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大型

全媒体宣传

在丽水市青田县,很多农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养殖专业的“全科医生”——浙江万里学院教授、省科技特派员陈忠法。他为了指导农民养殖致富,不断钻研学习,服务过猪、牛、羊、兔、鸡、鸭、中华鳖、蜂等养殖业,是农民心中的“最美教授”“致富特派员”。

自2005年被选派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派驻青田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以来,陈忠法一有时间就往农村跑,到最需要他的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经他助力推广的生态养殖项目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已经在这里产生较大影响,经他培训过的农民超过2550人次,重点服务企业30多家,累计带动550多户农户增收5110多万元。

“我喜欢往乡下跑,我来自于农村,是农民的儿子,本身对‘三农’工作就有一种情怀。”陈忠法说。

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_致富养殖养蜂视频_养蜂养殖致富

甜蜜事业

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春季的阳光洒满田间,在青田县季宅乡圣鸽农场里,负责人陈友旺正忙着整理蜂箱、巢础,提前为春繁做好准备。

“农场养的蜂已经达到500多箱,年产值达60万元。”陈友旺笑言,“刚开始养蜂没有经验,走过了一些弯路,多亏了陈教授一路的指导。”

2017年4月,陈忠法从青田县祯埠乡改派到季宅乡担任科技特派员。经过走访、调研,他发现这里虽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但全乡境内山高林密,野桂花、伍倍子等野生蜜源植物较丰富,村民也种植一些油菜花、紫云英等农作物。

针对这些情况,陈忠法利用多年担任科技特派员的经验,为季宅乡产业扶贫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门路——帮助村民发展养蜂产业。他积极与季宅乡政府沟通,提出了创建“蜂果小镇”,推广土蜂水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开展中蜂养殖的科技扶贫项目。

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_致富养殖养蜂视频_养蜂养殖致富

在乡政府和科技局的支持下,陈忠法与陈友旺对接,将他的家庭农场作为土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进行建设。

“我这个基地原先上山下山要走十里路,当时陈教授就是走路来的。” 回忆与陈忠法最早的机缘,初次见面那种惊喜万分的感受,依旧浸透在陈友旺的话语之间。“当时陈教授说,你们两夫妻在山上开荒,种水果养蜜蜂,真的很不容易。季宅资源比较好,养蜂业又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可以推广,我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你们发展养蜂产业!”

陈忠法的话不仅仅是鞭策,更是一种信念。每每工作中遇到阻力, 陈友旺都会想起这句话,鼓励着他顽强地带着季宅蜂农向前走。

在陈忠法的精心指导下,陈友旺很快掌握了中蜂养殖技术,在基地周围种植了紫云英、核桃、枇杷等蜜粉源植物,放置彩色蜂箱,既美化了环境,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提升。

此外,陈忠法还帮他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寻找销路。现在,陈友旺的蜂蜜产品获评“丽水山耕十佳蜂产品”,农场也被认定为省级美丽牧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等,成为其他养蜂者学习养蜂技术的重要平台。

致富养殖养蜂视频_养蜂养殖致富_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

创新模式

为产业扶贫持续注入新动力

“养蜂业我们叫‘甜蜜事业’,也叫‘空中畜牧业’。”陈忠法说,它不占用耕地,没有污染,还能为农作物、果树授粉,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有效改善生态。相对于其他项目,养蜂业投资较少,风险也小,效益较好,是一项非常适合扶贫致富的项目。

2017年之前,季宅乡农户也有零星养殖土蜂,但一直以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不高。大多数农民不懂养蜂技术,做不好日常管理,逃蜂现象时常发生。

为此,陈忠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当地养蜂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将示范基地作为学习实践的平台,并通过培养陈友旺、洪绍光、洪云言、季叶南等养蜂技术能手,作为“科技二传手”指导其他蜂农掌握养蜂技术。

养蜂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养蜂视频_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

在陈忠法的帮助下,季宅乡先后成立了青田县山荷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季宅蜜蜂之家”。合作社定期开会交流养蜂技术,对蜂产品进行陈列展示,联合销售产品。为了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季宅乡还采用了“扶贫蜂集中寄养”模式:农户与当地养蜂专业户签订寄养合同,按一定金额获取分红,合同期满后,农户可将寄养蜂群认领自养,也可协商按效益分成继续寄养。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农户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又解决了蜂蜜的销路问题,让低收入农户“零成本”投入,“零风险”增收。

