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菇的产量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90%以上,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31.34%。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我国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选择了发展香菇产业,香菇产业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在香菇成为“致富菇”的路上,也凝聚了不少上海的农业科研力量。
□记者曹佳慧
香菇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用菌之一,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虽然自带的特殊香气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香菇在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里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据统计,中国香菇的产量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90%以上,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31.34%。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我国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选择了发展香菇产业,香菇产业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香菇成为“致富菇”的路上,凝聚了不少上海的农业科研力量。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创新香菇的栽培模式起,一直到今天,前赴后继的青年农业科研人才倾注心血,为我国香菇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飘香全国
在香菇飘香全国之前,菇农主要采用传统的段木栽培模式,砍伐适合种菇的树木,适当干燥后锯成段木,将人工培养的纯菌丝接种到段木上,适当遮阳、调温调湿,使菌丝在段木中生长发育。这样的栽培方式对木材消耗大,且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成功研究出香菇的代料栽培模式,即用木屑作为培养料,添加米糠、糖和石膏制成培养基代替段木。这些培养基原料来源充足、制作方法也相对简便,而且成本低、收益快,还消除了地域限制,让香菇栽培从偏僻林区扩散到平原地区,并形成了多种管理方式,香菇生产在栽培季节和栽培地域等方面得到了拓展。得益于这一技术突破,我国的香菇产业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该项成果还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栽培模式突破后,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为主导的6个香菇育种单位组成项目组,联合开展了全国性跨地域的技术攻关,并在二十多年里选育出10个适合不同栽培模式和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香菇品种。这10个优质高产香菇品种及其栽培技术在经过项目组的推广后,目前已辐射到全国香菇的主产区,覆盖率超过70%,产值达到280多亿元。
育种创新
虽然前辈们已经硕果累累,但育种没有止境,选育符合栽培模式多样化、市场需求季节化和生态环境条件多元化要求的新菌种,始终是香菇育种家们追求的目标。来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于海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之一。
在《香菇早熟、耐高温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于海龙收集保存了来自国内外的1709份香菇种质资源,并通过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及群体重测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开发与香菇菌龄、温型相关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选育获得香菇新品种“沪香F7”,同时建立关键栽培技术规程,并在上海及全国香菇生产龙头企业进行示范推广。
作为项目主持人的于海龙告诉记者,“沪香F7”是适合设施化、工厂化生产的早熟、耐高温香菇品种,已通过上海市新品种认定。该品种菌龄为85-90天,比“沪香F3”缩短了5天;出菇温度为18—22℃,比“0912”提高了3℃。
结合“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生产模式,于海龙带领团队摸索出与该品种配套的香菇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制定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香菇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NY/T3627-2020)。“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生产模式获得202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自新品种选育以来,“沪香F7”在上海星秀食用菌合作社、上海诚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外省市4家香菇企业(合作社)进行示范,示范量达1205万棒(袋)。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在香菇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中发现,我国香菇种质资源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类群,野生菌株中蕴含着宝贵的、可供菌种改良所用的基因库,为后续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资源。
更令于海龙感到自豪的是,项目中首次使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选育出了香菇新品种,“从做科研的角度来说,我比较关注的是把育种方法往前推了一步,能降低育种的工作量,让我们有目标性地来选育品种。”他表示,传统的杂交育种周期长、随机性强,后代群体筛选工作量大,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七到八年,而分子标记育种可以将周期缩短一到两年。未来,他希望食用菌育种能和水稻等作物一样实现基因编辑育种,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