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的乡村舞台

家庭农场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致富经”

农业致富故事_中央7套农业致富经_农业频道致富节目

家庭农场通过规模经营、科学种植、高效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图为台山市四九镇康盈家庭农场。

“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也实现了与超市直接对接,目前正探索与电商公司合作。家庭农场有‘钱景’,更有前景。”优柠家庭农场负责人曾金萍说。这家农场主要种植柠檬,附有柠檬鲜果、柠檬片、柠檬红茶等加工产品,年销售收入达60多万元。

从设施大棚到特色家禽养殖,从单纯的种养殖业到集采摘、观光、餐饮、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农场,家庭农场承载了农村人的致富梦,也打开了农民的致富新大门。

欣欣向荣的家庭农场,通过规模经营、科学种植、高效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成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征途上一支“兵强马壮”的生力军。

文/图毕松杰区合莲

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在江海区礼乐街道向东村的黄国超养殖场,一个个方格水田上,增氧机、投料机、抽水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占地10公顷的养殖场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农场以养殖巴鱼和虾为主。为了扩大竞争力,我们通过合理规划、分批养殖、调控水质等手段,让产品可以全年无休地供应。此外,我们还成立了检测室,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生产经营。”农场主黄国超透露,整个农场的运转,只需3个人。“一年下来,扣除成本后,还是能赚到不少。虽然很累,但也值了。”

这份忙碌的背后是既丰产又丰收的农业智慧,也是家庭农场释放出的“活力”与“红利”。黄国超表示,出于对市场的信心,最近他又租了6.67公顷土地,继续扩大自己的养殖“蓝图”。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如黄国超养殖场般的家庭农场有着特别的“基因”:它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虽然也以家庭为单位,但与家庭承包不一样的是,它具备企业化和独立核算的现代化经营体制框架。

这种结合了家庭承包优越性和现代经营体制优越性的农村新型组织,能给农场主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又能反哺农场的进一步扩大经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江门不少敢于“吃螃蟹”的农场主尝到了甜头。

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

群雁要靠头雁领,家庭农场也不例外。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和示范农场评定标准,创建一批示范家庭农场。

台山市斗山镇安海家庭农场是2019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榜单上的一员,由2年前大学毕业的黄安业回到家乡创办。短短2年时间,农场每年出售鱼虾约160吨,销售额基本稳定在250万元左右。这背后,得益于安海家庭农场念好了“三本农经”。

一是节本增效。安海家庭农场加强新养殖技术应用,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做到集约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并联合其他相关加工企业,对鱼虾等水产品做进一步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

二是农业科技。安海家庭农场生产设备完善,较好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还运用了手机遥控开关增氧机新技术;不时邀请省市渔业专家到现场传授养殖技术和指导疫病预防,增强鱼虾的疫病防控能力。

三是订单农业。一方面,安海家庭农场联合周边众多农户,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共建养殖品牌;另一方面,他们与相关进出口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稳定销售渠道,实现订单生产。

“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发展,是引导家庭农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导向性、针对性的重要手段。”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出台《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制度完善、财务清晰、管理规范、集约高效等标准,引导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紧跟市场变化,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培育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当下,家庭农场已成为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带动农民、激活资源要素、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平市塘口镇慧园生态农场自2018年以来,通过统一产品标准、生产技术、土壤监测、管理措施、供药供肥、采收时间、加工场所、销售渠道的“八统一”,带动乡亲们发展葡萄、草莓、柠檬等热带水果种植,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等。

为了进一步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慧园生态农场帮助果农建立基地生产管理日志,为果农提供可靠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指导农户们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事作业,并定期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田园,举行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目前,慧园生态农场已带动周边30余农户一起种植,人均年增收逾3万元。

由此可见,不断发展壮大的家庭农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从事粮食、畜禽、蔬菜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其先进经营理念和先进生产技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布局和规模生产,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此外,在家庭农场带动下,大量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被当地农户所采纳和效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同时,一批农户成为新的农场主,带动更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

家庭农场模式还挖掘了乡村旅游的资源,让其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理想场地。“我们将在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态养殖马冈鹅,形成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发展的循环模式,为下一步发展采摘体验、观光休闲的乡村旅游做好准备。”新会区古德生态农场负责人张彬宏对农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