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提出,“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为乡村民宿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响应号召,践行乡村振兴时期,以乡村农旅融合为突破口,一个设计“花色田乡”,一条路径兴产惠农。以花为媒,创造美好乡村生活。破解乡村发展困局,打造新产业,培育新乡民,塑造新乡村。
花色田乡项目设计核心理念:
花:以花卉植物为核心载体;
色:充分挖掘花卉的色彩、功能、文化等多重特色,实现全产业链开发;
田:以花卉大田景观和大田产业为核心吸引力,呈现悠然、舒心的优美田园;
乡:开展乡村修复和保护性开发,形成乡村农旅融合综合体,营造新乡村生活社区。
花色田乡项目实现技术路径:实现“赏花景、闻花香、品花茶、吃花宴、喝花酒、住花房、泡花澡、睡花觉,用花品”,过花一般的生活,确保一年三季有景观,一年四季有产品,以花卉为纽带,开展一产、二产、三产全产业链条设计和开发,实现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花色田乡项目围绕“以共建共享为平台、以综合规划为龙头、以民宿建设为亮点、以产业打造为核心、以农旅开发为引领”的“五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开发与运营发展模式。以花中四君子菊花·“东篱菊缘”项目为例:
以菊花花卉为纽带,一产、二产、三产全产业链条贯穿融合实现:
1.菊花温室及大田。以菊花温室种植食用菊花、茶菊和观赏大菊,提供菊花餐饮产业支撑,形成菊花观赏核心区域。以菊花大田种植绿化小菊、雪菊、色素万寿菊、茶菊、药菊和芳香菊花等,打造“四季菊海”壮美菊花景观。
2、菊花乡居。以村内闲置农宅为基础,按照“一房一主题”的原则,进行乡居建设,在室内装修、日常用品、主题活动上均体现菊花特色,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回味终身的住宿体验。
3、菊花餐厅。以村内闲置农宅或者村内闲置集体资产为基础,建设菊花餐厅。以菊花宴为主题,结合当地的名特小吃,打造独具风格的菊花特色养生餐饮。
4、菊花伴手礼。开发菊花食品、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饮料、菊花日化品、菊花保健品、菊花香品、菊花浴品等一系列产品,开展菊花主题相关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创造,形成涵盖各种形态、精美高雅的菊花系列伴手礼产品,为菊花小镇旅游赋予灵魂和活力。
5、菊花节。秉持“以花为媒、以花搭台、以花怡情”的理念,充分挖掘菊花的内涵和外延,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一系列“菊花节”,组织策划菊花展、特色产品展、菊花美食展、民俗活动展、菊花艺术展、菊花灯会等多种形式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营造美好休闲体验,扩大市场宣传,提升菊花小镇的品牌形象和经济价值。
6、萌宠乐园。摒弃“动物监狱”的建设模式,还动物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养殖一些性情温柔、憨态可掬、适宜观赏的宠物动物(如小鸡、小兔、小花猪、小羊、小天鹅、小松鼠、小马、小狐狸等等),每种动物养殖3-5只,形成观众与小动物零距离接触的良好体验,同时开展相关动物科普活动。
7、儿童拓展营地。采取儿童拓展式主题乐园的全新游乐理念,以拓展式游乐设施为主,让儿童挣脱室内的束缚,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同时在娱乐设施设施方面,注重深入开发孩子们的体能智能、提升孩子们的社交沟通能力、激发拓展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形成集娱乐、健身、益智、教育为一体的儿童拓展营地。
8、研学课堂。以亲子家庭为单元,面向城市青少年,策划集自然教育、科学教育、家庭教育于一体的研学课程体系,结合一年中四季的不同节气特点,采取科研团队全程跟踪、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的形式,打造青少年“四季教育”研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培养青少年动手实践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养生菜园。从养生性、适宜性、观赏性、效益性出发,选择适当地块,种植一些口感良好、适宜观光采摘的国内外优良品种,采取绿色生物手段打造“零污染、零残留”的健康瓜果蔬菜。采取“就地消费”方式,主要供前来旅游的游客品尝、采摘体验,以及为在地餐厅、民宿提供餐饮食材,提供一种美好的“舌尖上”旅游体验。
10、小镇单车。基于绿色、健康、低碳、环保旅游方式的倡导,引入共享单车,解决小镇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本身既是对小镇良好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又是绿色环保理念的一种有力践行,更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推动小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11、游客中心。作为小镇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单车租赁、卫生医疗、以及伴手礼展销、休闲饮食等旅游服务,是小镇的形象展示和信息服务的窗口。
更多项目详情,以及落地实施条件要求,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联系垂询。花色田乡,以花为媒创造乡村农旅美好生活!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强化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技术团队联系,让科研与企业衔接,实现技术与产业链通,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惠农,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