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学者证实,鹅群也发生本病,并在某些养鹅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威胁。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雏鹅。临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病变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耐过的鹅生长迟缓。养鹅场一旦传人本病,就成为灾难性鹅场,因为本病持续存在,连绵不断,引起不同批次的雏鹅感染发病,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相当被动,是造成养鹅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1~5天,有时可达l周左右。潜伏期的长短

往往与菌株的毒力、感染的途径以及应激等因素有关。在不同的鹅场,当鹅群受到本病侵袭时,所表现的病状及病型不尽相同,有的以急性型为主,而大多数鹅群则表现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1.最急性型 此型病鹅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的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

2.急性型 此型病例最常见。

(1)患鹅初期见病鹅闭目嗜眠,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少食或食欲废绝,离群独处等。

(2)病鹅缩颈、歪颈,头颈振颤、频频摇头,或嘴触地面。

(3)腿乏力,不愿走动或行动迟缓,蹒跚,共济失调甚至伏地不起,在病的后期发生瘫脚,完全站不起来。

(4)患鹅流泪,眼眶周围绒毛湿润并粘连,形如“戴眼镜”。鼻腔或窦内充满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并常流出鼻孔四周,一旦干涸则使患鹅出现呼吸困难。同时出现频频咳嗽,打喷嚏。随着病程延长,部分病鹅的鼻腔和窦内充塞干酪样物。拉黄白色、绿色稀粪。

(5)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摇头、点头,或头向后仰和两脚伸直呈“角弓反张”状态,两脚作前后摆动,尾部轻轻摇摆,然后出现抽搐,不久即死亡。部分病例呈阵发性痉挛,在短时间内发作2~3次后死亡。病程一般为1~3天,若无并发症,则可延至4~5天,4~5周龄以上的雏鹅,病程可延至1周以上。若并发大肠杆菌病,病程缩短。

3.亚急性或慢性型 此型病例多数发生于日龄稍大及病程长达1周以上的雏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两腿无力,伏地或以跗关节着地,不愿走动。并常出现神经症状,痉挛点头,摇头摆尾,前倒后仰,歪头。若遇到惊扰时,病鹅不断呜叫,颈部扭曲,转圈或倒退。发育严重受阻,最后衰竭而死。

二、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 常见不到明显的肉眼病变。

2.急性型

肝脏:肝脏肿大,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略为黄色的纤维素性薄膜。若无并发大肠杆菌病,则这层薄膜紧贴肝脏表面,往往使经验不足者忽略。若稍微留意观察,就可发现肝脏表面颜色稍为灰白色,小心从肝脏边缘挑起,则极易剥离,且见肝被膜光滑。若并发大肠杆菌病,则肝脏表面的纤维素性膜比较厚,呈灰白色稍带黄,更易剥离。

心脏:急性病例,见心包液明显增多,并出现数量不等的白色絮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增厚混浊,呈灰黄白色。心外膜表面常可见粘上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稍长的病例,心包液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心包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干涸,以至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难以剥离。

气囊:气囊壁混浊增厚,气囊腔附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颈、胸气囊为明显。严重病例可见气囊内有灰白色块状物。

其他器官的病变:脾常见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或肿胀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些病例肺呈黑色或呈不同程度的间质性水肿。出现神经症状的病例,可见脑膜充血、水肿、增厚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3.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有些病例常可见到单侧或两侧附关节肿大,关节液增多。少数病例还可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输卵管明显膨大增粗,管中充满大量的干酪样物质。眶下窦有干酪样渗出物。

三、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除引起鸭发病之外,在国外也有关于火鸡、鸡、鹅和某些野禽感染发病的报道。国内关于鸭的病例报道甚多。当前我国已有关于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报道。在近年来,鹅感染本病的病原菌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某些地区很高。国内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不但证实了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而且从实践总结出防治本病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1~8周龄的鹅均易感,日龄愈小的雏鹅对本病的易感性愈高。急性型病例主要发生于4~8周龄的小鹅,8周龄以上的鹅一般较少发病。耐过鹅生长发育不良。一周龄以内的雏鹅较少发生本病,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有可能雏鹅体内存在母源抗体。有些学者却认为本病的潜伏期为1~3天,有时可长达1周左右,即使雏鹅一出壳就感染本病病原体,也要经过3~5天潜伏期之后才发病或出现死亡。因此,在1周内出现发病和患本病而死亡的雏鹅相对较少。但随着病例的增加,患病雏鹅不断排菌,逐步扩大传染,从第二周开始,发病和死亡的雏鹅数量逐步增加,症状和病变逐步典型。在一些饲养条件较差或存在较为复杂的应激因素的鹅场,1周龄以内雏鹅发生本病的例子确实存在,但与2~3周龄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当然少得多,往往容易被忽略。况且不同母鹅群的后代也不可能存有较为一致的母源抗体。死亡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鹅场生物安全条件的好坏、发病的季节、菌株毒力的大小和雏鹅日龄;另一方面取决于雏鹅群发生本病时是否有并发症的存在。死亡率一般为3%~30%,有并发症存在的情况下,死亡率可高达50%~80%。一般情况是新疫区雏鹅群发生本病后,其死亡率明显高于老疫区。然而,当老疫区环境污染程度严重,背景性疾病多种多样时,老疫区鹅群一旦发生本病后,其死亡率往往高于新疫区。

