵州考察,体验更多真实生活。
石蛙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生长在山涧中,郑荣泉团队就是这样用脚步丈量蛙类生活的家园。
在实验室里开展研究
作为全国最系统,发表文章最多、专利最多的蛙类研究所之一,浙师大的成果是应用化的:贵州、江西、福建……推广的石蛙产业已遍布全国;1.8个亿的经济创收,帮助万千农民实现就业增收;石蛙产业带动黄粉虫产业发展,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目前,他们已对遂昌县人民政府的农创中心投入技术指导。
未来,他们还将建设集科研、研学、加工、示范于一体的基地:让研究生知道“何处实践”、让中小学生了解“何为石蛙”、让养殖者明白“如何养殖”。越来越多的风投公司投入合作,政府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技术支持,打造特色经济作物“金招牌”
今年5月,金华婺城区雅畈镇石南塘村的蓝莓基地热闹非凡,10万斤蓝莓被一抢而空。
“得抓紧抢啊!数量有限,这种‘特种蓝莓’只有金华本地市场能订购,别的地方还买不到呢!”蜂拥而来的果农们忙着采摘蓝莓,手上功夫不停片刻。
郭卫东教授田间指导生产
蓝莓基地的“农场主”郭卫东,是浙师大生化学院教授、浙江省特色经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天天伺候着这些精致的小果子,乐呵呵地解释道:“咱这儿引进了100多个优秀蓝莓品种,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血统多着呢!”
蓝莓基地来了许多客人
特别的蓝莓就得用特别的培养方式,郭卫东团队研发出了“蓝莓无土基质栽培技术”,配合使用专用营养液、纯天然栽培介质材料,禁用除草剂等手段。
简单地说,就是不把蓝莓直接栽培在土壤里,而是用特定的容器(直径80厘米,高40厘米的火箭盆容器或无纺布植树袋),使得蓝莓能够获得最好的滋养,并减少虫害和养分浪费,让这些蓝莓“吃好喝好”,长得又大又甜。
杂交子代CM16-8-2-H4 长势喜人
目前,由郭卫东教授领衔的浙师大蓝莓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已在金华婺城区雅畈镇、汤溪镇、塔石乡、武义大田乡等地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还向衢州、丽水、台州、杭州,以及周边省区推广应用,辐射推广应用万余亩,产值超亿元,帮助相关企业建立了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相关做法登上央视7套,为农民发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浙江师范大学朱慧 马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