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和优秀教科研工作者团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搭建校际学科教研平台,努力营造“学科育人”和“深度学习”赋能的学科教学形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21年组织开展了首届陕西省中小学学科优质教学基地和幼儿园优质教科研基地评选活动。经全省各级教研部门积极报送,省教科院组织专家经过初评、复审,评审委员会确定、公示等程序,评出了陕西省首届中小学学科优质教学基地和幼儿园优质教科研基地。为了更好的实现优质资源交流与共享,省教科院联合华商网分期对评出的优质基地的教科研经验进行展示。

凝心聚力促教研 寓研于乐铸师魂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历史学科组教科研经验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是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队伍,共有教师15人。教研组现有省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教学能手1人,高级教师3人,90%以上教师获得硕士学历。

k44FFlaBYZNjy3Hu.png

一、教科研的做法

历史组的工作思路是以教研为抓手,以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教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围绕学校发展的核心,开展重点教研。

1.课程思政

借助学校搭建的良好平台,历史教研组充分发挥作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历史教研组录制了以“文物”和“党员人物”为主题录制了微课,推出党史微课近20期。

坚持活动育人,打造精品活动如“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主题演讲比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等,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2.中考、高考教研

充分利用初高中完全中学的优势,组内进行中考和高考研讨的双向互动,充分做好中高考的衔接工作,完成了中考与高考知识的漏洞对比梳理、地图梳理和微课制作等,为高中教学提供了帮助。

组内形成中高考命题团队,精心打造优质试题。具体方法为集体出方向——命题教师精选试题——利用教研组逐题审题——形成套题,通过这样的命题方法,提高了模拟试题的质量以及组内各位教师的命题水平。

3.课题研修

历史教研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以教研组形式承担的课题包括《陕师大附中大学区政史地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学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素养培养案例研究》《新高考改革视阈下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案例研究》《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立项既能反映教研组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

riZ8F1d0tcezxNGw.png

(二)围绕历史学科建设,开展特色教研

1.校本课程

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安排下,曲江一中历史组相继开设了如下类型的校本课程:

(1)核心素养类

核心素养类课程主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更新,重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素养,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培养研究性和创造性人才为目的,推出的主要校本教材有《人文学科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第三只眼看世界——传说与谎言》。

(2)传统文化类

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模块,重拾传统文化精髓,并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寻找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为目的,形成的主要校本教材有《锦绣中国衣冠上国》《论战:出奇制胜》。

(3)乡土教材类

们通过搜集乡土历史素材,整合乡土历史资源,逐渐形成的校本教材有《长安:中国的“DNA”》《大街小巷》。

2021年历史组又以西安地区的历史文物为载体,利用国内外博物馆资源,开设了《长安穿越指南》和《丝路宝藏》等社团课程。

2. 特色社团

2015年我校学生社团“珩瑆”考古社成立,2016年6月,正式成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进校园示范点”,同年加入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在考古社团建设中,我们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理念,多次组织社团学生深入考古现场考察,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到定期校进行讲座,珩瑆考古社团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中学优秀考古社团荣誉称号。

49T8HCTJuSyOYVHT.png

(三)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创新教研。

1.研究性学习辅导

在强化历史学科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师生合作。充分利用高一、高二四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做到研究内容、研究进度和研究成果了然于胸。指导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在春笋计划、西安市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奖。

2.新课标、新教材学习

精心研读2017年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课程论专家和省市区教研员做“学科核心素养”的专项培训,有9人次参加北京大学组织“全国中学历史教学素养提升培训班”,保证了高中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全覆盖。

3IANdFsQtEIass5K.png

3.跨区域教研活动

积极邀请大学区、“名师+研修共同体”“名校+”等学校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并主动参与其他学校和跨区的研讨活动,在课题研究方面注重不同层次学校的学情,在教学建议中有所侧重。充分利用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平台,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组内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名师大篷车等授课任务近50次。

mxKXBW4dkrhVJ2VL.png

(四)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开展常态教研。

每学期教研组结合学校计划,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出学期计划,并在全组范围内共同商讨,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周,有计划、有检查也有落实,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育人质量。

重视教研活动的同时,也重视备课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引领作用。

打造学科教研周,利用学期中时间,由每个年级挑选一节课进行公开课展示,各学段教师承担公开课,包括高考复习备考课、新授课、习题讲评课等多种形式。

(五)围绕教师全面成长,开展青蓝教研。

帮助新入职老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培养对教师职业和对学校认同感。结成师徒对子,手把手指导,一课课打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为有经验的教师确立新的目标,在个人风格已经形成的基础上,使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不断精进,让老师们获得更获得成就感,激活工作的热情。

二、学科组近几年的教学教研荣誉和成果

近年来,曲江一中历史组承担公开交流或示范课50余次,承担省、市、区各级课研究题十余个,编写校本教材十余部,其中《长安,中国的DNA》获陕西省教育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大赛二等奖,现已正式出版。

2019年获批首批“新课标新高考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历史组辅导的社团“珩瑆考古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考古社团,历史组教师团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团队。

历史组教师在中国创新教育成果大赛、全国中学历史优质课比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十余次,在全国教育学会,陕西省教育学会,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局、雁塔区教育局、曲江新区教育局等各级各类单位举办的教科研活动中获奖百余次,人均年撰写、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

从每周两次的集体教研,到讲好文物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从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到邀请各位顶尖专家,从建设考古社团,到研学考察,正是因为不断创新,曲江一中历史教研组的教学和教研之路走得更稳更远,让更多学生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当代生活,也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一些影响力。

(华商网 杨帆/编发 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审核)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