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平田乡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杨梅这一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实际,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加快农业项目配套建设,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促进当地杨梅产业可持续稳步发展。

“怕白腐病、怕果蝇,采用罗幔杨梅栽培包括大棚栽培、盖薄膜的方式基本都能解决……”眼下,正是杨梅花果管理的关键期,在平田乡青龙岗村的一处杨梅种植基地里,农技专家黄金道正在和一众杨梅种植户交流杨梅果树的管理技术,对杨梅整形修枝、疏花疏果、病虫防治等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大家解决日常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去年,该乡以党建联建牵头,成立“多彩农旅”产业联盟,并成立“星火平田智库”,下辖三级人才梯队,邀请省农业特派员、高校专家为特级专家,成立“共富专家工作室”,对口指导农业发展,推进全域产业共兴共融。

作为“共富专家工作室”领衔人,黄金道表示,“‘共富专家工作室’成立以后,每周有1到3天时间,我们必须要下乡、下基地指导农户,手把手地教他们。通过我们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高产、稳产、丰产,促进果农增收。”

杨梅作为平田乡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发展“一乡一品”的拳头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不少农户由于缺乏学习渠道,栽培技术跟不上。黄金道带领他组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面向农户积极推广指导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和教学服务,累积服务、教学上万人次。

平田乡青龙岗村杨梅种植户王荷秋种植杨梅已有40多年了,她对于接受黄金道的技术指导所取得的成效颇为感慨,“我们农民收入就是靠种植杨梅收成,这些年在黄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的种植管理水平是一年一年地在提升,杨梅每年都有稳定的收成。跟在黄老师后面稳扎稳打,我们也一门心思只想把杨梅种好,把高山杨梅的名气打出去。”

在加强杨梅栽培技术推广的同时,平田乡依托全域发展规划,关注广大果农切身利益、农民增收问题,通过加快农产品冷藏保鲜储存设施设备,打造“一站式”现代化农产品服务平台,推动当地杨梅产业可持续稳步发展。

近日,走进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东魁杨梅HSFS系统建设平田杨梅驿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座三层连体建筑拔地而起,整体框架已初现雏形。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室内墙体粉刷、门窗安装工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平田杨梅驿站’是我乡村级单体最大投资项目,该项目于年前结顶,目前已基本完工。”平田乡农办主任朱招波告诉记者。

据了解,“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东魁杨梅HSFS系统建设平田杨梅驿站”项目位于平田乡青龙岗村,涉及总建筑面积约2735平方米,占地面积1225.4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3层,地下架空为1层。其中,冷链包括杨梅预冷间、杨梅冷藏库一、杨梅冷藏库二、制冰库、分拣区和包装区等功能区块,并在周边配有景观小品设计。

“因我乡地处山区,交通运输受限,对于冷链储藏需求强烈,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弥补目前农业存在短板,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建成后将为周边村庄农户提供杨梅冷链保鲜服务和集散交易中心场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促进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田乡农办主任朱招波告诉记者。

平田乡作为东魁杨梅的重要产区,东魁罗幔杨梅种植范围大、历史久,技术较为成熟,目前种植面积近万亩。其中,核心产区3000多亩,行政村覆盖率100%,从东北茅畲方向入山至南侧桐树坑,遍布着一处处高山杨梅种植基地,连贯起来便是“万米杨梅长廊”。由于地处高山位置,杨梅成熟期要比平原地区晚15天左右,时间差形成价格差,刚上市价格普遍在每公斤40元以上,且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平田乡杨梅产业受台风、干旱、凋萎病、年轻人外出等多种因素影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不少杨梅园出现了失管现象。对此,我们加大对杨梅补植、操作道建设、钢架大棚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并定期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不断增强果农的种植信心和种植能力。”平田乡副乡长卢迪表示,“同时,基于平田红色旅游资源,我们将杨梅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节合,建设自行车道、观景平台、节点小品等景观配套,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再现平田万米杨梅长廊,提振我乡罗幔杨梅产业信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