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

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从背景形势、需求分析、信息化基础状况、总体框架、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明确。并提出,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为基础,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支撑,面向自然资源部调查评价、监管决策和政务服务的信息化体系。

——摘自2019年11月2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网

国家发改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涉海部分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涉海部分,《目录(2019年本)》共涉及行业48个,条目1477条,其中鼓励类821条、限制类215条、淘汰类441条。从条目数量看,总条目增加69条,其中鼓励类增加60条、限制类减少8条、淘汰类增加17条;从修订面看,共修订(包括新增、修改、删除)822条,修订面超过50%。根据有关规定,总要求是,对鼓励类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淘汰。在贯彻实施《目录》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推进和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加强政策协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执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

——摘自2019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

《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印发建设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

11月19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我国智能航运发展顶层设计,理清发展思路与模式,组织开展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和公益性保障工程建设,建立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监管等智能航运试验、试点和示范环境条件。到2025年,突破一批制约智能航运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具备国际领先的成套技术集成能力,智能航运法规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初步构建,智能航运发展的基础环境基本形成,构建以高度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为特征的航运新业态,航运服务、安全、环保水平与经济性明显改善。到2035年,较为全面地掌握智能航运核心技术,智能航运技术标准体系比较完善,形成以充分智能化为特征的航运新业态,航运服务、安全、环保水平与经济性进一步提升。到2050年,形成高质量智能航运体系,为建设交通强国发挥关键作用。

——摘自2019年11月19日交通运输部官网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铁路集团印发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先进的世界一流港口,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港口篇章。《意见》明确了三阶段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全国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主要港口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个枢纽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摘自2019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

广东动态

《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19)》发布,广东休闲渔业产值超百亿

为客观反映全国休闲渔业发展状况、引领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继2018年首次成功编制、发布《中国休闲渔业发展报告(2018)》后,2019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继续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编制了《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19)》。从监测情况看,2018年广东休闲渔业产值、经营主体、接待游客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产业素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产值超百亿,位列全国第三。

——摘自2019年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网

深圳市政协25条建议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今年初,深圳市政协启动专题调研,最终形成6万余字调研综合报告及系列调研成果。调研组认为,深圳在近几十年城市发展中,对海洋资源开发特别是在海港建设等方面效果显著。当前,在海洋资源深层次开发方面,仍具有很大潜力和上升空间。同时,深圳拥有区位及港口资源、海洋产业基础、海洋旅游资源等优势,但也存在土地空间条件制约着海洋产业发展等问题。11月21日,市政协就“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就调研成果与市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进行协商议政,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积极建言。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报告里给出了7个方面25条建议,包括拓展提高深圳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加快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创新引领促进海洋新型产业发展等。

——摘自2019年11月22日深圳特区报

坐船出国免签全国规模最大的广州南沙新国际邮轮母港开港

全国规模最大的广州南沙新国际邮轮母港11月17日开港。开港活动期间,近1200名来自“泛珠三角”城市的游客登上停靠在该港主泊位的歌诗达邮轮“新浪漫”号,开启了广州南沙-日本八重山诸岛5天4晚的浪漫邮轮之行。从2016年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位于广州港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16号泊位)常态化运营,实现广州市民在家门口乘坐邮轮的长久期盼,到历经四年建成旅客资源辐射“泛珠三角”省市的全国最大邮轮母港,广州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此刻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

目前,南沙港出发的邮轮,免签目的地主要是日本的冲绳、八重山、宫古岛,而越南和菲律宾是落地签。

——摘自2019年11月18日信息时报

中国信科集团烽火海洋产业基地在高栏港区落成可年产1万公里海底光缆

11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烽火海洋产业基地落成典礼暨海洋网络发展论坛在高栏港区举行。该基地具备年产10000公里海底光缆及配套系统设备的能力。仪式上,中国信科集团董事长童国华表示,海洋网络系统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迫切需求,是引领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珠海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友好、服务企业理念先进、人才引进政策优惠,为集团在珠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集团将积极发挥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优势,不断把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导入珠海。

