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林县蓑衣山村的食用菌大棚里,合作社社员毕新仙正用小刀轻轻地把金耳从菌包上割下来。
这种像小黄花一样的金耳是一种可食用人工菌,装箱发货24个小时后,将成为北上广等城市市民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2014年,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石林,开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地村民到合作社打工,不仅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以每股5000元入股后,每年还能拿到可观分红。
石林玖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成员毕新仙:
“我现在有两股,今年一股又分了3000多元,两股又分6000多块钱。”
随着菌子销路拓宽,企业规模扩大,传统合作社研发、种植、培训、销售“一把抓”的模式慢慢显出弊端,各环节人员交叉,技术不够精专,生产效率受到影响。于是,旭日丰华公司决定对合作社进行分级管理,企业主要负责菌种研发和产品销售,组建一级合作社承接菌包生产。
石林玖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张树兰:
“我们把菌包生产出来就卖给二级合作社,然后进行产品分级的初包装,再销售给旭日丰华公司。因为分工很明确,所以管理和产品质量都会提高。”
二级合作社则由技术工人自行组建,只负责菌子种植。
李花和王志英都是蓑衣山村村民,2017年才接触人工菌种植。刚开始只是普通工人,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她们不仅掌握了种植技术,也亲眼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对食用菌产业充满信心。
今年她们各入股10万元,与其他社员一起成立了两家二级合作社。
石林立茸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李花:
“我们只要专心地把菌种好,菌包、销售都不用管,我觉得很省心。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实现了有车、有房、有存款的愿望。”
石林玖茸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王志英:
“我投10万块钱,20股的股份,相信我赚得回来,这个做法也能带动农户和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
目前,旭日丰华公司共有1个一级合作社和4个二级合作社,其中一级合作社预计年产值3500万元左右,可创造固定就业岗位120个、临时性劳动岗位4万多个。1个中型二级合作社预计年产值约380万元,可带动就业近5000人次。
在分级合作社的新模式下,将所有权、股权、经营权分开,通过参股实现利益捆绑。
精而专的分工分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
企业计划持续推广这一新模式,逐渐把合作社里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再把产业工人转化为产业带头人,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实现多赢。
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姚远:
“可以让家人、亲戚朋友一起成立一个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逐步引导老百姓参与进来,核心点就是让他们能挣到钱。”
记者:李佳、方碧翔