本病多发生于低温、阴雨和潮湿的冬春季节。其余季节偶有发生,即使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和链球菌病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损伤的脚蹼皮肤伤口感染。本病的发生、流行及危害程度与鹅群所受到的应激因素有密切关系。可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尘土及飞沫经消化道传染。而育雏室的饲养密度大、1卫生条件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诱发和加剧本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未证实本病可以垂直传播,但不能忽视可以经被病原污染的蛋壳而传播的可能性。

四、病原诊断 (一)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体是鸭疫里默氏杆菌(或称鸭疫里氏杆菌,原称鸭疫巴氏杆菌)。本菌的血清型较为复杂,国际上已报道的有20个血清型(即1~20),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我国高福等(1986)从北京、广东和上海等地分离到205个菌株,证明均属于I型。张大丙(1997--1998)从北京地区分离到286个菌株,证明属1型的有73株、2型有69株,有144株为非1、非2型。国内也已发现1、2、6、11、13、14、15、17共8个血清型。汪铭书、程安春(2001)分离出102株3型,张大丙、郭玉璞(2002)分离出4株7型。因此,我国大陆目前至少存在10个血清型(即1、2、3、6、7、10、13、14、15、17型)。

(二)实验室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 取患病死亡鹅的血液、肝脏和脾脏等病料印片或挑选典型菌落制作涂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大多数菌体呈两极浓染的小杆菌。用印度墨汁或姬姆萨染色,可见菌体有荚膜。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呈多形性,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部分呈椭圆形,偶见呈长丝状。菌体大小为0.2~0.5微米×0.7~6.5微米,呈长丝状菌体可长达11~24微米。无鞭毛,不运动。

2.细菌分离培养 病料必须采自急性期且未使用过抗生素或刚死亡的病例。取其脑和心血,接种于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初次分离时,放在二氧化碳培养箱或蜡烛缸内(含5%~10%的二氧化碳),37℃培养24~48小时,见菌落表面光滑,稍突起、圆形、直径约1~2毫米,呈奶洫状,部分菌株的菌苔黏稠。若在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也可长出菌落,但菌落较小,呈露珠状。

3.生化反应特点 本菌生化反应最大的特点是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少数菌株例外)。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尿素酶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不产生硫化氢。液化明胶。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

4.动物回归试验 为了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可以将细菌分离培养物经肌肉接种2~3周龄的健康小鹅(来自未发生过本病的鹅场,未接种过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未注射和口服过抗菌药物),观察是否出现本病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同时接种豚鼠、家兔和小白鼠,本菌可以致死豚鼠,但不能致死家兔和小白鼠。从死亡的动物尸体又可分离出本菌,即可作出确诊。

五、鉴别诊断 1.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大肠杆菌可引起不同的病型,如眼炎型、败血型、关节型、卵黄性腹膜炎型、脐型等,需要与本病鉴别的是大肠杆菌败血型。鹅大肠杆菌病肝呈现肿大、出血,并有灰白色、边缘不整齐的坏死点;也可呈现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但肝脏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薄膜比较厚,容易剥离。也常表现腹膜炎,尤其是种鹅常发生大肠杆菌性卵黄性腹膜炎,剖开腹腔可嗅到大肠杆菌繁殖过程中的特殊气味。大肠杆菌可发生于各个生长阶段的鹅,在临诊症状上不引起头颈振颤、歪颈等神经症状。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病经常混合感染。至于病原菌的鉴别可参考本书有关部分,这两种菌体在形态、培养、生化及对小动物的致病性等特性,有很大的区别,极易鉴别。