——摘自2019年11月18日珠海特区报

广西动态

广西北海:深水养殖业打开欧美市场

备受欧美市场青睐的北海金鲳鱼,又到了捕捞季节。近日,记者来到广西北海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示范区,海面上一个接一个的养殖网箱,颇为壮观。工人们正忙着在网箱边捕捞,不到1个小时,就捞起了满满一船金鲳鱼。“投苗时只有2厘米长的金鲳鱼,6个月后长到了0.6公斤左右。”铁山港区养殖协会会长李乃志告诉记者,今年收成不错,一个周长80米的养殖箱,投苗6万多尾,收成有4万多公斤;周长100米的网箱,收成约6万公斤。“这些金鲳鱼将从广东汕头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市场,预计今年出口量将达5万吨。”据了解,深水抗风浪养殖产业是铁山港区近年来新兴的特色产业,当地政府把做大做强该产业作为打造向海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目前,铁山港区海水网箱在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养殖网箱4500个,年产值5亿多元。

——摘自2019年11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广西西部陆海新经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在跨区域联动、陆海联运、通关效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物流规模方面,截至今年10月20日,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1635列,增长115%;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动的推动下,今年1-9月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达1.85亿吨,增长12.98%;集装箱吞吐量260.47万标箱,增长30.96%,增幅排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海铁联运班轮舱位利用率大幅提升,跨境陆运大幅增长。据了解,今年1-9月,广西金融机构累计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放信贷资金约160亿元,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项目主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约430亿元。

——摘自2019年11月7日中国海洋报

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北海发展高水平滨海旅游度假区

日前,广西制定《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绘制了未来五年广西海洋经济发展蓝图。《规划》明确了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海洋经济功能定位,同时提出要延伸海洋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以南宁、柳州、梧州、玉林市为节点,拓宽海洋经济腹地范围,加速陆域经济"下海"。同时还要延伸海洋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以南宁、柳州、梧州、玉林市为节点,拓宽海洋经济腹地范围,加速陆域经济"下海"。南宁市发挥科研中心和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服务、海洋船舶制造,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制药。柳州、梧州市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发展海洋船舶制造。玉林市发展集装箱和柴油机制造。

——摘自2019年11月27日广西海洋局网站

海南动态

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开幕展商看重南海机遇

2019第十一届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11月29日在海口市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经略海洋,筑梦深蓝”为主题,共历时三天,吸引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24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展出面积达20000平方米,有1000余名国内外专业观众现场采购洽谈。

展览期间,组委会将通过TAP买家配对会、新品发布会、贸易签约会、专项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展商及其产品曝光度,为展商与买家搭建高效、精准的商务对接交流服务平台,提升展会互动性与参与性。本届海洋展汇集了部分世界500强企参展,采购对接会现场成果显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展团集中亮相。作为海洋展的同期主论坛,“中国(海南)海洋产业发展论坛”在海洋展期间同步举行,邀请专家、行业学者、企业代表和机构组织负责人做主旨发言。

——摘自2019年11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海南首个“5G+海洋牧场”示范项目试运行

近日,基于5G网络技术的网箱生物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深海养殖场成功部署,这标志着海南省首个基于“5G+海洋牧场”的示范项目正式试运行。网箱生物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解决了深海养殖信息采集与传输困难的痛点。该设备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风光发电互补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组成,蓄电池安装在密封箱内,通过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转换成电源储蓄在蓄电池组内,为设备提供充足电源,解决远海发电问题;二是水下观测装置系统,在水下4米位置处,搭载多参数传感器、水下高清摄像头等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分别通过20-40m独立的水密缆,沿支撑杆走线接入水密箱数采器;三是数据采集器,安装在密封箱内,负责控制水下观测装置系统,对水里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数据进行采集;四是5G通信模块,安装在水密箱外侧位置,通过防水线缆接入数采器,与岸基移动基站建立通信链路,将观测数据与视频上传至云服务器数据展示分析系统,同时负责转发远程控制指令。

——摘自2019年11月3日海南日报

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三亚揭牌成立

11月13日下午,瞄准深海科研、培育深海领域产业的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在三亚揭牌成立。该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运营管理,与中科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合并建设和运行,已获得1.5亿元省财政支持资金,并协助支持深海科技城建设。该实验室是一家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经费的二类公益事业单位,建设周期为5年,力争到2023年建成国内独特的深海技术战略力量和研发基地,支撑深海科研、深海环境安全、深海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开展深海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形成深海相关产业孵化基地,力争在局部国际深海科技领域占据制高点,引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

——摘自2019年11月14日海南日报

区域合作

南海救助局与招商工业举行14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级版)项目建造合同暨战略合作签字仪式

