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杨士波还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当地的老人。但是杨士波知道,想赢得村民们的好感,最重要的是,让大伙能用上干净的水洗菜、洗衣服。杨士波在村口修建的一个池子,彻底让大家接纳了他。
杨士波:咱们到这儿建场之后 第一个是修这个洗菜池 这个洗菜池很关键 以前咱们鱼场养了鱼的水都排到河里 这个洗菜池就是保证老百姓用的水是干净的
而且这个池子当初建的时候 把他们村里德高望重 有威望的人 他们在一起商议怎么建这个池子 什么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跟他们也是一种融合
姬贵苹:说话算数 反正要求他做什么他还是做了
他看重我们村民 我们村民也看重他 拥护他什么事
记者:相互的
姬贵苹:相互的
杨士波花6万多元修了一条单独的管道,建了一个专门供村民洗菜洗衣服的水池。恢复了当地人被阻断多年的社交场所。
杨士波还选了十几个妇女到他的鲟鱼场干挑选鱼苗的工作,让大伙不用离开家门就能每月赚2000多元钱,一时间鲟鱼场成了村里妇女都想来打工的好去处,杨士波很快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大伙都愿意来帮忙,杨士波总算放心了。
2015年11月,杨士波把老场翻新,扩建成有400个鱼池的大鱼苗场,还花30多万元从辽宁引进了一批鲟鱼水花。(长了点)
杨士波:这叫水花 从鱼卵孵出来之后 7天 7天之内我们叫水花 行业里面叫
记者:7天之内都叫水花
杨士波:都叫水花
鲟鱼水花经过7-10天就会渐渐长成小鱼苗,两个多月就能达到12公分,这种规格的鱼苗就可以出售了。
杨士波到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鲟鱼场考察,他发现鲟鱼苗的市场行情比较乐观,鲟鱼养殖户都愿意和更多的鲟鱼苗场合作,但是大型的鱼苗场却不多,经过考察杨士波对销售鱼苗很有信心。
00:12:30
杨士波:当年投产当年的利润就应该能把这个场子收回来 但是现在没有这么大利润了
按照杨士波的预期2个半月他就能开始赚钱。可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杨士波引进的鱼苗长到4公分左右就开始陆续死亡,30万元引进的水花一个月就打了水漂。
杨士波觉得可能是因为经验不足导致第一批鱼苗养殖不成功。2016年3月,杨士波又进了30多万元的鲟鱼水花再次尝试,一个多月后,杨士波觉得,这个鱼苗场可能真的买错了。
姚世群:像那么长一个(鱼苗)全部全军覆没 都说是水有问题 那个时候都是说水有问题
00:55:40
杨士波:他们说肯定是这个水有问题了 大多数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认为这个水有问题
接连两批鱼苗死亡,60多万元的投入几个月间付之东流,更让杨士波难受的是,他开始最看好的水源,现在反而成了最大的隐患。甚至有人提醒杨士波,可能这鱼苗场当初突然转让就是因为水有问题。
主人公:有一种崩溃的感觉 我花这么多钱就冲着这股水来的 水有问题 对这个人打击是非常大 当时也有一种崩溃的感觉 如果这个水真的有问题的话那这个鱼养不了 我们在这干什么 有可能要走回头路
杨士波这时也有退路,他可以把鱼场低价转让,回到北京后靠之前投资的几处房产收益就能提前退休了,经过几天的思考杨士波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杨士波:但是我心里面不甘心 我觉得这个东西未必 还不是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才养了两批(水花) 马上又进了一批(水花)还想再试一试
杨士波通过各种仪器排除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他换了进货渠道,在北京一家公司进了一批新的鲟鱼水花。杨士波把这批水花和过去引进的鲟鱼水花一起对比养殖。2016 年5月,当鱼苗长到4公分的时候,杨士波迎来了最紧张的时刻。
01:03:25
杨士波:养到一个半月的时候大家所有的人都非常关注 都紧张 又怕出现前两批鱼苗那种问题 每天我都盯在车间里面 看着这批鱼苗度过那段时间一长到七八公分的时候那就没有问题了 终于一块石头落地了 我们场彻底不是水的问题了
根据杨士波的排查和试验,他发现,同样的水质和环境,新引进的水花都健康得长成了鱼苗,说明水质本身没有问题。
01:26:09
主人公:不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人云亦云 最后还要通过自己来实践来检验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一个状况 比如说那么多人说水有问题 最后的话通过实验一对比水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这8个多月的磨砺,杨士波对鲟鱼苗和鲟鱼养殖越来越有经验。从2016年6月开始杨士波的鱼苗场快速发展。每个月都有从全国各地来找他买鱼苗的客户。
本来杨士波以为养鱼苗已经很赚钱,可现在他又发现一个更赚钱的办法。
杨士波:这条鱼产生的价值那要比鲟鱼的价值要高8倍到10倍左右
记者:能高这么多
杨士波:对 所以(这个鱼)是咱们场子未来的希望
这些不起眼的小鱼学名叫做银鲑,是三文鱼的一种。它的利润能比养殖鲟鱼苗高出8倍左右。今年年初,杨士波从加拿大引进了这批鱼,银鲑成鱼体型能达到8斤左右,除了卖鱼肉,它还可以产鱼籽,这个品种的三文鱼抛去成本每斤能净赚60元钱。
杨士波:对我们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 它的利润空间更大一些
2016年年底,靠着鲟鱼苗、商品鲟鱼和三文鱼多个产品同时发力,杨士波的鲟鱼场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短短2年多就开始盈利。现在,外来户杨士波不仅自己赚钱,还成了十里八村最受欢迎的人,谁家有事都找他。
主人公:结婚 盖房子这种活动基本上全村人都去 那么我们要想融入进去的话 你想想就像邻居一样,人家都去了我们也应该是参与期中 最后变成左邻右舍 这种想法
杨士波从一个对养殖,对农村一无所知的农业闯入者,两年多时间与当地人不断磨合,从陌生变成朋友,最终达到致富和带动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