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地处海拔1200米的山区,这里的人们世代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仅能自给自足,缺少增收的渠道。近年来,当地另辟蹊径,种植玫瑰,带领小乡村走上了致富的“花路”。
走进建始县花坪镇黄鹤村的种植基地,醉人的花香扑面而来。这里的80多万株大马士革玫瑰花已经盛开,花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黄鹤村村民 李翠萍:“现在把土地给公司种玫瑰花,我有7亩田,他们每年一亩田还补助400元,相当于多了一笔收入,这样算下来 我们一年摘花差不多有万把块钱。”
大马士革玫瑰凭借独特的香气,享有“玫瑰皇后”的美名。这种玫瑰对种植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建始县花坪镇的恰好拥有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2017年,恩施州农禅谷有限责任公司经当地招商,选择落户黄鹤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逐步建成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花种植基地。
恩施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隋美芝:“我们鲜花在种植过程中,用自然农法的方式种植,完全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模仿玫瑰野生的生长状态,在加工过程中,不用任何香精、防腐剂、保湿剂,最大程度保全大马士革玫瑰鲜花里的营养,”
用大马士革玫瑰提取出的精油富含多种维生素、数百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素有“液体黄金”之称,经济附加值很高。今年花季里,国内外的订单源源不断,玫瑰花产品产值已突破千万。
恩施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货主播 李德微:“(520)直播带货中,达到了直播带货榜第一的好成绩,我们的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由于花期只有18天,为了更好地保全鲜花里的活性和营养,村民们必须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摘,随后将鲜花送到加工车间,经过分拣、烘干、晾晒、提炼等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玫瑰花产品。目前,公司已建成日处理鲜花4.8吨的标准化生产线,每年可生产320公斤玫瑰精油及670吨玫瑰纯露。
恩施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隋美芝:“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大马士革玫瑰,改变在国际标准中,没有(大面积)中国产地的目前这一个状态。”
以公司为龙头,通过流转土地,黄鹤村农户目前都参与到种植基地的建设中,享受玫瑰花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了富民强村目标。黄鹤村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重点村。
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黄鹤村党支部支委 刘吉兵:“按每亩的常规收入和现在的收入相比,每亩增值了3600多元,我们参与劳动生产的劳动力,每个人增长了3500元左右。”
一花独放不是春。黄鹤村以玫瑰产业为支撑,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将基地辐射到周边村镇,进一步延伸玫瑰花产业链,打造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致富花”在村镇开得更加艳丽。
建始:“北鹿南养”带动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建始县官店镇属于高海拔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早在1996年,官店镇就尝试从东北引进梅花鹿,经过20多年摸索,逐步掌握了喂养、繁殖、加工等技术。如今,梅花鹿养殖又带动了建始旅游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富民增收产业。
规模达3000多亩的长岭鹿苑,位于海拔1600米的建始县官店镇照京坪村。初夏,是梅花鹿繁殖的季节,为了降低人类活动对梅花鹿产仔的不利影响,工人们只在固定时间进入鹿苑,给梅花鹿们喂草。
20多年前,官店镇从东北引进30多头梅花鹿,开创了本地“北鹿南养”的先河。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2015年,官店镇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千万元建设长岭生态农业基地,准备做大梅花鹿养殖产业。然而,当地村民担心大规模养殖梅花鹿会污染环境,村支两委带着村民与市场主体和养殖专家沟通,最终确定:在林下种植药材,梅花鹿的粪便可以就地成为肥料,既能避免污染环境,又能发展中药材种植。