“甜蜜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农民的养蜂积极性被激发起来。目前在季宅乡,已有150多户农民加入了这项“甜蜜事业”,其中获得扶持的低收入农户有70多户。蜜蜂养殖量达到2200多箱,每年可以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约150万元。

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_养蜂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养蜂视频

下乡示范

推广普及养蜂经验

“最近的天气比较冷,蜜峰怎么能更好地越冬?”电话那头,季宅乡引坑村蜂农饶马军显得有些着急。

“过冬前要整理蜂群,合并弱群,蜜蜂抱团取暖,要留足蜜蜂的口粮——蜂蜜,蜂箱里要加上保温材料。”陈忠法的话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2017年以来,陈忠法积极参与季宅乡产业扶贫发展工作,在养蜂方面累计举办农技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农民500多人次,疫情期间,陈忠法也没有停下对农民的帮助。在出行不便的情况下,陈忠法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推送相关养殖信息、科技资料。由于这些农户大多数没有养蜂经验,光有理论培训还不够,陈忠法分多批次安排150多人次到圣鸽家庭农场现场参观实习,由基地负责人陈友旺指导农户进行相关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热烈,得到了广大养蜂户的好评。

“我们这些农户只要有难题就打电话给陈教授,请他帮忙。”陈友旺说,“季宅的养殖基地他都要去指导,他像小蜜蜂一样勤劳,至少每个月来一次,有时来两趟。”

谈起陈忠法,饶马军告诉记者,他为人朴素,没有架子,时常为季宅乡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农户指引方向。

养蜂致富一年收入500万_养蜂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养蜂视频

不但自己身体力行,陈忠法还影响着身边的人。在季宅乡期间,陈忠法一直在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的新形式。2019年6月25日,在他的推动下,民进浙江万里学院支部与季宅乡签订了《共建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协议书》,利用浙江万里学院的人才科技优势,为季宅乡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提高乡村干部履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至今已有6批次的万里学院专家到季宅乡培训或技术指导,还到当地学校开展了3次文化交流、公益科普活动,捐赠图书、文体用品等。去年, 民进浙江万里学院支部还在季宅乡学校建设“蜂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为乡校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自然科普教育、助力“双减”提供有效的平台。

自2003—2004年在宁波首次担任市农技特派员以来, 陈忠法收获了不少荣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3次)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对于这些,陈忠法淡然地说:“都是机遇好。真正能够下去为农民做点事情,为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服务,得到农民朋友的信任、认可,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致敬科技创新者① | 杨波:与海水结下不解之缘

致敬科技创新者② | 卢立志:赶鸭子上架

致敬科技创新者③ | 金耀:颠覆数千年养蚕传统的“门外汉”

致敬科技创新者④ | 陈昆松:让水果身价倍增

致敬科技创新者⑤ | 郑永利: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

致敬科技创新者⑥ | 盛吉芳:与世界分享抗疫“浙江经验”

致敬科技创新者⑦ | 龚晓南:“把脉问诊”地基40年

致敬科技创新者⑧ | 谢恬:做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新药

致敬科技创新者⑨ | 吴让大:以奔腾之“光”结科技之“果”

致敬科技创新者⑩ | 田宁:勇做数字经济“弄潮儿”

致敬科技创新者⑪ | 赵敏:道法“治水”见真章

致敬科技创新者⑫ | 王勇:将科技成果“写”在化工厂

致敬科技创新者⑬ | 林伟明:只为那根金属导管

致敬科技创新者⑭ | 王米成:方寸之间展宏图

致敬科技创新者⑮ | 吴劲梓:只为中国创新药加速

致敬科技创新者⑯ | 詹良通:专注垃圾填埋场的减污降碳

致敬科技创新者⑰ | 俞巧仙:一人一草一业一镇

致敬科技创新者⑱ | 俞有强:搞高科技,哪能不冒点风险

致敬科技创新者⑲ | 姚玉峰:让患者重见光明

致敬科技创新者⑳ | 张天任:诚信立业“算大账”

致敬科技创新者㉑ | 徐骁:致力肝癌肝移植精准治疗

致敬科技创新者㉒ | 姚克:让中国眼科“引领世界”

致敬科技创新者㉓ | 冯元新:在万阜田头唱响一曲稻鱼恋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