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摄影师前往河南省鲁山县西部大山里的蚕场,这里的农民利用山上栗树多的优势养植柞蚕。老蚕工陆战峰,今年64岁,从事养蚕将近50年,家是下汤镇杨庄村,他今年独自一人养殖750亩蚕,两个月期间吃住在山上。
老陆说,蚕种和蚕坡都是是政府部门免费给的,并且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养殖。因为收成不好,收益低,费功夫。一斤蚕卖40元一斤,收成好的话一年可以赚三四十万,不过近几年一般收成不好,大约在一二十万左右。
柞蚕一般为黄色的,清明过后,春蚕上坡。自此,蚕宝宝要在山坡柞树上一日日成长,历时近两个月。这里的山坡上适合生长低矮的栗树,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因蚕宝宝食量颇大,一只蚕一天一夜要吃掉10多片叶子。
老陆早练就一身功夫,无需手扶,上下陡坡如履平地。老陆头上顶着的篮子里盛满了柞蚕,准备把蚕转场。每隔3-5天,必须移蚕,就是将蚕移到其它未食的柞树上,移蚕用的是硕大的扁筐,将蚕拣入盛满后,顶在头上移往他处。
养蚕人最怕鸟来叨食,蚕农们想尽办法驱赶飞鸟。蚕农们每日很大功夫要花到对付鸟上。老陆用放炸炮、用弹弓、大声吆喝、收音机放音乐等形式驱赶,把鸟吓跑。图为老陆用弹弓驱鸟。
老陆说,他一年买炮需要花两千多块钱。图为老陆用树杈做的炮架准备放炮驱鸟。
除了鸟类叨食,蚕农最怕的是高温天气,室外气温超过38度,蚕宝宝就会热死,虽然有时候会通过人工洒水等方式,不过5月底的高温是导致春蚕丰收或者是减产的关键时期。图为和老陆相伴10年的收音机。
对于老陆等蚕农来说,春季这两个月繁忙时光,凝聚着他们一年的增收希望。由于今年天气等原因,春蚕减产,他大概算了一下,今年的收益也就是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