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下旬刊民政部《社区》杂志宣传报道了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工作经验被省、济宁市推广,千泉街道泉小哥、钢山街道圆梦微公益、市志愿者协会、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市矿区志愿者协会等被授予省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兵项目,我市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做法得到了国家、省、济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讲、评、帮、乐、庆盘活志愿服务存量资源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讲、评、帮、乐、庆”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动志愿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全市共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35家,注册各类志愿服务队伍700余个、志愿者19.57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01%。依托孟子学堂、社区幸福食堂、镇街志愿服务站阵地,进一步盘活志愿服务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志愿服务活动,倡树文明新风,为城乡居民创建良好生活环境。
讲评帮乐庆推进志愿服务科学化发展
孟子学堂“讲”起来。高度重视社区志愿服务推广工作,在全市48个城市社区和99个农村社区,社区居民培训讲座已经实现常态化,该市147个城乡社区都设有孟子学堂,各行业志愿者纷纷走进孟子学堂,开设社区服务课、公益慈善课、百姓宣讲课等,内容涵盖慈善、养老、救助、医疗、中华传统美德、社区健康科普等多个领域。每逢端午、重阳、中秋、春节等重要节假日,社区都对群众开展安全健康知识讲座、惠民政策普及宣传、少年孟子读书班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147个孟子学堂,开授公益课堂1500余课,惠及社区群众5万余人。
好人好事“评”起来。依托孟子故里文化优势,在城乡大力培育“学孟子、行善举”志愿服务品牌,每年镇街、村居都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卫生户”、“美丽家庭”等评选活动,社区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十余年。社区以评选活动为契机,强化宣传,以“志愿服务光荣榜”张的形式在宣传栏公示,并开展隆重的表彰活动,为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奖励。借助好婆婆、好媳妇等好人好事的评选,在城乡社区树立了一大批文明新风志愿服务典型案例,让家和万事兴、最美婆媳情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城乡社区及居民中广为传扬。
困事难事“帮”起来。指导社区办公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在志愿服务站里,志愿者开展理发、义诊、小学生4点半课堂、爱心妈妈帮帮团等志愿帮扶活动,市慈善总会、圆梦微公益志愿服务中心、文莉爱心志愿服务中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中心、晨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到全市16个镇街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行动,积极参与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300余万小时。高考和中考期间,组织全市16个镇街志愿服务站的3000余名志愿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高考志愿行”活动,帮助中高考学子梦想起航。
幸福食堂“乐”起来。为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我市在城乡建设了30处社区幸福食堂,社区幸福食堂具有公益属性,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确保有30%的老年人就餐和服务区,通过政府提供补贴、引入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等,将政府和企业有机结合,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幸福食堂”模式,在满足老年人日常就餐基础上,围绕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在食堂大厅设置志愿服务大舞台,志愿者定期举办相声、戏曲、歌舞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进一步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我市30处幸福食堂实现了城乡社区老年人就餐和志愿服务全覆盖,价格优惠、温馨舒适、可持续运营的社区幸福食堂,健康、便利、安心的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浸润到全市城乡千家万户。
党史学教“庆”起来。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创新形式载体,丰富主题内涵,切实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群众心坎上。充分利用镇街、村居志愿服务站,开展“走百村、拍寿星”,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走百村、访千户、惠万民”文艺志愿服务等党史学习教育庆祝活动;组织城乡中小学校志愿服务队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党史进校园”,“千校万人诵党史”、“党史国史红色基因教育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演讲比赛等,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对红色故事、革命经典诗词的传承与演绎,激发青少年学生对党史的认知和对祖国的热爱。
激发群众参与 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行
夯实志愿服务阵地基础。扎实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累计建立村(社区)志愿服务站614个,培育城乡志愿者19.57万人,志愿服务基础和服务阵地深厚。进一步优化配置,活用资源,实现市镇村三级志愿服务云平台全覆盖,推广“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志愿者服务”运作模式,使更多优秀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利用孟子故里文化优势、三迁妈妈书房、孟子学堂、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开展理论、政策、道德、文化等宣讲活动,凝聚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做强志愿服务亮点品牌。通过“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盘活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城乡志愿服务站作用效,组建以党员干部、先模人物、乡贤能人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响“学孟子、行善举”志愿服务品牌,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60余个村、社区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形成了“社区管的宽” “泉小哥”“民意我来听”“民政惠民进万家”“圆梦微公益” “走百村、访千户、惠万民”文艺汇等一批有成效、有亮点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提升、助老爱幼、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维护和谐、美丽、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积极力量。
激发志愿服务群众热情。结合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了“新春送福”“闹元宵、做花灯”“浓情端午”“欢乐中秋”“喜迎二十大、重阳颂党恩”等100余场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节庆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用好志愿服务站、党史村史馆、廉政文化教育中心等场所资源,七一和十一期间,开展了“党的思想进万家”系列主题宣讲活动,群众参与度高,活动效果显著。积极推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进社区,广泛开展书画展、太极拳、广场舞培训等,丰富辖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