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照京坪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裴必轩:“我们的林下经济,种植的有党参、贝母、黄连、人参等药材,我们这里养殖的梅花鹿,种植的药材和我们林下经济有机结合。”
就这样,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基地通过流转村里的土地,采取“生态养殖+道地药材种植+富硒功能食品研发”的发展模式,聘请村民20余人担任技术顾问、割草工人、饲养员,每年带动200多人次在基地长期务工。
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照京坪村村民 王娟:“还可以照顾家里人,可以照顾老人,学生也照顾得到,这里一日三餐也还可以,一个月3000块钱。”
经过8年发展,长岭生态农业基地围绕梅花鹿养殖衍生出鹿茸、鹿血、鹿血米、鹿茸酒、鹿血酒、鹿胎膏等一系列产品,远销外地。
恩施州建始县长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谭建华:“我们这养殖的梅花鹿产值还是比较可观,鹿茸和药材大概有1000多万,梅花鹿有接近400只。药材,林上林下一起大概接近3000亩。”
除了发挥药用价值,梅花鹿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照京坪村打造了日出观景台、梅花鹿打卡点、梅花鹿喂养体验等项目,未来将与官店红色旅游文化区连接成线,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体验。
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照京坪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裴必轩:“我们照京坪村的产业发展这给个模式是在党建引领下,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我们长岭鹿苑是我们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战场,这里是以种、养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一个发展模式。”
巴东:70度陡坡上的摘橙人
长江边,黄满坡。和平原地区不同的是,巴东的夏橙大都长在江边70多度的山坡上,因此采摘的方式也别有讲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长江边去,看看那里别样的丰收场景。
眼下,巴东县的4万多亩夏橙迎来丰收。在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橙子树连绵数里,果农们正忙着在山坡上采摘个头圆润、色泽金黄的夏橙,而他们脚下就是浩浩长江水。
“大姐,你这个马步蹲得好,这个马步不蹲好的话,小心点,你看,就要滚下去了。”
姿势要稳,采摘工具也很特别。为了确保夏橙稳稳进仓,村民们特地在小背篓上再套一个大背篓,并在竹篮上加装了一个铁钩,解放双手,提高采摘效率。
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村民 黄春秀:“把它挂在树上就稳一些,它就不会洒,第二个就是挂在树上以后,两只手都可以去采果子。”
安全采下橙子后,更大的考验随之而来,经过雨水的洗礼,山坡泥土变得稀松,果农要把上百斤橙子背出山,十分考验脚下的平衡能力。
“哎呀!不要紧,不要紧,怎么搞滚了,正常得很,溜啊,还好人没滚下去,没事。”
“这个江每天都掉这么多橙子吗 ?”
“经常会掉,掉了就让它往河里滚,(夏天掉下去)一百多斤就当养鱼了。”
夏橙喜阳、喜湿,为确保巴东夏橙的高品质,帮助上万户果农增产增收,当地政府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苗木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提供技术指导。
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村民 黄春秀:“政府给我们修的泵房,从长江引水灌溉,水分也足,所以它的果子也均匀大小基本上一致,果子基本在70到85毫米,整个的品质上升了,相较于以往每亩是大概是(增产)1000斤左右这样。”
广西桂林客商 莫林芳:“夏橙(甜度)一般是14度到15度,它这个有18度,可以了。一般像这种在超市卖9块、10块,应该可以接受的。”
夏橙生长周期长达一年多,去年高温且日照时间长,今年夏橙品质创历史新高。每天,巴东有上万斤夏橙需要及时采摘,部分年纪大的果农忙不过来,村里的采果队就会前来帮忙。
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村民 张林:“我们成立了一个采果队,壮年有160多个人了,差不多接近400多户、500户,都是我们采果队帮忙负责采果。”
近年来,巴东县通过调优结构,推技术、创品牌,已实现春有伦晚、沃柑,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蜜橘,冬有椪柑、纽荷尔。既丰富了居民的“果篮子”,又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恩施州巴东县副县长 宋良:“全县现有市场主体61家,带动橘农22000余户,2019年我们注册了“巴东椪柑”地理商标,全县按照早、中、晚的品种布局立体发展,达到了四季有果的发展格局,全县柑橘年产量达到了18万吨,年产值突破了11亿元。”
监制:洪燕
编审:刘征
主编:李亚敏
统筹:邱惠 周晓焕 王猛 陈衢
记者:湖北广电恩施融媒体记者站 王戎 邹兴程
新媒体编审:彭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