2.与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巴氏杆菌能引起各种日龄鹅发病,尤其是成年鹅、青年鹅,其发病率比幼龄鹅高。而鸭疫里默氏杆菌仅引起7~8周龄以内的鹅发病[],7~8龄以上的鹅只发病较少。这一流行病学特点是具有重要鉴别意义的。巴氏杆菌病常发病急,死亡快。主要病变是全身脂肪、浆膜及黏膜出血,尤其心冠沟脂肪、十二指肠黏膜有出血点。肝脏见有灰白色、针尖大、边缘整齐、稍突出于肝表面的坏死点。这是鹅巴氏杆菌的特征性病变,并无鸭疫里默氏病的“三炎”病变。有必要时可进行病原菌的鉴别。

防治策略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方面是与应激因素的存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其他疾病的并发感染。或者以上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就会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展,并造成大批鹅只死亡。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病之后,就必须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清除地面的粗砂石及锐利异物,防止雏鹅脚蹼底面受损伤。

2.做好冬春季的保暖工作,尤其是育雏阶段室温的科学控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刺激。

3.切忌育雏阶段饲养密度过大,注意鹅育雏室的通风良好鹅舍地面应保持干燥,勤清扫粪便。加强消毒。

4.不少鹅场由于从疫区引进带菌种蛋和带病种苗而导致了本病的发生,这是沉重的教训。

5.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策略中最有效的措施。由于本病原菌有多种血清型,且不能交互免疫。而本病在流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血清型混合感染,因此,在应用疫苗时就必须选用同型菌株的疫苗,以确保最佳的免疫效果。在缺乏条件确诊本病流行菌株血清型的情况下,明智的做法是掌握科技信息,选购本病的多价疫苗进行免疫,才能保证免疫效果。

(1)疫苗 目前国内已研制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甲醛灭活苗、铝胶灭活苗、油乳剂灭活苗和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二联疫苗及组织灭活疫苗。

甲醛灭活苗需两次免疫。铝胶灭活苗是在10日龄免疫后l周即可检出抗体,第二周达到高峰,但随后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需在30日龄时进行二次免疫。

油乳剂灭活疫苗效果最好。目前有生产含有1、2型及2个非1非2型菌株的疫苗。肉鹅在4~7日龄予颈部皮下注射,约15天后产生免疫力(在设有其他传染病流行或同时做好大肠杆菌病及禽流感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鹅群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肉鹅的出栏率达95%以上。由于本病常与大肠杆菌并发感染,只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油乳剂灭活苗,往往效果不稳定。因此,明智的做法是采用本病与大肠杆菌病油乳剂灭活二联苗,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二联苗效果良好。

组织灭活苗效果也不错,注射后约4~5天产生免疫力,但免疫期较短。鹅只发病后也可进行注射,可以起到制止死亡的作用。

(2)免疫程序及护理

? 1日龄雏鹅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B饮水,微生态制剂拌料,连用7~10天。

肉鹅于4~7日龄在颈部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二联苗。

? 由于油苗需15天后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因此,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为了防止本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必须在注射疫苗的当天至注苗后15天止,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每隔3天投药一次,以保证疫苗的效果。

? 父母代种鹅,可在产蛋前进行第二次免疫。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子代雏鹅的母源抗体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种鹅抵抗大肠杆菌病的免疫力。

? 为了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建议在注射疫苗前两天开始至注疫苗后的第五天,在饲料中加喂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和C。

? 油苗切忌腿部肌肉注射,以避免在注射部位的肌肉出现硬结而影响雏鹅的正常活动和肉的品质。

二、治疗 1.已爆发本病的鹅群,可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

(1)颈部或腹部皮下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又称硫酸阿米卡星),每千克体重2.5万~3万国际单位,隔一天注射一次,连用3次。

(2)硫酸新霉素饮水,按0.01%~0.02%连饮三天。饮前停水1小时,增加饮水器。

(3)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3%的比例拌料,连服3天。加喂维生素B饮水,以提高食欲。

(4)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3000~5000国际单位)加阿莫西林(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混合注射。

2.立即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组织灭活苗,每只胸部皮下注射0.5毫升。4~5天后产生免疫力。

(1)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用5%的氟苯尼考按0.2%的比例混料连喂5天。严重者用5%的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8毫升(即每千克体重40毫克)胸部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2次。

(2)盐酸二氟沙星拌料,每40千克料用5克,或按0.015%~0.02%,每天1次,连用3天。

(3)喂完抗菌药物之后,为了调整肠道的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应喂微生态制剂。

由于各地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有条件的可在用药前先做药敏试验。倘若无条件做药敏试验的可选用过去鹅场未用过或少用的抗菌药。以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