11月13日下午,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和招商工业在孖洲岛基地举行了14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级版)项目建造合同暨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南海救助局党委书记庄则平,招商工业总经理胡贤甫出席仪式。庄则平感谢招商工业的热情接待,对于招商工业建造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双方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基础,招商工业专业的船舶制造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强力保证。他相信招商工业有能力也有实力交付高规格产品,双方也将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摘自2019年11月16日海洋渔业杂志

共商合作与发展,中国-东盟渔业绿色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

11月15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海洋与渔业方面的交流合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农业农村部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休闲渔业重点实验室主办,广州市联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东盟渔业绿色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以“加强科研创新与合作促进渔业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渔业绿色发展主题,重点就科技促进渔业绿色发展进行学术研讨。参加这次论坛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越南洪德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近100人。

——摘自2019年11月15日海洋渔业杂志

致公党中央调研“区域协作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11月26日至12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副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率致公党中央科技委调研组赴海南省三亚市、万宁市、海口市及福建省厦门市开展“区域协作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调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委会主委闫傲霜,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海南省委会主委侯茂丰参加调研。

曹鸿鸣指出,海洋科技创新是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领域,要用好海南海域面积广、生态环境好、重视科技创新和科研工作的优势,主动出击,以国际化的视野推动区域协作,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要用好用活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在争取国家实验室、中心基地、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聚集国内外优质人才,为他们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要在深海科技、海洋医药、海洋牧场、生态恢复、海洋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抓住优势、特色开展攻关。

——摘自2019年11月26日中国新闻网

研讨交流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及产业规划研讨会举行

11月9日,由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主办、全国对外友协和海口市政府联合承办的2019年城地组织亚太区理事会会议暨“经济发展及产业规划”研讨会在海口市举行。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稳健,势头良好。从产出规模来看,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为主力的海洋经济产出规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初步实现三二一的格局,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前景不断向好;从产业空间布局看,三大经济区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但海洋经济发展单一、粗放的模式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各地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国际空间格局看,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政策力度大、速度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和国际涉海企业竞争力都相对偏弱。

——摘自2019年11月9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19(第五届)深海能源大会(装备展)召开

11月28日,由海南省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第五届)深海能源大会(装备展)在海南海口召开。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进等近千名嘉宾参会,共同探讨深海能源开发技术前沿问题,建言油气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深海能源合理高效开发利用途径。大会开幕式由海口市市长丁晖主持。

本届大会以“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深海能源”为主题,设有主论坛和7个分论坛,议题涵盖深海能源开发工程技术与装备、深海能源勘探与开发、新型船舶与深海作业平台、深海钻完井技术、油气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在主论坛上,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副司长沈君,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杨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等围绕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发展,促进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创新能源观、引领能源开发转型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摘自2019年11月29日中国海洋报

首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盛大举行,广东6个项目获奖

11月13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指导,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智库成员、半汤乡学院副院长薛倩女士单位一根火柴(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助策划宣传的2019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暨第四届范蠡科学技术奖颁奖活动在广西南宁顺利举行。活动现场,与会嘉宾通过沙画的形式了解了“中国水产学术年会”更名为“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的背景、意义及深刻内涵,一同见证了“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的命名仪式。专题分会场中,报告专家分别就绿色水产养殖新技术、水产生物技术与育种、渔业资源与生态养护、现代渔业设施装备、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休闲渔业与渔文化等内容展开学术交流。

——摘自2019年11月14日海洋与渔业杂志

观点参考

多位院士齐聚广东建言献策海洋六大产业

11月14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贺信精神,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召开专题座谈会。陈大可院士、林浩然院士、张偲院士等齐心协力为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建议加强海工装备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攻克海工装备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加强海底定位和水下通信技术研发,为海洋信息化系统提供基于水声通信和水声定位的海洋数字化解决方案;由省财政出资成立海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主要投向重点发展的海洋六大产业;创新海洋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支持机制,不断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顶尖创新团队。

建议重视五方面工作。一是要重视科技创新。主动发起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大装置的科技创新,实现源头创新,打破技术壁垒;二是要重视生态优先。重视海岸带建设、海洋污染防治,特别要注重可燃冰开采等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三是要重视发展空间。海岛岛礁、深海空间都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四是要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要重点从海洋生物、海洋新物资、海洋生物功能等方面抓起。五是要重视科技重大平台。建好南方海洋科学广东省实验室,启动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并把国家实验室和省实验室有机整合起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